歷史上真正的鴻門宴!

波瀾不驚的世界 發佈 2019-12-21T01:47:55+00:00

當初,楚懷王答應項羽和劉邦,誰先占領關中,誰就可以在關中稱王。前206年劉邦進入咸陽後,有人勸他說:「關中地區比其他地方富裕而且地勢險要。聽說項羽封章邯為雍王,在關中稱王。現在倘若他來了,您恐怕就不能再擁有此地,應當迅速派兵駐守函谷關,不讓諸侯的軍隊進入。

當初,楚懷王答應項羽和劉邦,誰先占領關中,誰就可以在關中稱王。

前206年劉邦進入咸陽後,有人勸他說:「關中地區比其他地方富裕而且地勢險要。聽說項羽封章邯為雍王,在關中稱王。現在倘若他來了,您恐怕就不能再擁有此地,應當迅速派兵駐守函谷關,不讓諸侯的軍隊進入。然後再慢慢從關中地區招募兵士,增強自己的實力,抵禦諸侯軍隊。」劉邦同意這個計謀。


不久,項羽到達函谷關,卻見關門緊閉。項羽聽說劉邦已經占據了關中,大怒,派黥布等人將函谷關攻破。十二月,項羽進軍到戲水,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為了求得項羽的封賞,派人告訴項羽說:「沛公打算在關中稱王,任命秦王子嬰為相,奇珍異寶全都歸為己有。」項羽大怒,讓將士飽餐一頓,打算第二天向劉邦發起進攻。當時,項羽有四十萬兵,號稱百萬,駐紮在新豐縣的鴻門;劉邦有十萬士兵,號稱二十萬,駐紮在灞上。


《鴻門宴》劇照

項羽身邊的謀士范增勸項羽說:「想當初在崤山以東的時候,劉邦既貪財又好色。而這次他進入關中地區,既不搜刮金銀財寶,也不寵幸歌姬美女,說明他的野心不小啊!我讓術士觀他的氣象,都是龍虎形狀,有五色的雲彩繚繞,這是天子之氣啊!務必儘快進攻他,否則恐怕以後會生出禍端來呀。」項羽聽後覺得很有道理。

楚的左尹項伯,是項羽的叔父,私下與張良交好。如今張良跟隨者劉邦,項伯就騎著馬連夜趕到劉邦的軍營中,偷偷會見張良,把事情全都告訴了他,想讓張良和他一起走,說:「別跟劉邦一塊死!」張良聽後,沒有跟他一起走,張良說:「如今沛公有難,我自己逃走,是不義之舉,不能不告訴他。」說完就進去稟報劉邦,劉邦聽了驚恐不已。張良說:「您估計兵力足以抵擋項羽嗎?」劉邦沉默了一會才說:「兵力望塵莫及。該如何是好呢?」張良說:「我去告訴項伯,說您不敢背叛項羽。」劉邦問:「你怎麼和項伯有交情啊?」張良說:「秦朝時他和我一起出遊,他曾經殺人,是我救了他。」劉邦說:「你去叫項伯進來,我要像對待兄長一樣對待他。」


張良堅持邀請項伯進去,項伯於是進去見劉邦。劉邦竭力討好項伯,並和他結為親家。劉邦手捧酒杯為項伯祝壽並說:「我入關以後,登記官民百姓,封閉府庫,等項羽將軍到來。我之所以派兵把守函谷關,是為了防備盜賊出入和防止異常的情況發生。我日夜盼望項將軍的到來,又怎麼會反叛呢?希望您將我的心意轉告項將軍。」項伯點頭應允,對劉邦說:「你明天一早去鴻門,親自向項王道歉。」劉邦說:「一定。」

項伯連夜趕回軍營,把劉邦的話報告給項羽,並趁機說:「劉邦之所以把軍駐在灞上,實際上是一直等您來呀。劉邦如果不事先攻下關中,您又怎麼敢進來呢?現在人家立了大功卻還要去攻打,是不仁不義呀。不如就此好好對待他。」項羽同意了。


第二天,劉邦帶領張良、樊噲和一百多名隨從騎馬到鴻門見項羽,道歉說:「我與將軍合力攻秦,您在黃河以北作戰,我在黃河以南作戰,自己也沒想到能率先攻入關中,能夠在這裡與您再次相見。現在有小人進讒言,讓您與我之間產生誤會。」

項羽說:「這是你的左司馬曹無傷說的,要不然,我不至於會這樣做。」劉邦急忙點頭稱是,於是項羽當天就留下劉邦,和他飲酒。項王、項伯朝東坐,亞父朝南坐。亞父就是范增。劉邦朝北坐,張良朝西陪侍。范增多次向項王使眼色,再三舉起他佩帶的玉玦暗示項羽,項羽沉默著沒有反應。范增起身,出去召來項莊,說:「君王為人心地不狠。你進去上前敬酒,敬完酒,請求舞劍,趁機把沛公殺死在座位上。否則,你們都將被他俘虜!」項莊就進去敬酒。敬完酒,說:「君王和沛公飲酒,軍營里沒有什麼可以用來作為娛樂的,請讓我舞劍。」項羽說:「好。」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也拔劍起舞,常常用身體像鳥張開翅膀那樣掩護劉邦,項莊無法刺殺。


張良見狀,到營帳門前見樊噲,樊噲說:「事情怎麼了?」張良說:「現在項莊拔劍起舞,心思卻放在沛公身上,在尋找機會刺殺沛公。」樊噲說:「那樣說來,情況緊急了,讓我進去與他拚命!」樊噲握著劍、舉著盾,往裡闖,營帳門前的衛士想擋都擋不住。他掀開帷幕站在那裡,睜大眼睛瞪著項羽,頭髮豎了起來,兩邊眼眶像要裂開一樣。項羽握住劍柄站起來,問:「你來幹什麼?」張良說:「這是沛公的參乘樊噲。」項羽說:「果然是壯士!賜他一杯酒!」左右侍從給了樊噲一大杯酒。樊噲拿起來站著一飲而盡。侍從們給了他一條生豬腿。


鴻門宴 項莊舞劍

樊噲把他的盾牌倒扣在地上,把豬腿放在盾牌上面,用劍切肉大口吞吃。項羽說:「壯士,還能再喝嗎?」樊噲說:「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麼可推辭的?秦王有虎狼一樣的心腸,殺人唯恐不能殺盡,懲罰人唯恐不能用盡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懷王曾和諸將約定:『先打敗秦軍進入咸陽的人封作王。』現在沛公先打敗秦軍進了咸陽,一點兒東西都不敢動用,封閉了宮室,軍隊退回到灞上,等待大王到來。特意派遣將領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的出入和意外的變故。這樣勞苦功高,沒有得到封侯的賞賜,大王反而聽信小人的讒言,想殺有功的人,這只是滅亡了的秦朝的繼續罷了。我以為大王不應該採取這種做法。」項王沒有話回答,說:「坐。」樊噲挨著張良坐下。坐了一會兒,劉邦起身上廁所,乘機把樊噲叫了出來。

劉邦說:「我要是現在走,還沒有告辭,怎麼辦呢?」樊噲說:「做大事不必顧及小節,講大禮不必計較小的謙讓。現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們則好比是魚肉,告辭幹什麼呢?」劉邦於是就決定離去。他讓張良留下來道歉。張良問:「大王來時帶了什麼東西?」劉邦說:「我帶了一對玉璧,想獻給項王;一雙玉杯,想送給亞父。正碰上他們發怒,不敢奉獻。你替我把它們獻上吧。」張良說:「好。」

鴻門與灞上相距四十里,劉邦丟下車輛、馬匹不管,自己一個人騎馬,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四人手持劍和盾牌跑步跟隨,從酈山下去,取道芷陽,抄小路返回灞上,留下張良向項羽辭謝,將白璧獻給項羽,將大玉杯獻給范增。

張良估計劉邦抄近路已經回到軍營,就向項羽道歉道:「沛公因為喝醉了,不能親自告辭。謹讓我奉上一對白璧,再拜敬獻給將軍;一對玉杯,再拜敬獻給亞父。」「沛公呢?」項羽問。張良恭敬地說:「主公不勝酒力,因此不辭而別,現在已回到軍中了。」范增接過玉杯放在地上,用寶劍將它們擊碎,說:「唉,不足以與這小子圖謀大事!將來奪取天下的人,一定是劉邦。我們這些人也要成為他的俘虜了!」

劉邦回到軍中,立刻按軍法處置了曹無傷。

范增的預言在數年後應驗:項羽和劉邦在隨後的四年進行了大規模的戰爭(史稱楚漢戰爭),最後項羽敗北,在烏江自刎而死,劉邦建立漢朝,是為漢高祖。項羽殺了一輩子人,在鴻門宴中卻選擇了忍住不殺,在事件中缺乏當機立斷的能力,間接導致范增的計劃失敗,亦埋下了自己日後敗死的伏筆,被後人譏笑為「婦人之仁」。「鴻門宴」一詞在後世被用來比喻「不懷好意的筵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