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賞 | 四平:搶抓新機遇,定格新景象

中國攝影報活動 發佈 2021-10-12T21:15:46+00:00

● 孫成宇 康芃藝 文● 陳佳麗 點評提起東北,人們自然會想到廣袤富饒的黑土地,而吉林省四平市就在這塊黑土地的核心區域。地處松遼平原腹地的四平,歷史悠久,遺存豐富。在漫長的歲月中,這裡留下了大青山村文化遺址、遼金昭蘇城遺址、明清葉赫古城遺址等多處古蹟。

孫成宇 康芃藝 文

陳佳麗 點評

提起東北,人們自然會想到廣袤富饒的黑土地,而吉林省四平市就在這塊黑土地的核心區域。地處松遼平原腹地的四平,歷史悠久,遺存豐富。在漫長的歲月中,這裡留下了大青山村文化遺址、遼金昭蘇城遺址、明清葉赫古城遺址等多處古蹟。距離城區約50公里的二龍湖畔,有一座燕國古城遺址,是漢民族最早開發東北的見證。

四平以革命氣息濃厚的紅色城市著稱,它是解放戰爭時期東北軍事重鎮和重要交通樞紐。今日,四平擁有數量眾多的革命遺蹟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四平戰役紀念館、四平烈士紀念塔、四平烈士陵園、塔子山戰鬥遺址等紅色景點及其歷史已經融入了人們的生活,在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上起著重要作用。

冰糖葫蘆 李長有 攝

點評:作者細緻捕捉了家長為孩子挑選冰糖葫蘆的鮮活一幕,逆光拍攝帶來的明暗反差凸顯了畫面的層次和空間感。人物的眼神引導觀者視線,衣著與冰糖葫蘆的紅色呼應,強化了生動氛圍,生活氣息濃郁。

農業精細化生產 王靜波 攝

點評:空中拍攝讓地面景觀展示出點、線、面結構,對角線構圖呈現出簡潔、均衡的視覺效果。地面的平行線條深淺有致,富有節奏變化,點明智慧農業的主題。但右側畫面過於空曠,可適當裁剪。

一路同行 關春 攝

點評:作者通過無人機航拍,巧妙利用雪地中行走的人形成的曲線構圖,延伸了畫面空間。人群的渺小與雪後無垠的大地形成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趙宇 攝

點評:作者聚焦建築工人的面部表情,在記錄場景的同時表露細膩的情感。照片風格粗糲、寫實,建築工人手握鋼筋的動作強化了視覺張力,工地背景和遠處建築交代了勞作環境,也烘託了現場氣氛。

稻花香里說豐年 李開原 攝

點評:大面積的金黃色塊在畫面中鋪展開來,營造出豐收的氛圍。無人機視角巧妙地將斑斕的田野與樹林抽象成幾個不同的色塊,場景更顯簡潔。延伸的田壟線條引導觀者視線,增強了畫面空間感。

夕陽下的植物園 張國林 攝

點評:這是一幅高視角拍攝的植物園景觀圖。畫面曝光準確,傍晚時刻的雲霞綺麗多姿,為畫面增添美感與韻味。但植物園的場景表現不足,弱化了主體呈現。

藍寶石 李雪松 攝

點評:暖色調的陽光均勻地灑向大地,強化了照片的質感。無人機航拍展示了開闊的風景,線、面搭配和諧,彎曲的線條豐富構圖,使畫面更具表現力。遺憾的是主體不夠突出。

朵朵花兒向太陽 於金有 攝

點評:作者以較低的機位表現一群手拿花朵的孩子向前奔跑的情景,畫面色彩豐富、氣氛熱烈。平角度拍攝的畫面符合人眼習慣,互動感強。兒童與背景群像呼應,深化主題。不足的是前景留白過多,有些突兀。

為城市美容 劉占武 攝

點評:照片展示了城市生活中的常見場景,工人默默清洗擦拭幕牆、美化城市環境,主題明確易懂。色塊的組合運用提升了畫面美感,暗角處理有效突出了主體。

編織美好新生活 辛敬華 攝

點評:作者通過敏銳的觀察,將編織工藝品現場的輕鬆愉悅氣息定格。現場環境刻畫細緻,人物動作各異、生動自然。只是俯拍無法充分展示人物面部表情,拍攝手法稍顯平淡。

山門火山地質公園 鄒志強 攝

點評:夕陽為密集排列的石柱奇觀染上瑰麗色彩,畫面色調統一。仰角度拍攝,結合人與景的大小對比,突出了石柱的修長,增強了畫面視覺張力,凸顯了地質公園雄偉壯觀的氣勢。

城市晨曦 姜川海 攝

點評:作者把握清晨時機,利用廣闊的視角展示城市樣貌。遠處的雲彩與近處的綠色植被形成色彩對比,提升了畫面的吸引力。遺憾的是,城市占比較大,光影表現有些黯淡。

保南晨曲 劉敏學 攝

點評:作者充分利用剪影效果簡化構圖,長焦鏡頭取景增添了畫面的平面美感。行走在小道的人物雖只具輪廓,但和田壟共同賦予畫面韻律與活力,凸顯勞動創造力。建議構圖再緊湊一些。

致富路上也有我 李娜 攝

點評:作者以數量眾多的家禽作為前景,既增添了畫面的縱深感和形式感,又點明養殖致富的主題。綺麗的雲霞在點明時間、含蓄表達主題的同時,也為圖片增添美感。不足的是前景保留過多,略顯雜亂。

城市之光 李敬元 攝

點評:作者選取了恰當的拍攝位置和拍攝時間,以漫天彩霞為背景,展現了城市發展圖景。構圖工整,前景和延伸的馬路恰到好處地強化了空間縱深。只是後期顏色處理有些失真。

滿族婚禮接親 趙傑華 攝

點評:作者選取稍低的機位,展示滿族婚禮中接親的熱鬧場面,接親隊伍前的媒婆表演富有喜感,是畫面視覺中心。構圖取捨得當,畫面集中飽滿。

展望 張媛月 攝

點評:主題鮮明,人物動作、眼神引導視線,與畫面右側的機器形成呼應,暗示現代化高科技設備蘊含的發展潛力。若尋找到更好角度規避背景人物,使主體人物呈現完整,視覺效果會更佳。

老兵講述抗美援朝戰鬥 隋國民 攝

點評:作者以平實的視角描繪講述者和傾聽者的形象,通過老兵的動作神態和孩子們的專注神情,寓意傳承的主題。照片立意深刻,如果在構圖、布局上融入巧思,會更有新意。

吉林糧倉 王方紅 攝

點評:航拍將地面景色抽象化處理,凸顯出文字和圖形。農田、樹林、村莊呈現點、線、面結合的結構,提升了畫面的協調感和生動感。地面線條塑造出縱深感與空間感,也顯示了吉林的農業現代化發展成果。

書法家進鄉村 宋光輝 攝

點評:作者定格了書法家為村民書寫對聯的時刻,手拿「福」字的孩童形象傳達出兒童的可愛與純真。橫幅的納入提升了照片的信息含量,暖色調組合也貼合熱鬧、喜慶的主題。

如今,越來越多的攝影人把鏡頭對準這片沃土,從農業、農村、農民中尋找拍攝題材。梨樹縣達100萬畝的國家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成為表現農業生產現代化的絕佳拍攝地。雙遼市美麗鄉村旅遊線極具特色,南起王奔鎮的寶山村,向北延伸至遼東街金良村,臥虎鎮協力村、東興村,永加鄉忠信村,雙山鎮百祿村等地,展現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風貌。這條精品旅遊沿線綠化帶長達57公里,周邊遍布宜居鄉村、美麗庭院、乾淨人家。無論春耕、夏耘,還是秋收、冬藏時節,四平的黑土地上處處都有動人的景象。

此外,四平市的風景攝影題材豐富,有多處國家4A景區景點。其中,葉赫鎮作為四平的「後花園」,風光旖旎、人傑地靈,是清朝三代皇后的出生地、祖籍地,有「皇后故里」之稱。鎮內的葉赫那拉城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築古香古色,獨具民族特色。城內的驛站、議事堂、民俗館、皇后館、公主樓、慈禧太后展廳、納蘭性德文化館、滿族服飾體驗館、沙書館、剪紙館等,從不同的角度展現了葉赫的歷史和滿族風情。碧波蕩漾的葉赫鎮轉山湖,湖水呈「S」形繞山而行,水域面積約5000畝,「二龜守湖」「龜駝城」等自然景觀引人入勝。每逢遷徙季節,數千隻候鳥飛臨轉山湖,迎浪翱翔的場面極為壯觀。如果你對火山景觀感興趣,山門是不二之選。位於山門鎮的四平山門中生代火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於地質遺蹟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中生代白堊紀流紋岩特殊的火山地質構造及典型火山地貌景觀。伊通滿族自治縣有7座休眠火山,排布狀如北斗,當地自古就流傳著「七星落地」的美麗傳說。

在民俗文化領域,四平同樣吸引著攝影人的聚焦。梨樹縣二人轉以其270多年的久遠歷史、清晰的傳承譜系,活態地存在於今日生活中,是富有區域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010年,中國曲藝家協會授予梨樹縣「中國二人轉之鄉」稱號。伊通滿族自治縣伊丹鎮火紅村小西溝屯的伊巴丹滿族民俗基地,保留著滿族婚禮、花棍舞、二人轉、薩滿跑火池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殺年豬、包黏豆包、菜窖儲菜、打穀揚場等滿族民俗還在這裡延續傳承。薩滿文化是滿族人代表性宗教活動,每年農曆六月初六,伊通滿族自治縣河源鎮榆樹村有祭蟲王節的習俗,會舉辦隆重的擺貢祭蟲王儀式。

如今,勤勞勇敢的四平人正在奮力搶抓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重大歷史機遇,砥礪前行、埋頭苦幹,努力建設新時代「美麗四平、幸福家園」。攝影人也積極用手中的鏡頭見證四平的新發展和新景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