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能寫英文劇本,12歲和何炅合作話劇,黃磊這樣教育孩子才管用

家庭教育小李老師 發佈 2019-12-23T04:54:27+00:00

黃磊女兒多多照片剛滿8歲的多多久已經能夠用一口流利的英語和費曼溝通;9歲的時候就能夠寫「新灰姑娘」的英文劇本;12歲的時候,多多和何炅合作出演話劇《水中之書》,雖然沒有經過正式培訓,演技稍顯青澀,但還是受到了一致好評。

打女兒前不久黃磊發了一條微博引起了熱議。

黃磊的小女兒因為早晨起床發脾氣,到中午的時候黃磊看到小女兒時笑著問她說:「今天早上誰發脾氣了?」

小女兒看了黃磊一眼說「你明知故問。」

最後黃磊還頗為幽默地寫到:「啥時候學會用成語了?」外加三個狗頭。

在這條微博中我們不禁能看到黃磊對孩子的教育是多麼地溫和,他用最簡單的方式去呵護孩子的自尊。

不依靠打罵的方式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這才是令人驚艷的教育方式。

「黃小廚」的身體力行教育觀,要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和教育孩子

黃磊出生於江西省南昌市,1990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

作為演員他的能力都被業界所認同,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是因為他的影視作品而認識並喜愛上他的,不少人其實是被黃磊的教育觀念所吸引而逐漸地了解並喜歡上他。

黃磊的教育觀可以說是新穎的,跳出了傳統的教育觀念,包含了很多他自己對教育的思考。

無論是對待學生還是孩子他都會強調「身體力行」的教育方式,他認為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長需要先做好自己,再通過自身的行為去影響孩子。

他曾說道:「孩子一出生,父母的身體力行就是在影響著他。」

他認為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對任何事物的好壞,能不能夠去做一件事都是沒有標準的,他的所有標準都來自於父母對於他的指導。

而黃磊這種教育方式下,多多也成為了網友認為的這個年紀女孩最好的模樣。

剛滿8歲的多多久已經能夠用一口流利的英語和費曼溝通;

9歲的時候就能夠寫「新灰姑娘」的英文劇本;

12歲的時候,多多和何炅合作出演話劇《水中之書》,雖然沒有經過正式培訓,演技稍顯青澀,但還是受到了一致好評。

就連之前因為染髮上熱搜、被網友討論批評,其實也是黃磊夫婦替她把關之後染的。

多多的各種發展、成功和自由,其實都是黃磊身體力行的教育方式培養產生的,多多也學會了通過父母對一件事的態度去確定這件事是能做的還是不能做的。

黃磊帶娃什麼樣?重溫《爸爸去哪兒》他的教育方式依舊高超

之前在參加《爸爸去哪兒第二季》的時候,有一個片段,是多多和「姐姐」對當時的住宿環境感到不適。

但是說不出原因,黃磊在多次詢問原因都得不到確切的答案後,主動把自己的感受分享給多多,他告訴多多他很喜歡這個房子。

「第一我很久沒有睡過上面下面這樣的床。」

「第二我非常喜歡的是,因為我在這裡碰到了好多小朋友。」

他問多多:「剛才小朋友唱歌的時候好不好聽?他們是不是很熱情對我們?」

他通過這樣的聊天過程去緩解兩個孩子過度「亢奮」的情緒,然後讓他們摸摸旁邊床上的木板,再對比自己現在加了墊子之後軟軟的床。

在孩子們對比了兩張床的差異之後他告訴孩子們「家裡是最舒服的,那我們為什麼還要來《爸爸去哪兒》呢?」

「因為我們就是要去看到這個世界有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人,然後學會感恩身邊的人和這個世界。」

最後多多和「姐姐」都開始接受了這個房子。

其實這種教育方式的提出,黃磊並不是「第一人」。

這種教育方式在教育界獲得了極大地認同,蠡縣鮑墟鄉一中的王玲玲就發表過一篇名為《教育重在身體力行》的文章,其中提到:

「修正人身,端正人生,使自己成為學生的行為典範,身教重於言教。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形成文明的舉止和高尚的人格,以無窮的魅力和有素質的修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在教育小朋友的時候我們不能強行地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他們,但是我們能通過自己的方式,通過對孩子的引導讓他們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


這樣的教育才不會顯得嘮叨又沒有道理,這樣的教育方式也更能被孩子們認同。

棍棒底下出孝子?錯,父母和兒女關係平等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上政治課的時候,我們都能學到這樣一句話: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人格,有著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也應該把它看作是一個獨立的人格,而不是「第二個自己」,我們需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讓他們能夠自由的發表自己的言論,自在地表達自己。

在多多因為形象問題被網友攻擊,並且連帶著黃磊的教育方式遭到網友的質疑時,黃磊回應道:

「他是在一定的範圍內去尊重孩子的天性,他會培養孩子優良的品質,但是不會一昧地去阻撓孩子。」

黃磊尊重孩子,能給孩子足夠的自由,讓她們能夠發揮出自己的天性。

他把孩子看成是一個獨立的人格,而不是第二個自己,不過多的把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孩子。

在圍繞著《小歡喜》這部影視作品談論親子關係的時候黃磊說:

「棍棒底下出孝子、嚴父慈母,這非常的沒有邏輯。嚴父不是說你對他要求嚴格,而是你對自己要嚴格。為什麼要威嚴?他跟你是平等的,他是你的兒女。不能夠平等相對的時候越是有愚蠢的偏見顯現出來。」

他還提到在生活中他和妻子曾告訴孩子們,坐車的時候不管在哪個位置,都要系安全帶,但是自己和妻子坐在后座的時候卻常常忘了系了。

當多多問道「爸爸你怎麼不系?」的時候,他也會向多多道歉說「我錯了。」

在親子關係上父母與孩子都是平等的。

父母與子女之間也可以袒露胸懷。

溝通,只是互相了解的過程,父母有父母的生活,子女有子女的生活,誰都不該左右誰的生活。


參考連結:

http://www.sohu.com/a/199367036_99960011

https://kns.cnki.net/kns/ViewPage/viewsave.aspx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