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範文:「慢」出自在有為

陝西中公教育 發佈 2019-12-23T01:32:38+00:00

幾千年前,先賢有言:「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意在生活的鬆緊和工作的勞逸要合理安排。高速經濟發展的背後隱藏的是無限的工作壓力;是股票熱、選秀熱、養生熱,想一夜成名跟風。

幾千年前,先賢有言:「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意在生活的鬆緊和工作的勞逸要合理安排。而當今社會,快節奏的生活讓人慢不下來。高速經濟發展的背後隱藏的是無限的工作壓力;是股票熱、選秀熱、養生熱,想一夜成名跟風。一味追求「快」的效果,導致不能接受「慢」的循序漸進,最終將社會推向浮躁與焦慮。亞健康則成為國人心理的現實狀態。唯有慢下來,以優雅替代急躁,才能體味人生真諦,享受自在有為的生活。

慢下來,是健康心理狀態的起點。在紛繁蕪雜的社會,出於對快速成功的渴求,人們過度的強調他人的選擇、他人的要求,這給自主選擇帶來了巨大的衝擊,「預先失敗」成了大多數人的心理窘狀。個人開始迷失,創意被磨平,社會被同化,病態心理開始蔓延形成千人一面的場面。跟風火熱的時代,需要一縷清泉,來澆滅內心的急躁,治理內心的毒瘤。唯有告別跟風,走向成熟與健康,擺正健康自信的心態,增添一份「看庭前花開花落的寵辱不驚」的閒情雅致,收穫一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自信。


慢下來,是積極生活方式的回歸。當「一夜暴富」成為典範,生活開始變得盲目;當「快人一步」被奉為圭臬,價值觀開始變得扭曲。快節奏生活環境下,無腦跟風、過勞而死已司空見慣。人人都在與時間賽跑,恬淡從容成了奢侈品。古人曾言:「欲速則不達」。揠苗助長、傷仲永的故事依然耳熟能詳,在於其深刻的教育意義,一味的快並非好事。當在職場忙得焦頭爛額、被生活壓的筋疲力盡之時,不妨梳理梳理我們的生活,讓節奏慢下來,以「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去感受悠然見南山。

打造大環境,讓生活慢出自在有為。慢生活更多的是追求一種回歸自然、輕鬆和諧的意境。十二五規劃中提出要「培育奮發理性平和包容的社會心態」,政府應該協調經濟增長與幸福感提升不同步的矛盾,保障社會公平,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民。社會更應該營造包容性的大環境,提供更多釋放壓力的渠道抵制不良之風,傳播社會正能量。

法國詩人蘭波曾經提出「生活在別處」的響亮口號,是指的一種對待生活的狀態。在這個浮躁社會中,應該更多一些生活在別處的態度,在光陰錯落的歲月里,用心靈之筆,以閒逸之姿,繪出一副人生真諦的畫卷。

更多申論範文,點擊了解更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