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人眼裡的可怕入侵生物,讓人看一眼就口水嘩啦啦

荷蘭奶叔 發佈 2019-12-23T02:32:18+00:00

每次看到外國城市某類入侵物種爆發的新聞,中國人就會搓搓手吞個口水再點開:讓我康康這次又是什麼好吃的!這次奶叔要說的荷蘭的入侵物種,一看就知道,不就是「麻小」嘛!我們第一反應是燒鍋開水開個啤酒,而愁眉苦臉的荷蘭人,已經快被它們逼瘋了。

每次看到外國城市某類入侵物種爆發的新聞,中國人就會搓搓手吞個口水再點開:讓我康康這次又是什麼好吃的!

這次奶叔要說的荷蘭的入侵物種,一看就知道,不就是「麻小」嘛!

我們第一反應是燒鍋開水開個啤酒,而愁眉苦臉的荷蘭人,已經快被它們逼瘋了。

早在上世紀80年代,荷蘭人就發現了入侵的小龍蝦,剛開始它們可能是趴在遊輪的蓄水箱裡一路旅遊過來的。

這種原產自美國的紅色小龍蝦個頭不大,而且荷蘭本地也有很多其他品種的小龍蝦,所以一開始荷蘭人並沒有當回事。

但沒想到美國小龍蝦在荷蘭境內子子孫孫無窮匱地繁殖下去,不光在水裡生活,還大搖大擺地在陸地上閒逛,進到別人家後院裡去,把居民嚇得不敢遛狗。

荷蘭北部弗里斯蘭省一些地區,小龍蝦密密麻麻爬滿街道,讓人不敢走路也不敢開車,只好報警(然而警察也沒有辦法)。

2017年還有個新聞,因為大量小龍蝦爬上草坪,所以原定在海牙舉辦的足球比賽不得不宣告中止。

荷蘭昆蟲知識中心EIS在今年夏天發布了調查報告,研究人員調查了美國小龍蝦出沒情況。

2010年在25%的地區發現了美國小龍蝦,今年這個數字則漲到了44%,原來美國小龍蝦集中在荷蘭西部,近幾年已經開始向中部和南部蔓延。

荷蘭水利局也在今年年初對猖狂的美國小龍蝦拉響了紅色警報。

不管放在哪個國家,美國小龍蝦都算是入侵物種。

因為它們生命力極強,繁殖速度也很快,不管水質好壞都能生存下去,還挖洞拆壩,見啥吃啥,給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破壞。

荷蘭運河縱橫交錯,本身就很適宜它們生存。

美國小龍蝦到來以後,在運河河邊和河底鑽洞,它們打洞能力極強,有些洞甚至可以達到成年人手臂的粗細,許多大壩因此變得十分脆弱。

小龍蝦是雜食動物,會吃河裡植物的嫩莖嫩葉,吃河裡的其他小型魚類。挖洞的時候還會攪動河底淤泥,讓河水變渾濁,影響水中的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一旦植物生長受影響,依靠這些植物為生的其他魚類和其他生物也會跟著餓死……

要命的是它們繁殖得還特別快,現在它們已經把本地小龍蝦的生活空間搶占一大半了。

入侵物種解決起來非常麻煩。

荷蘭的水利局、環境保護署在這十幾年來也想了很多對策。

指望讓天敵自行消滅是個好辦法,但是美國小龍蝦的天敵:大型食肉魚類、夜鷺等大型鳥類等等,荷蘭……都很少。

使用藥物也不現實,運河連通荷蘭境內的大部分地區,如果為消滅小龍蝦投入藥物,會影響全國運河水質。

捕撈上岸後集中處理也是個好辦法,但難點在於可能會誤傷已經少得可憐的本地小龍蝦,因為一般人很難分清小龍蝦品種之間的區別。

荷蘭的法律規定禁止捕撈本地小龍蝦,捕撈美國小龍蝦必須去辦許可證,許多大型機構沒有動力去幹這件費力不討好的事,因此也沒有起到什麼效果。

今年8月,海牙市議會的議員提出了鼓勵私人捕撈美國小龍蝦的法案,但是目前還沒有結果。

這麼看來最好的辦法……當然是選擇吃掉它!

有食用需求,有利可圖,就會有大型公司願意捕撈、養殖,讓小龍蝦的稱霸勢頭得到遏制。

要知道美國小龍蝦在上世紀30年代就入侵了我們國家,但是,硬生生地被中國吃貨們吃成了夜宵界霸主,養殖小龍蝦變成了一個熱門產業。

德國、英國等其他歐洲國家也遇到過美國小龍蝦入侵的問題,只有瑞典人有吃小龍蝦的傳統,每年還會準備小龍蝦派對,大家一起大快朵頤。

但是荷蘭人目前還沒有養成吃小龍蝦的習慣。

而且荷蘭水利局也擔心,在野外捕撈的小龍蝦可能會有污染風險,沒有通過檢疫的話不建議大家食用。

所以,荷蘭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才能體會到椒鹽麻辣清蒸蒜蓉白灼澆汁焗烤油炸小龍蝦的魅力啊!祝他們好運吧!

奶粉們,平時你是怎麼吃小龍蝦的呢?趕快來留言分享給奶叔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