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6分清華學霸:從中等生逆襲成學霸,請先解決這幾個問題

計橋升學規劃研究院 發佈 2019-12-23T06:20:26+00:00

很多學生感覺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怎樣才能提升成績,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學姐的文章,大家可以看看學姐是如何從中等生逆襲成學霸的。


很多學生感覺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怎樣才能提升成績,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學姐的文章,大家可以看看學姐是如何從中等生逆襲成學霸的。

進步,需要自己的配合

其實大學的時候,我第一學期的考試,只考了班上第11名。當時我覺得還不錯。後來發現同寢室的5個人,除了我一個人是11名,前三名都在我寢室,我是倒數第二。那一刻我燃起了心中的鬥志與激情,不能墊底。

我居然在一個學霸寢室。我當然不服氣,心中暗暗發誓不能成為墊底的人。

在你的學習周圍會不會有這樣一小部分人,她們學習很好,但是你怎麼看到TA經常都在玩兒,要麼就是說去哪兒玩兒了,去哪兒吃飯了。但他的學習還年年考第一。

你可千萬不要相信這樣的說辭。特別是學生時代的我們,都喜歡背後偷偷學習。沒有任何成果是不通過努力就能獲得的。

不管是智商高還是智商低,凡是學習很好的人,都是很努力的人。特別是中國有句老話叫勤能補拙。

學霸通常有常人沒有的抵抗誘惑的能力與韌性。特別是在關鍵時期,比如快考試的時候。很多人在遇到困難時,辛苦時,都會想到休息一下,或者玩兒一下。但是他們不會。甚至為了避免打擾,他們會儘量避免外界的打擾,讓自己接觸不到誘惑。

我逆襲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付出了很多努力與艱辛,特別是在第二學期,還沒有總結到什麼學習方法的時候,只能通過努力來彌補。我得感謝我的這些學霸室友。

當時我在考試前1個月的時間表是這樣的:

1. 教室6:00開門,我經常是第一個到教室的人;

2. 中午吃完飯就在教室休息15分鐘;

3. 如果中途看累了,就在桌上趴著睡10分鐘;

4. 晚上11點熄燈,10:30回寢室。

就這樣堅持了1個月的時間。有時看到很多同學出去玩,也只能忍著,必須去學習。

最終的結果,也是讓我滿意的,我得到了班上的第1名,他們都排在了我的後面,而我們寢室還真的名副其實的成為了學霸寢室。

從這次的結果,我極大的建立了自己的信心,也相信刻苦努力是能夠帶來改變的。同時也看到了自己可以通過選擇努力改變現狀的可能性。

努力是很重要,而且是我逆襲的基礎,但是光有努力肯定是不夠的,而我發現更重要的是學習方法。

自從我考了第一後,就開始思考,跟我一樣努力的人比比皆是,為什麼我考了第一。所以從第三學期開始,我開始轉換戰術,開始去刻意總結與學習學霸們高效的學習方法,而這些方法也是讓我終身受益,以下是對一些方法的總結。

努力+正確的方法=進步

除了天賦,天才是可以通過刻意練習造就的,刻意練習並不只是花時間努力的練習,而是尋找正確高效的方法,並不斷精進的過程。

在反思自己一路學習上升的過程,以及周圍的學霸們,真的發現了很多共性的特點,而這些方法幫助了我們可以更好的學習與進步。

高效利用自己的時間

從人的一天來說,長時間的一直學習不一定是好事。所以一天到晚都在看書的人,並不一定是學習很好的人,而大多數的學霸肯定不會一天到晚的看書。

研究表明,長時間學習不僅不會提升學習效果,還會極大的降低學習效果。所以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是需要休息或者是停頓的。讓大腦放鬆,會有更好的學習狀態。

我之前常用的常用的方法就與現在的《番茄工作法》相似,一般是學習25-30分鐘,會有5分鐘的休息。而這5分鐘我是不會看任何東西的,讓自己的大腦放鬆。我也發現了長期學習會讓大腦處於一個疲憊狀態,反而降低了理解與記憶的能力。

番茄工作法是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於1992年創立的一種時間管理方法。它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將我們的時間劃分成一個個番茄鍾,一個番茄鍾一般為25分鐘,中間會休息3-5分鐘,再開始下一個番茄鍾。

這裡也特別說明一下:番茄時間的長短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調整,可根據你實際的情況決定,建議以你的大腦開始思維活躍度下降為一個終止點。因為每個人大腦高效運作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我之前是一個很容易掉進去的人,就是開始做一件事情,就停不下來,一定要把它做完為止,有時甚至犧牲了睡眠時間。其實這樣的過程並不是一個非常高效學習的過程,反而是特別專注的學習一段時間後,休息一段時間,會更高效。對事情完成的效率也會更快。

建議準備一個計時器,也可以使用計時器APP,不過你抗誘惑能力還不高的時候,建議還是用最原始的計時器,不然你很容易在設置計時器APP時,又去翻翻手機,時間就這樣不知不覺中溜走了。

同時,利用好自己的高效時間段,一個人的一天,是有高效時間段的,但是每個人是不同的,我當時的高效時間段是早上7:00-10:00,下午3:00-5:00,而且我是必須要睡午覺的,不然下午會一直犯困。所以就會把需要強度記憶與重點知識放在這個高效時間段,讓自己可以更高效的學習。其餘的時間段就是做題、搜集資料等這些本來會讓大腦疲憊,但不需要記憶理解的事情。

傾注專注力

在合理的時間安排之外,就是極強的專注力,特別是在高效時間段的專注力。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很難專注的,遇到外界的干擾就會被打斷。

如果一旦打斷,再重新專注,中間又要重新啟動個人的精力。有一個例子肯定大家都知道,是關於魯迅的,說魯迅最喜歡在嘈雜的茶館看書,越吵的地方越專注。對於學霸來說,在學習和做事的過程中,會特別專注。有一個術語叫做"心流",其實這個過程就是心流呈現的過程。而且在這個專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的是一種很爽很愉悅的體驗。

專注力是可以練習的,我個人的專注力其實也是刻意練習過的。

目前為止,我覺得兩個方法對我練習專注力特別有效:

(1)減少干擾,儘可能遠離干擾源,比如你喜歡看手機,那麼就把手機放到自己不容易拿到的地方,而且關為靜音;

(2)冥想,給自己的一個靜坐的過程,放空自己,這個過程最開始會很難,最開始可以搜索一些冥想的音頻,幫助自己進入冥想的狀態,也推薦大家一本書叫做《內觀》,可以更好的了解如何冥想,了解冥想的狀態。

建立知識體系

我是用了思維導圖之後,才明白了之前學習中運用的畫框架與提取重點知識點的重要性。不管是我還是學習很厲害的人,都有一個習慣就是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我現在在看書的時候,很喜歡用思維導圖,將重要的知識點梳理出來,以後再到看到的時候就會立馬想起來。

提高記憶力

回想以前,為什麼又很多需要記憶的東西都可以短時間高效的記憶,其實運用了一個方法就是反覆的練習與複習。

就類似於教育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做『過度學習』,是指達到一次完全正確再現後仍繼續識記的記憶。是由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H·艾賓浩斯提出的,主要含義是一個人要掌握所學的知識,一定要經常提醒自己通過反覆練習,才能得到鞏固。在H·艾賓浩斯的理論中,說明了記憶的遺忘過程,而通過反覆的練習,複習,是可以極大的降低遺忘。最開始遺忘速度很快,之後就會變慢。

這個圖是指學習過後的記憶保持量哦,不是指你學習中的記憶保持量。

複習和練習是有規律的,不是說一天之內不斷的學習與練習同一個內容,學習了一個知識後,會加上練習,並插入新的知識,再通過複習的方法,對已學的知識進行複習。最開始的複習是快速回看,到第二次複習的時候就可以變成回憶知識體系與重點的知識點。

有的學科重點是要多練習,才能更好的理解知識點,比如邏輯學,就要多做邏輯題來練習自己的邏輯判斷能力,同時我發現類似邏輯這樣的學習,可以通過與人討論的方式可以讓你更快速的掌握知識點,遇到難題時,有更多人參與進來,更助於問題的解決。

所以除了學習,還需要有計劃的複習。同時我還發現一個對於我來說特別好用的方法,就是睡前回憶法。

補充說明一下:使用睡前回憶法的正確姿勢,因人而異,我是在躺下睡覺前,坐在床邊或者書桌前回憶一下今天學習的重點,效果比較好,因為在床上躺下了,很容易想著想著就睡著了。

這個方法也是讓我至今收益。睡前回憶法的精髓並不是回憶今天所有的知識,而是回憶今天的重點與知識框架。將知識框架瞬間的在大腦中回放。

心理學教授尼古拉斯·迪邁在《大腦皮層》雜誌上發表文章說,記憶力提升是大腦海馬體的功勞。海馬體主要負責回憶。睡眠期間,新記憶被"解封",在海馬體內不斷"回放",所以人在清醒後對這部分的記憶會異常清晰。迪邁說:"睡眠讓我們記住事情的機會翻倍。"

但我特別核實了這一說法,每個人可能也有差異性,睡前回憶法,是我比較受用的方法。而且如果遇到很困難的事情,很多時候我的解決方法會在睡夢中找到。

嘗試不同的學習方法

總結了我和身邊的學霸,發現都是一群特別願意嘗試總結的人,會刻意的尋找能讓自己更加優秀的方法。當時為了高效學習,我也會去看各種總結的學習方法,並實驗這種方法是否有效。

比如一次偶然機會發現班裡英語第一的同學尤其喜歡背誦課文。於是我給自己定製了每周背誦兩篇課文的任務。剛開始時,背的非常吃力,因為很多單詞都不認識,漸漸的背的多了單詞也記得多了。然後主動去背一些課外文章,甚至是一些習題上的文章。

摸底考試的時候,英語成績一下子上升到了班級前10名。

要保證睡眠,飲食規律

睡眠質量高的人狀態都很好,而且不容易焦慮。我屬於一個倒頭10秒就睡的人,所以我朋友經常都會說我有福氣,能有個好睡眠。不過我覺得是遺傳,我媽也是。屬於倒頭就睡。

良好的睡眠可以讓自己擁有更好的學習狀態,除了天生本來就少睡的人。我在這裡也強調一個我們認識的誤區:關於早起的誤區,很多夥伴因為自己不能早起而感到沒有希望了,其實早起跟成功沒有絕對性關係,有一定的影響,因人而異,所以千萬不要因為不能早期就輕易否定自己。更重要的讓自己可以處於一種很好的睡眠狀態與精神狀態,用好我們的高效時間段。

鍛鍊,是一個幫助睡眠最省錢高效的方法,如果你還是學生,不妨在自己的低效時間段,去打球或者跑步,保證你睡眠質量極高。

同時保證自己的飲食健康。我以前晚上一定會喝一杯蜂蜜牛奶,好喝而且快速補充能量。還可以幫助睡眠。

在《how we can reach our goal》中也提到過關於血糖對於自制力的影響,當人們執行消耗自制力的任務後,血糖會降低。

學習其實就是一件極度消耗自制力的事情,所以大腦困頓的時候,可以喝加糖(非代糖)的水或者事物,葡萄糖與蜂蜜都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還有一個小提示:建議少吃多餐,吃大多是很會消耗你的身體能量的,會容易導致大腦昏昏沉沉的現象,所以建議不要吃太多油膩和高熱量的事物。(我是說不要吃太多,還是可以吃的,因為如果你是一個酷愛美食的人,就要做好吃美食的安排。最好的取得階段性成功後,可以用美食獎勵自己)

給自己設置一些激勵

學習是快樂的事,成長也應該是快樂的事兒,我們沒有必要成為苦行僧,那種天天看書,沒有樂趣的學習,可能很多人都望而卻步,我其實也是一個特別喜歡旅遊的人。所以我們更需要用高效的方法來幫助我們學習。

而激勵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方法,在心理上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以前學習目標達成後都會給自己一定小獎勵,比如吃學校外的雞煲(美味)、去一個地方旅遊(建議跟自己現有經濟能力掛鈎,當你想去更遠的地方時,你就會給自己設定更遠更高的目標)

寫了這麼多,此刻內心很受觸動,也非常感謝以前努力的自己。「自我感動」一下。也希望能支持到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