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布局14個高鐵站多向分流,從化站位於東北向!以後家門口就能坐高鐵!

廣州從化發布 發佈 2020-01-03T21:33:36+00:00

根據規劃,到2035年廣州市域範圍平均通勤距離增加至11公里平均通勤時間控制在45分鐘以內日前,廣州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由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對面向2035年的《廣州市交通發展戰略規劃》進行了詳細解讀。

未來15年廣州的交通將如何發展?

答案是

廣州要做「全球重要綜合交通樞紐」

高效連接全球,便捷直連灣區城市!

根據規劃,到2035年

廣州市域範圍平均通勤距離增加至11公里

平均通勤時間控制在45分鐘以內


日前,廣州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由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對面向2035年的《廣州市交通發展戰略規劃》進行了詳細解讀。對緩解目前地鐵、道路擁堵,解決廣州南站服務能力不足等問題,提出了眾多具有針對性的規劃,可謂是乾貨滿滿!


根據規劃,將打造「3060」時空,即市中心至南沙副中心、外圍城區中心30分鐘軌道直達,廣州與灣區各城市中心60分鐘軌道直達。


建設「軌道上的廣州」

灣區城市「直連直通」


本輪交通戰略規劃立足灣區、面向全球,全面提升海陸空樞紐能級和功能,灣區城市交通設施從「互聯互通」走向「直連直通」。建設「軌道上的廣州」,完善結構性路網,大力發展智能交通,實現交通引領城市發展,推動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四個出新出彩」。


本次戰略規劃提出了一個目標、三組指標和六大發展戰略。


一個目標:

「全球重要綜合交通樞紐」。高效連接全球,便捷直連灣區城市,支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建設;打造優質公交系統和道路空間,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


三組指標:

生產指標,「3060」時空目標,即市中心至南沙副中心、外圍城區中心30分鐘軌道直達,廣州與灣區各城市中心60分鐘軌道直達;


生活指標,市域「6080」客運目標,即公共運輸占機動化出行比例60%,軌道交通占公共運輸出行比例80%;


生態指標,市域綠色交通出行(包括公共運輸、步行和非機動車)比例不低於75%。


六大戰略:

規劃提出更開放的國家門戶、更直連的灣區核心、更高效的公共運輸、更健康的道路系統、更智慧的交通大腦、更前瞻的引領發展六大發展戰略。


未來15年廣州交通如何發展?

看過來↓↓↓

焦點一:

如何實現「3060」和「6080」核心指標?


《廣州市交通發展戰略規劃》提出了「3060」和「6080」兩大核心指標,即:

「3060」時空目標:

市中心至南沙副中心、外圍城區中心30分鐘直達,廣州與灣區各城市中心60分鐘軌道直達。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郭昊羽解釋說,市中心是指黃埔大道、東風路一線,實現30分鐘到達外圍城區中心主要靠軌道網和道路網支撐,特別是軌道網。


30分鐘時空目標實現的線路:利用18號線至花都、22號線至空港經濟區、28號線至增城、18/22號線至番禺和南沙、 37號線至知識城和從化。


60分鐘時空目標實現的線路:利用18號線/廣清城際至清遠、南廣高鐵至肇慶、18號線/ 廣中珠澳高鐵至中山珠海澳門、廣珠城際至江門、廣深港高鐵至深圳和香港、廣汕高鐵至惠州。其中,利用28號線30分鐘可達東莞、佛山。


「6080」客運目標:

公共運輸占機動化出行比例60%,軌道交通占公共運輸出行比例80%。


現狀市域公共運輸占機動化出行比例43%,軌道交通占公共運輸比例46%(倫敦49%、61%;東京52%、91%)。實現該目標,主要依靠構建「高速地鐵-快速地鐵-普速地鐵」三層級的城市軌道網絡,推動公共運輸系統的深度融合,形成對小汽車有高度競爭力的公共運輸系統。


郭昊羽表示,到2035年隨著城市功能區的擴展,廣州的通勤距離會增加,但通勤時間會下降。據模型測算,2035年廣州市域範圍平均通勤距離增加至11公里,平均通勤時間控制在45分鐘以內。高峰期幹道網車速由現狀23.1公里/小時提升至25公里/小時。


焦點二:

未來廣州的高鐵站如何規劃?


目前高鐵集中在廣州南站,廣州南站的旅客發送量已經超過其設計能力,服務水平有所下降。根據規劃,未來廣州將從單個的高鐵站到提升到樞紐群,規劃6個高鐵樞紐群,實現分區進站,就近乘車,站站聯通。屆時市民就無需全部跑到廣州南站去乘坐高鐵,可以就近乘車。


本次規劃了「一心五向」鐵路樞紐群,共14座鐵路樞紐。

中心2座:廣州站、廣州東站;

東向3座:黃埔站、新塘站、增城站;

南向2座:慶盛站、南沙站;

西向2座:廣州南站、佛山西站;

北向3座:白雲站、廣州北站、白雲機場站;

東北向2座:知識城站、從化站。


通過建設聯絡線,實現樞紐間互聯互通,提高列車直達性,為旅客就近乘車提供可能。


「一心五向」14個高鐵站布局圖


焦點三:

如何解決部分軌道線網擁擠問題?


本次規劃提出,要建設「軌道上的廣州」,但目前廣州地鐵3號線、5號線等客流量大,擁擠成為常態。根據規劃,未來廣州將建設「高速地鐵-快速地鐵-普速地鐵」三層架的城市軌道網絡。高速地鐵實現市域組團之間、與臨穗城市快速聯繫。快速地鐵提供中心城區中長距離出行服務。普速地鐵服務中心城區、外圍區內部出行。


首先,新增平行線,分擔3號線、5號線客流壓力。

3號線平行線路:

3號線北延線滿載率近150%,超負荷運行狀態,體育西、嘉禾望崗等地鐵換乘壓力大,本次規劃新增廣州大道線,與3號線平行,自北向南串聯白雲、天河、海珠、番禺4區,分擔3號線客流壓力。


5號線平行線路:

規劃新增東西向臨江大道線,串聯荔灣、海珠、天河、黃埔四區,在天河區、黃埔區臨江大道段與5號線平行,分擔5號線東段客流壓力。


其次,規劃高速軌道,實現市域組團間快速聯繫,加強與鄰穗城市中心直達聯繫,如沿濱江路、廣園路走廊,規劃新增東西向高速軌道,途徑芳村、琶洲、魚珠、新塘等區域,實現廣佛莞三市城市中心區軌道直達,提升廣州東西向聯繫效率。


焦點四:

如何緩解尖峰時間道路交通擁堵?


針對市民普遍反映高峰時期交通擁堵情況,本次規劃在道路方面也提出了不少措施。廣州市交通規劃研究院院長景國勝表示,交通擁堵是個系統性問題,廣州作為特大型城市,要解決交通擁堵首先要大力發展公共運輸。廣州未來還將繼續推進以軌道交通為主體的公交優先策略,此外,針對結構性路網問題還有以下主要措施:


首先,構建大灣區南北、東西雙通道。規劃提出由增佛(天)高速、廣中江高速-南沙至常平高速-常虎高速、廣清高速-佛江高速北延線-佛山一環-江珠高速、從埔高速-番禺至南沙東部快速構成的大灣區南北、東西雙通道,強化灣區城市間的道路直通,提升公路2小時覆蓋灣區城市群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據測算,雙通道建成後,對外通道更加便捷通暢,廣清高速交通流量降低20%,華快三期交通流量降低22%,華南二期交通流量降低18%。


其次,打通結構性斷頭路。暢通中心城區骨架路網,打通斷頭路,提升路網連通水平,均衡路網交通分布。近期將重點建設火爐山隧道、白雲一線、獵德大道北延線、花城大道東延線、江南大道南、車陂路隧道二期、匯景北路東延線、雲溪路等重要通道。


大灣區南北、東西雙通道


與周邊城市軌道對接

實現廣佛一張網、穗莞多通道


航空方面

強化白雲機場大灣區核心樞紐機場定位,與灣區城市共建世界級機場群。增強全球城市連通度,形成全球「12小時航空交通圈」。強化空鐵聯運,打造白雲機場空鐵綜合樞紐。規劃建設通用機場。



鐵路方面

規劃形成廣湛、廣河等10條出省鐵路通道,實現廣州至省內城市1.5小時互達,至長三角、成渝城市群5小時互達。建設灣區城市中心間高速直達軌道,實現與灣區各城市中心間60分鐘直達。規劃「一心五向」鐵路樞紐群,實現分區進站、就近乘車。



公共運輸方面

由公交都市升級為軌道都市。建設「高速地鐵-快速地鐵-普速地鐵」三個層級的城市軌道網絡,強化市域組團間聯繫,緩解現狀軌道網絡壓力,加強廣州與周邊城市軌道對接,實現廣佛一張網、穗莞多通道、相鄰城市中心直達。保障常規公交路權。


道路方面

提升區域對外高速公路走廊能級,構建灣區南北、東西向雙通道,實現灣區道路直通。針對不同地區的城市發展特徵,提出相對應的道路交通發展對策,構建包容、安全、綠色的城市道路系統。打通斷頭路,加密過江通道,完善結構性路網。打造連續舒適的步行與非機動車道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