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監王振到底是國賊還是忠臣,為什麼明英宗要給他做雕像立宗祠

魚羊秘史 發佈 2020-03-05T11:21:19+00:00

1449年的盛夏,蒙古族的一個分支——瓦剌,兵分三路進擾中原,23歲且作戰零基礎的明英宗在太監王振的「勸導」下,率領50萬大軍,親征討伐。

1449年的盛夏,蒙古族的一個分支——瓦剌,兵分三路進擾中原,23歲且作戰零基礎的明英宗在太監王振的「勸導」下,率領50萬大軍,親征討伐。

王振是誰?為什麼他可以在滿朝反對的情況下讓皇帝聽信自己,選擇親征?


01

王振,河北蔚州人,出生時間不詳。早年經歷也是眾說紛紜:《明史》里說王振年幼入宮,因為機靈能幹深受明成祖喜愛,因而才有機會被「教以詩書,玉令成器」。

但是需要明確的是,明朝自開國以來,朱元璋吸取漢唐宦官專權的教訓,下令「內臣不許讀書識字」。但是朱元璋很快就幹了一件打臉的事:因為皇帝需要派宦官出使、觀軍,這就要求宦官起碼要認識字,因此洪武年間又開始對小內使進行文化教育。到了永樂朝,已經有培訓宦官的教官出現了。王振不僅深受明成祖的喜愛,在仁宗時期更是被「委以心腹之任」,在這樣的磨練和器重之下,王振變得「通經史,明法令」。

還有一種說法,這是眾多私人著史統一的觀點:王振早年是個落第秀才,在河北老家當個私塾先生,後來又做了教官。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讓這位儒生選擇自閹,入宮當了太監。

王振「通經史,明法令」,為人處世「小心敬慎,勤誠益至。」成祖、仁宗、宣宗都極為賞識他。宣宗甚至讓王振擔任太子身邊的「近侍以經書勸上讀講」。太子對王振又敬又怕,恭敬地稱之為「先生」,王振也藉此升為「東宮局郎」。

1435年,38歲的明宣宗朱瞻基駕崩,九歲的太子朱祁鎮即位,即明英宗。明英宗的上台,給了王振一個「施展拳腳」的舞台。年幼的沖齡天子需要有人輔佐,大臣們都勸太皇太后張氏垂簾聽政,太皇太后認為這不符合禮法,便婉言拒絕。於是正統早期就形成了「三楊輔政」(楊士奇、楊榮、楊溥)的局面。而王振執掌司禮監,與「三楊」組成的內閣對柄機要。王振一生經歷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四朝,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與皇權貴族進行互動,這互動的首要人物,就是明英宗朱祁鎮。

02

王振「有才識,能驅駕人」,在明英宗稍微長大可以讀書學習的時候,便擔任了預教官,他對待英宗盡心盡力,「立嚴日持」。很可貴的是,他往往會在英宗犯錯誤的時候予以勸誡,《明實錄》里記載:有一次英宗和身邊的小太監玩球,王振到了就不玩了,第二天,王振把這件事告訴給太皇太后,說「先皇帝為一球子幾誤天下,陛下復踵其好,如社稷何?」,英宗知道後,十分羞愧自責,王振對於英宗的勸誡得到了「三楊」和太皇太后的認可。

王振不僅僅教育英宗,對於在英宗身邊侍奉的宦官內侍也是極為嚴格,王振就曾經訓斥過給英宗吹簫的宦官「爾事皇上,當進正言,談正事,以養聖德,而乃以此淫聲惑上聽乎?」,這種方式不僅規範了皇帝身邊內侍的行為,更是為皇帝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而對於王振的教導,明英宗多虛心接受。雖然後世很多人將王振細心教育英宗的舉動解讀為一種帶有目的的向太皇太后示好,向「三楊」示好,來博取他們的信任,好讓他們放鬆對他的戒備,從而使王振有機會做一些為自己謀財牟利的事。不管是出於哪種目的,反正後世評價「英宗能夠成長為一個並未嚴重失德的君主,王振的從旁幫助之功是不可忽視。」

王振在明英宗年幼時便在身邊教導,出於對身邊人的信賴,明英宗對於王振可以說是十分寵信。正統六年十一月,三殿(太和、中和、保和)建成,明朝祖制「宦者雖寵,不得預王庭宴」,但是英宗為了表示對王振的尊重,破格讓王振入宴,而且開東華中門「聽振出入」。正統十一年正月,明英宗頒布敕文盛讚王振前後二十年「宿夜在側,寢食弗違,保衛調護,克盡乃心,贊翊維持,糜所不至,正言忠告,裨益實多。」這評級高的可不是一星半點兒,而且在整個大明王朝也是不多見。

03

取得了皇帝的信任還遠遠不夠,在王振的頭上還架著太皇太后、「三楊」這四把鋒利的寶刀, 「三楊」是明宣宗駕崩前欽定的輔臣,他們三人楊士奇「有學行,榮有才識,溥有雅操」,是明正統初期最核心的政治力量。這時的王振雖然掌握著司禮監,但司禮監只是一個四品小衙門,根本無力與「三楊「抗衡,這兩股力量的轉變發生在1442年,這一年冬天太皇太后病逝,在之前因為皇帝教育問題、麓川戰和問題,王振與」三楊」都持相反態度,而明英宗也在王振的「煽動」之下選擇聽取他的判斷。太皇太后仙逝後,內閣失去了最有力的支持,王振借楊稷在家鄉的不法事實攻擊楊士奇,迫使楊士奇以老疾致仕,而楊榮在此之前就已病逝,僅剩68歲的楊溥,無力與王振抗衡。

至此,王振才真正可以肆無忌憚地專橫起來。

明太祖曾經在宮門內立了一塊三尺多的鐵牌,上面刻著「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王振十分不喜歡這牌子,偷偷地摘下來銷毀了。

作為一個權宦,來巴結獻媚的官員自然是數不勝數,王振是不分晝夜地聽著各級官員的進拜。其中送禮者「重至千兩者,始得一飽一醉而出。」靠著巴結王振而當官的不在少數:江陰布衣徐頤、常熟魏某都很有錢,都想在京城謀個官位,徐頤花重金求王振,得來了中書舍人的職位;那魏某也是花了一大筆錢成了中書舍人,後又升為主事。

靠著多年的搜刮,王振的富有程度可想而知,在京郊的宅院都是重檐邃閣,裝飾豪華;還花費數十萬兩白銀,重建慶壽寺,後改為大興隆寺;有統計稱,在景泰帝抄他家的時候,搜出金銀60餘庫,玉盤上百個,高達六、七尺的珊瑚20餘株,馬匹數萬,其他珍玩無數。諸多大臣都稱王振為「翁父」,而大臣們獻媚的方式也是花樣百出:工部郎中王祐天生沒有鬍鬚,王振見狀問他原因,王祐回答「你老人家無須,兒子豈敢有須!」獻媚至此,也真是令人惋惜。

當然,也有一些政治官員不願投靠王振,不願意和那些一見王振就下跪的人同流合污,不過,他們的下場都挺慘:一個叫劉球的官員給明英宗上書,暗示王振專權,希望皇帝多多留意。這話不知怎得就傳到王振耳朵里,他先將劉球下獄,又派了馬順去殺他,據說劉球死後馬順將他的屍體剁成小塊,埋在監獄門口;國子監祭酒李時勉因不願意投靠王振,被戴上重枷在國子監門口示眾;御史李鐸碰見王振不肯下跪,被捕入詔獄,打得半死,最後謫戍鐵嶺衛。武功中尉指揮使華嵩與王振的侄子因為一個妓女爭風吃醋,王振竟派打手將華嵩頭髮剃光,塗上漆,在教坊門口枷號示眾。

04

1449年,這一年,王振死了,明英宗朱祁鎮被俘,大明的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

根本不懂軍法的王振聽說瓦剌軍進犯,認為這是一個讓皇帝揚名立威的好機會,便攛掇英宗御駕親征,明英宗不顧滿朝大臣的反對,帶著王振用兩天集結的50萬大軍出發了。這一路距離較長,又趕上狂風大雨,將士們多多少少有些疲憊,而王振見這正好路過自己家鄉,就去找英宗,五十萬大軍被迫改道,就為了王振一人在鄉親面前威風一把。

王振也不會想到,剛剛還在人前耀武揚威,一轉身就被瓦剌軍打的落花流水,退至懷來縣的土木堡時,兵部尚書曾提議由他率領一支精銳,保護皇帝突圍,但是由於王振極力反對作罷。

中秋這一天,瓦剌軍設計殲滅明軍,皇帝見突圍不成,便下馬靜坐,做了俘虜。之前信誓旦旦地指揮整支軍隊的王振被護衛將軍樊忠用長錘打死,樊忠在揮錘時大呼:「 我為天下誅此奸賊!」

雖然王振臭名昭著,但是他在明英宗心裡的地位依舊很崇高。明英宗南宮復辟以後,專門給他做了雕像,用來招魂。天順元年,明英宗還專門修建旌忠祠,以祭祀王振。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澈冬澈 製作:吃硬碟吧、發達蚊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