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是中國人嗎?為什麼大部分都以為他是中國人?

袁載譽 發佈 2020-03-04T13:05:52+00:00

廣義的中國人,並不是一個地域歸屬的概念,不會單一的形容某個國家的國民,也不是民族概念,不會單一的說某個民族才會是中國人。

大家好,我是記錄歷史的袁載譽。今天跟大家聊聊「成吉思汗是中國人嗎?為什麼大部分國人都以為他是?」。

這個話題,因為涉及到狹義的民族自豪問題,可能會引起不少人爭議,甚至對我的「語言攻擊」,但我還是想把觀點說清楚。

首先既然我們要討論「成吉思汗是不是中國人」,就得先要搞清楚什麼是中國人,中國人有什麼定義?廣義的中國人,並不是一個地域歸屬的概念,不會單一的形容某個國家的國民,也不是民族概念,不會單一的說某個民族才會是中國人。

中國人是一種文明概念,指的是中華民族,這是一種基於某種文化而聚集在一起的文明。因而假如大家拿今天的地理位置去套成吉思汗是不是中國人,是一種狹義的做法,我個人是不認同的。

成吉思汗背後代表的是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而遊牧民族其實在匈奴帝國之後,就已經幾乎完全融入了中華民族這個大圈子。

漢武帝之前,農耕民族和遊民民族所代表的文明,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互相臣服,雙方還算是平等,甚至很長一段時間裡,遊民民族的領頭羊匈奴帝國,還借著秦末大亂,給農耕民族帶來的元氣大傷,壓著漢朝一頭,劉邦白馬之圍,漢朝公主不斷和親,都是明證。

不過當漢武帝在公元前127年發動河南戰役,開始對匈奴帝國全面反擊,遊民民族和農耕民族的角逐已經有了答案。

公元前119年,漢朝名將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今貝加爾湖)"。

公元前53年,南匈奴首領呼韓邪率眾投降西漢。公元前36年,西漢誅滅北匈奴郅支單于。

隨著匈奴帝國的崩潰,以及大量遊牧民族部落對漢朝的大規模臣服,東亞開始進入了以中原農耕文明體系為主的時代,農耕文明創造的天下觀,中華民族概念,成為了那個時代東亞的主旋律。

正是因為這個主旋律,整個北方草原地區的諸多遊牧部落的首領,都是有著中原農耕文明的官職,北方遊牧和南方農耕的關係,變成了中央和地方的關係。

成吉思汗所代表的蒙古人,崛起早期是女真人建立的金朝所下轄的部落,而女真人又曾是契丹人建立的遼朝所下轄的部落。

契丹人追溯到唐朝,則是一個臣服於中原王朝的部落,唐太宗在契丹人的居住地設置松漠都督府,酋長任都督並賜李姓。

契丹遼國、女真的金國、蒙古的蒙古汗國、漢人的宋國,他們往上面追溯,都是曾經唐朝下屬的一股勢力建立的,因而我個人在面對宋遼金蒙的時候,往往都會強調,宋朝不應是跟秦漢唐並列的統一大帝國。

來源於網絡

宋朝只能算是唐末割據政權之一,同時期的遼、金、蒙古汗國都是唐末的割據政權,只不過這些割據政權,統治民族不是漢人,而是在唐朝時,位於少數的民族女真、契丹等。

成吉思汗後代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才是中國自唐之後的又一次中華民族大統一,且忽必烈本人也是這麼認為,他的建國號詔有明確的態度。

誕膺景命,奄四海以宅尊;必有美名,紹百王而紀統。肇從隆古,匪獨我家。……

我太祖聖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圖,四震天聲,大恢土宇,輿圖之廣,歷古所無。頃者耆宿詣庭,奏章申請,謂既成於大業,宜早定於鴻名。在古制以當然,於朕心乎何有。可建國號曰大元,

號詔中「大恢土宇」,將蒙古的崛起與吞併其他政權的過程用作「恢復」,可見此時的忽必烈,是將自己放在恢復唐的傳承上,「輿圖之廣,歷古所無」,說元朝的地盤,是歷古沒有的,強調這個「古」字,無疑又進一步說明,忽必烈認同中華民族傳承,否則「古」字從何而來。

成吉思汗子孫忽必烈締造的元朝,是中國的大統一王朝,成吉思汗自己成立的蒙古汗國是唐末割據政權,所以從中華民族的角度出發,成吉思汗肯定是中國人。

而我們的課本也強調元朝是中國的大統一王朝,所以成吉思汗是中國人,是絕大數中國人的共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