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秦始皇功蓋「三皇五帝」呢?

張老師說歷史 發佈 2019-12-23T08:27:27+00:00

是,我承認商鞅變法是秦國強大的根本原因之一,但是你不能否定秦始皇的功績。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了中央專制集權,它規定最高統治者成為皇帝,國家一切大事,由皇帝一人決裁,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歷代朝廷,都把秦始皇當作暴君,來警示天下和皇室子孫,但是真正的秦始皇真的是暴君嗎?他沒有帶來任何功績和成就嗎?

很多人都說,秦國的強大,是秦始皇之前的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的努力才使得國家強盛崛起的,秦始皇只是摘桃子的人?

是,我承認商鞅變法是秦國強大的根本原因之一,但是你不能否定秦始皇的功績。

在這我總結為七點:

一、統一六國,建立了第一個封建國家。

戰國後期,秦國成為實力最強的諸侯國,公元前的260年,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也讓東方六國在無實力與之抗衡。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國漸漸滅掉六國,建立了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的統一,結束了幾百年諸侯混戰的局面啊!

二、專制集權統治的建立,實行郡縣制。

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了中央專制集權,它規定最高統治者成為皇帝,國家一切大事,由皇帝一人決裁,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在中央,皇帝以下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秦始皇聽取李斯建議,實行郡縣制,把國家分為36郡,郡下面設縣。郡縣制在我國長期沿用。

三、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

戰國時期,各國的文字、貨幣、度量衡,各不相同,影響各地經濟文化交流。秦統一之後,把小篆作為全國規範文字,貨幣使用圓孔方形的秦國銅錢;同時,統一了度、量、衡。這些措施,對後世影響極深。

四、奪取河套地區,防禦匈奴,修建萬里長城。

河套地區,自古就是水草豐富之地,適合遊牧民,但是其戰略位置極其重要,戰國後期,匈奴占領此地,開始以此地為「根據地」向中原進行掠奪,大肆破壞中原的農業,是當時燕趙秦的心病之一。

始皇統一之後,派蒙恬率領軍隊,從匈奴手中奪取河套地區,並在那裡修築一道城防,就是今天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

五、向越族地區開發,溝通水系。

越族是我國南方古老的民族,分布在東南沿岸和珠江流域,秦統一之後,派兵征服越地,在那裡設置桂林、南海、象郡等數郡,為了解決當時的運輸困難的問題,秦始皇派人開鑿了靈渠,溝通了湘江和離水,把珠江和長江兩大水系聯繫在一起。

六、修建交通。

秦朝在原本的六國車馬道路之基礎上,修建寬闊一律之馳道,以首都咸陽為中心。至今秦道依然存在。

七、土地私有制的出現。

秦自商鞅時廢井田、開阡陌以來,即逐漸允許土地私有和自由買賣,統一之後,始皇更加注重農業生產,讓占有土地之百姓呈報占田數並納稅,正式承認土地私有制之合法性。

人無完人,始皇有過,但其功績在歷史上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無愧於一代帝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