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軍功卓著的軍事統帥,他是怎麼成長為古羅馬最有威望的人

qi哥66 發佈 2020-03-04T17:19:39+00:00

他們互相嫉妒,勾心鬥角,內戰有一觸即發之勢。不過,最終兩人沒有打起來,這是因為兩人誰都沒有必勝的把握,這時挑起內戰肯定會遭到人民的強烈反對。

斯巴達克戰爭一結束,羅馬立即又面臨一場新內戰的危險。克拉蘇和龐培兩位統帥,都以自己的軍隊作後盾,競選執政官。他們互相嫉妒,勾心鬥角,內戰有一觸即發之勢。不過,最終兩人沒有打起來,這是因為兩人誰都沒有必勝的把握,這時挑起內戰肯定會遭到人民的強烈反對。出於自身的利益考慮,兩人達成了一項協議,共同爭取當選公元前70年的執政官。按照慣例,他們兩人都沒有競選執政官的資格,因為他們兩人都沒有遣散軍隊。而要充當執政官候選人就必須遣散所率領的軍隊,龐培因為年輕甚至還沒取得元老職位。不過,元老院讓步了。元老院的退讓說明,它對於大權在握的軍事統帥已毫無約束力了。共和制在強權面前,在羅馬統帥面前又一次顯得無可奈何、不知所措。公民大會也是走走過場,正式選舉他們兩人為公元前70年的執政官。

大圖模式

龐培和克拉蘇都是追隨蘇拉起家的。龐培雖年輕,卻得到蘇拉的特別賞識,只有龐培來時,他才會起身迎接。蘇拉看出了龐培是個人才,將會成為羅馬政治舞台上叱吒風雲的人物,但是,他可能沒有想到,他的這兩個愛將將來會背叛他。龐培和克拉蘇一當選執政官,立即採取反蘇拉政策。為了獲取民眾的讚譽,他們集中精力推翻蘇拉所建立的制度。蘇拉恢復元老院的權力,他們就盡力打擊元老院,並利用民眾的反蘇拉情緒,鼓勵這一年度的監察官驅逐了64名元老。他們把陪審團人員中的元老人數減少到只占1/3。龐培還提出了一項廢除蘇拉強加於保民官職務的一切限制的法案,恢復了保民官的原有權力。蘇拉取消的包稅制也在東方行省恢復了。蘇拉維護舊傳統的成果全都被一陣風吹掉了,羅馬政治上又處於靈活卻無政府的狀態中。

大圖模式

克拉蘇和龐培雖在反蘇拉上站在一起,互相配合,他們之間的矛盾和戒備卻並沒消除,兩人都想在聲望和權力上壓倒對方。克拉蘇有用不完的錢,是羅馬最富有的人。他的財富是靠收買被蘇拉放逐的人的財產而積累起來的。為了博取一個好名聲,他不惜自掏腰包,在羅馬擺了1萬桌酒席,款待羅馬公民,並自費給全體羅馬人發放3個月的穀物津貼,想以這種闊舉改變他在人們心目中貪婪、無情的高利貸者形象。然而,僅靠金錢的力量還是無法成為羅馬最有權勢的人物。這是個軍事統帥的時代,顯赫的軍功、士兵的擁戴和忠誠才是一個人成功的決定性因素。龐培和克拉蘇都明白這一點,因而都在等待機會,率兵出征。機會來了,機會落在了龐培頭上。他奉命率兵出征,殲滅地中海十分猖獗的海盜。

大圖模式

自從上一世紀羅馬削弱了羅得島和它防衛海上航行安全的力量後,羅馬又疏忽於對航海的保護,海盜一直在地中海肆無忌憚地橫行。他們的活動在某種程度上還得到了從販賣奴隸中得利的羅馬人的默許。後來海盜鬧得大了,羅馬政府雖欲禁止,卻已無能為力。海盜甚至來到台伯河口燒殺搶掠,在距羅馬僅四五公里的大道上綁架羅馬官員。在海上攔截從埃及和非洲給羅馬運送糧食的船隻,嚴重地威脅了羅馬的糧食供應。海盜橫行成了羅馬人民的心頭大患。公元前67年,一位保民官沒和元老院商量就向公民大會提出了一項法案,授權龐培離岸90公里以外的地中海最高指揮權,負責查禁海盜,給他配備12萬名步兵、4000名騎兵和270艘戰船,並授權他在需要時任意擴充軍隊。在羅馬歷史上還從來沒有哪一個統帥獲得如此大的軍事、行政權力。

大圖模式

平民大會通過的法案規定龐培肅清海盜的期限是3年。龐培採取分兵包抄的方式,以閃電般的行動,打了海盜一個措手不及,只用了40天,就掃清了西地中海的海盜,然後,轉戰愛琴海,僅用7周時間,就消滅了西利西亞海的海盜。前後只用了3個月,龐培就出色地完成了平定海盜的任務,消滅了一萬多名海盜,繳獲了900艘海盜船隻,摧毀了120座海盜要塞和據點,將橫行一時的地中海海盜一掃而空,將地中海重新控制在羅馬手中。如此迅速和徹底地掃清海盜,顯示了龐培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使龐培聲望大增。另一位保民官這時又向公民大會提出一項授權龐培以統帥身份處理近東事務,終止與本都國國王米特拉達特斯六世戰爭的提案。元老院雖不願意,提案仍然通過了。元老院已沒什麼威信了,它已無法控制公民大會。

大圖模式

米特拉達特斯六世曾在公元前85年和蘇拉簽訂和約,但過後不久就把和約置於腦後,趕走蘇拉留下的官員,獨行其是。公元前74年,羅馬決定吞併與本都毗鄰的比提尼亞時,米特拉達特斯六世搶在羅馬人前面進入這個國家,並留下本都軍隊在這裡駐守。兩國戰爭又起,羅馬派魯庫魯斯負責指揮這場戰事。魯庫魯斯也曾是蘇拉的部將,是位才能出眾的將軍,從公元前74年打到公元前70年,魯庫魯斯戰績輝煌,把米特拉達特斯六世趕出了比提尼亞,繼而追擊到本都,並把他逐出本都,迫使他逃亡到東鄰盟國亞美尼亞。魯庫魯斯緊追不捨,占領了亞美尼亞首都,但在最後勝利在即之際,他的部隊卻拒絕繼續作戰。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士兵無法忍受這裡的氣候條件;二是魯庫魯斯整頓亞細亞財政觸犯了騎士的利益,他們在軍中煽動不滿情緒;三是魯庫魯斯的貴族式作風使他和士兵中間形成了無法消解的隔閡。

大圖模式

由於士兵不肯作戰,魯庫魯斯只得回師,米特拉達特斯六世不久便捲土重來,戰爭就這樣拖延下來。龐培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來接管魯庫魯斯的指揮權的。龐培接管指揮權後,立即率兵圍攻本都,米特拉達特斯六世率兵突圍。龐培率兵猛追。在幼發拉底河上游,龐培追上並擊潰了米特拉達特斯六世的軍隊。米特拉達特斯六世只率領800名騎兵逃出,奔向西密利亞人的博斯波魯斯(克里米亞)。公元前63年,米特拉達特斯六世在這裡服毒自殺。他與羅馬人斷斷續續打了1/4世紀的戰爭終於結束了。這場米特拉達特斯戰爭對羅馬的影響是巨大的,不只是因為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巨大的戰爭,而且因為這場戰爭使羅馬不得不在這裡維持一個常設的統帥部,使羅馬不得不長期陷入東方事務。這既削弱了或轉移了羅馬對其他地方事務的注意力,東方的財富和東方的巨大權力,又使一些羅馬的東方統帥成為左右羅馬政局的人物。

大圖模式

戰爭結束後,龐培把比提尼亞和本都合併為一個單一的行省,廢掉了塞琉古的最後一位君主,接管了敘利亞和其首都安蒂奧克城,並變其為羅馬的又一行省。龐培還占領了猶太人的聖地耶路撒冷,在這裡扶植了一個新的國王。他把小亞細亞尚存的國家一律變成了羅馬的被保護國。這是羅馬人的一貫做法,把底護制擴大到國與國的關係中。被保護國君主有為羅馬保護邊境和收集情報的義務,而羅馬則放手讓他們處理國內事務,並保護其王位不被顛覆。龐培就這樣在東方直接兼并了一些地方,建立了幾個新的行省,並用庇護者的身份使另一些國家處在羅馬的控制下,龐培本人成為東方一些王國的「王中之王」。他的威望達到了頂峰,成為了羅馬最有權勢者,成為「偉大的龐培「。

轉載 網絡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