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最後一位皇帝親三世子嬰,是怎麼死的?

聞道歷史觀 發佈 2020-03-14T22:59:50+00:00

歷史後人對子嬰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個仁德之君,後人對他上位的幾十天時間裡,看到了一代末代君王的氣質,班固曾評價到:"秦之積衰,天下土崩瓦解,雖有周旦之材,無所復陳其巧,而以責一日之孤,誤哉!俗傳秦始皇起罪惡,胡亥極,得其理矣。復責小子,雲秦地可全,所謂不通時變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費是黃帝之孫顓頊的後裔,舜賜其嬴姓。子嬰是秦國最後一位皇帝,在位46天。初稱皇帝,後改稱秦王。被後人稱為秦三世,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呢?也許您會覺得他是個亡國之君,其實沒那麼簡單,子嬰雖然是亡國之君,但是並不證明他和胡亥一樣昏庸,有點時候錯就錯在他是皇室後裔,最終他也死在這個身份上。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九月,丞相趙高逼殺秦二世,去秦帝號,立子嬰為秦王。提起亡國之君,大部分人咬牙切齒,認為這樣的人無惡不作、交涉隱隱,但是秦朝的亡國之君似乎例外,他是一個仁愛而又節制,聰明而又謹慎,他的亡國讓人嘆惋,一般認為秦王子嬰是個可憐的人。

子嬰性格仁愛且節制。胡亥被弒後,趙高迎立子嬰繼位。子嬰即位五天便設計謀殺趙高,並把他的家人全部處死。《史記》指趙高企圖招引義軍到咸陽及承諾殺死所有秦朝宗室,子嬰得知就先下手把他殺死。劉邦進入關中,子嬰向劉邦軍投降,秦朝正式滅亡。不久,項羽率軍抵達關中,便殺死子嬰,並進行了大屠殺。

其實子嬰的死亡是歷史造就的,誰讓他是秦始皇的子孫,劉邦義軍最先進入關中,子嬰遂派將領率兵至嶢關抵禦,劉邦帶軍繞過嶢關,越過蕢山,在藍田一帶兩度大敗秦軍。公元前206年十月,進入武關,到達灞上後派人勸子嬰投降,並得到子嬰的同意。

子嬰遂與妻子用繩綁縛自己,坐上由白馬駕駛的白色馬車,身著死者葬禮所穿的白裝束,並攜同皇帝御用物品 (包括玉璽和兵符) ,在軹道親自至劉邦軍前投降。劉邦沒有處死子嬰,而是把他交給隨行的吏員看管。項羽進入咸陽城後,立即殺死子嬰,並進行了大屠殺。至此,秦朝累代之積至此一炬而盡。

歷史後人對子嬰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個仁德之君,後人對他上位的幾十天時間裡,看到了一代末代君王的氣質,班固曾評價到:"秦之積衰,天下土崩瓦解,雖有周旦之材,無所復陳其巧,而以責一日之孤,誤哉!俗傳秦始皇起罪惡,胡亥極,得其理矣。復責小子,雲秦地可全,所謂不通時變者也。紀季以酅,春秋不名。吾讀秦紀,至於子嬰車裂趙高,未嘗不健其決,憐其志。嬰死生之義備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