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拍照手機」?說幾個建議大家聽聽

手機相機攝影技巧 發佈 2020-03-04T21:00:26+00:00

一進上半年,各家廠商就跟竹筒倒豆子一樣,推出了一系列的新手機。前幾年,我幾乎是一年換一部,或者是半年換一部手機,不是有錢,純粹因為攝影需要。

一進上半年,各家廠商就跟竹筒倒豆子一樣,推出了一系列的新手機。

三星、小米、VIVO已經亮牌,OPPO、華為即將跟上。

旅行君粗略了瀏覽了一下各家品牌已出以及即將推出的新機。

但亮點,真是SOSO。


前幾年,我幾乎是一年換一部,或者是半年換一部手機,不是有錢,純粹因為攝影需要。

其實盤點過去幾年手機攝影的發展之路,亮點還是頗多的。

最早記得是在2015年,見識了努比亞的電子光圈,這功能革了ND鏡的命。隨後電子光圈變成了純手持,又革了三腳架的命。

後來,又見識了華為,體驗了超級夜景,這個功能革了PS的命。

再次感嘆,手機攝影,真是大有可為。

接著,雙攝手機出現了,手機虛化成為可能。

莫非要革大光圈鏡頭的命?(但現在看起來,任重而道遠)

再後來,三攝手機來了,超廣角鏡頭普及了。

3倍光學變焦、5倍光學變焦,50、60倍數碼變焦出現了,像素越來越高,鏡頭越來越多。

但當這一圈的新鮮感體驗完了之後,突然覺得,越來越多的拍照「黑科技」離我們越來越近,但好像也越來越遠。

像素都飆到1億了,可我手機的4000萬像素模式,從來都沒打開過。

變焦都要100倍了,但利用率幾乎為0。

大家都在拼硬體,都在堆參數。

都在你爭我奪的刷新DXO榜單。

但拍照的人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這些所謂的拍照手機,明白嗎?


1.我不要逆光也清晰,我要逆光也真實


現在的手機廠家,總是拿逆光來做文章。

逆光時,拍出來的主體會暗一些、朦朧一點,這是自然規律。

但手機廠商可能覺得,能挑戰自然規律,就是噱頭吧。

所以,拍逆光的時候,它們的算法,只解決主體的亮度,卻不解決光的問題。

懂攝影的人都知道,我們喜歡逆光,是喜歡它柔和的姿態,是喜歡它帶給照片的藝術感。

但是手機拍出來的逆光呢?

太陽永遠像核爆一樣,完全看不到光線的過度。

沒有了神韻的逆光,要清晰又有何用?

所以,手機廠商們,如果有預算,不妨讓程式設計師去解決一下逆光時的光線過度與層次問題。

如果有技術,弄個可調光圈,模擬出星茫的效果可以嗎?


2.我不要大廣角,我要全景接片


你可以翻一下拍過的作品,用那顆大廣角鏡頭拍出來的照片到底有多少?

至少在我這裡,並不多。

誇張的畫面,看一次很爽,看兩次很酷,但看多了,還是覺得不滿意。

大廣角通常都是用來拍風光。

但喜歡拍風光的人,一定不會沒聽說過全景接片。

它普及率不高,主要是因為後期需要用到PS。

但我相信,以現有手機配置,做到手持拍攝,自動全景拼接一點都不難。

有了這個功能,誰還需要那噁心的全景模式?

你用過全景模式嗎?我好幾年沒打開過它了。

全景模式會有誇張的變形


3.請還給我2倍光學變焦


相信我,光學變焦鏡頭,絕對不是越高越好。

5X、10X光學變焦,的確能證明這是技術的進步。

但對於日常拍攝來說,能用到大變焦的場景,真的很少。

尤其是那50X、60X以及即將到來的100X。

除了拍月亮,還能用來幹啥?

2X光學變焦其實才是最適合拍人、拍物的焦段。

而這也是人們最經常會用到的焦段。

反正現在的手機已經3、4、5個攝像頭了,不在乎再多那麼一個。

所以,我不反對有更高的光學變焦,但同時請把2X光學變焦還回來,並優化它的背景虛化真實度。


4.給我一個真的微距鏡頭


微距是一個很有趣的拍攝題材。

而我一直認為,微距攝影,是手機和相機畫質成像差異最小的一環。

以前,要用外接手機微距鏡頭才能體會到這樣的樂趣。

而現在很多手機都配備了微距鏡頭。

但其實呢?它的成像,主要還是靠那顆廣角鏡。只不過是利用調校,讓它的對焦距離變近了。

離得近,拍出來的照片就是微距嗎?

當然不是!



通過上面兩張照片的對比你就可以看出來。

外接微距鏡頭拍攝的照片,比手機自帶的微距,拍出來的效果要好很多。

微距攝影講究的是微妙的焦點,以及柔和的焦外。

用現在手機上那顆微距鏡頭,你是體會不到這個樂趣的。

所以,我可以不想要什麼TOF鏡頭,不想要什麼黑白鏡頭,換成一顆真正的微距鏡頭可不可以?


5.先把色彩解決了


現在旅行君手裡有3個手機,雖然品牌不同,但他們在拍攝同一場景時,畫質上的差別真不算太大。

但是,不同手機拍出來照片,色彩卻相差不少。

不點名了,了解旅行君的朋友估計也能猜個差不離。

所以,這條很簡單。

手機里90%的拍照功能,估計90%的用戶都不會用。

為了他們,別整那些花里胡哨的了。

先把色彩給調好了就成。


6.給我一個補光燈


誰都知道,拍照時光線的重要性。

你說手機有閃光燈?

那明明是手電筒好嘛!

無論是人像還是微距,一個補光燈的作用對於畫質的改善都是立竿見影的。

反正現在手機的背面已經丑得可以了,也不在乎再多那麼一圈LED燈珠吧。

如果哪天,有一個手機的背面不是什麼玻璃、陶瓷之類的花里胡哨的材質,而是一整面的RGB燈珠,那我才承認,你配叫「拍照手機」。


以上是我作為一個攝影人對所謂「拍照手機」的期望。

你有什麼補充的?

歡迎留言給我點靈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