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陳炯明炮轟孫中山總統府?真相也許不那麼簡單......

李涵說歷史 發佈 2019-12-23T10:57:14+00:00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陳炯明是一位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一位充滿爭議的人物。在歷史書和多數人的印象里,陳炯明是背叛孫中山的反動軍閥,證據便是:1922年,陳炯明背叛孫中山,炮轟總統府,逼迫孫中山流亡中山艦。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陳炯明是一位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一位充滿爭議的人物。在歷史書和多數人的印象里,陳炯明是背叛孫中山的反動軍閥,證據便是:1922年,陳炯明背叛孫中山,炮轟總統府,逼迫孫中山流亡中山艦。
然而,當越來越多的歷史檔案和珍貴史料浮出水面後,人們發現,孫中山和陳炯明之間,並不是簡單的「以下犯上「、「忠誠與背叛」的故事,而是權力、信仰、理念糾纏交錯的恩怨情仇。正如孫中山去世時,陳炯明在敬獻的輓聯中所說的:「唯英雄能活人殺人,功罪是非,自有千秋青史在;與故交曾一戰再戰,公仇私誼,全憑一寸赤心知!」

那麼,如果陳炯明真的炮轟總統府,孫中山為何能輕易逃到海上?兩個曾經的革命戰友,為何會反目成仇?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麼呢?李涵說歷史,今天為您講述:陳炯明真的背叛了孫中山嗎?

陳炯明是廣東人,最初支持君主立憲,後來加入同盟會。1911年武昌起義後,陳炯明與鄧鏗發動淡水起義,促成廣東獨立。此後擔任廣東都督、省長、粵軍總司令。

陳炯明與舊軍閥最大的不同在於,他提倡民治。在他主政廣東的12年里,推行地方自治,實行縣長民選;致力於維護社會治安,下力氣消除盜賊;重視教育,力邀陳獨秀主持廣東教育廳。陳炯明的執政舉措推動了廣東的經濟社會發展,不僅贏得了民心,也為廣東成為革命大本營打下堅實基礎。

陳炯明與孫中山從曾經的親密戰友到反目成仇,其原因到底何在呢?

1920年末,陳炯明統領的粵軍控制了廣東全境,孫中山得以率一班民國初年的舊國會議員南下,並補選了110多名議員,在廣州重開國會,對抗北洋政府,以期「再造民國」。陳炯明出任陸軍、內務部長兼廣東省長,在南方政府中成「陳主內、孫主外」之勢。就在此時,兩人的理念之爭日益凸顯。

陳炯明早期深受改良派的立憲主義影響,大力提倡民治。而孫中山則把國民革命分為軍政、訓政、憲政三個時期,孫中山的想法是:我們建立民國,主權雖然在民,但他們不能親政。我們革命黨應保衛而訓育之,這樣民國的根基才能鞏固。

陳炯明對這種表述頗不以為然。他推崇的是美國式的聯省自治。陳炯明認為中國地廣人多,只能實行分權自治,才能建設民主。

而孫中山對此堅決反對,他認為聯省自治最終只能導致國家分裂成許多小的國家。

1917年北方發生了諸多大事,對德宣戰、府院之爭、張勳復辟、段氏掌權並組成安福國會。孫中山不承認安福國會,於當年8月在廣州召開「非常國會」,號召部分一屆國會會員南下,並成立護法軍政府,孫中山當選為「大元帥」。為取得國際承認,非常國會又選舉孫中山為大總統,意圖取代北洋政府的徐世昌。

但對非常國會的一切舉措,陳炯明不以為然。他認為非常國會選舉總統的程序完全不合法,這和北洋政府的非法舉措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但陳炯明的意見沒有得到重視,最終孫中山高票當選大總統。

為表示自己總統職位為特殊時期的特殊產物,孫中山自稱非常大總統,並寫公開信勸徐世昌自動離職。孫中山還發表了新政府的組成人員名單,其中唐紹儀為財政總長,陳炯明為內政總長兼陸軍總長。但尷尬的是,唐紹儀和陳炯明都不肯到任。此時,陳炯明和孫中山的矛盾開始公開化。

在是否北伐的問題上,兩人的矛盾最終爆發。孫中山主張通過武力討伐北方實現國家統一,而陳炯明主張通過和平談判實現南北議和。

在孫中山的極力勸說下,陳炯明表面上答應支持北伐軍,但實際上百般敷衍。好在留守廣東的粵軍參謀長鄧鏗對北伐軍還算提供了一些幫助。但1922年2月21日,鄧鏗卻在廣州火車站遇刺身亡。

對於鄧鏗究竟是何人所殺,眾說紛紜。有國民黨刺殺說,有北方刺殺說,也有桂系刺殺說。到底真相如何,直到今天也沒有定論,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鄧鏗被刺,成了壓垮孫中山和陳炯明關係的最後一根稻草。

鄧鏗死後,北伐軍軍需耗費幾近中斷,孫中山嚴令陳炯明參加北伐,並籌措500萬元軍費。陳炯明拒絕,於是被撤銷粵軍總司令等實職,陳炯明只好閒居惠州。為安撫粵軍,孫中山任命陳炯明的部下葉舉為粵桂邊督辦。

此時粵軍內部分裂成兩派,一派請求陳炯明回廣州統領軍政大局,另一派不滿陳炯明的軟弱,力挺葉舉領導粵軍,與孫中山徹底決裂。廣州局勢異常嚴峻。

1922年6月16日凌晨,葉舉率領粵軍圍攻孫中山的總統府,逼迫孫中山遠走。孫中山登上永豐艦,宣布和叛軍開戰。其實葉舉等人並不想致孫中山於死地,只是想將他趕出廣東,所以在開炮前就讓人打電話給孫中山透露消息,讓他趕快逃跑。而對於叛軍的行動,陳炯明究竟持何種態度,就不得而知了。

孫中山與陳炯明根本的矛盾其實是主義的矛盾,政治主張的分歧。這就決定了兩人的關係從親密合作到兵戎相見,最終以悲劇收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