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綠豆糕說書 發佈 2020-03-14T04:34:52+00:00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以諸葛亮為丞相,許靖為司徒,設置百官,他以興復漢室為己任又因其政權以蜀地為根據,故稱蜀漢。在三國中,蜀漢地少人寡,是最弱的國家。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以諸葛亮為丞相,許靖為司徒,設置百官,他以興復漢室為己任又因其政權以蜀地為根據,故稱蜀漢。在三國中,蜀漢地少人寡,是最弱的國家。

劉備稱帝後便準備討伐孫吳,奪回荊州,並替關羽報仇。雖然諸葛亮主張維持吳蜀聯盟,但也心知劉備復仇心切,主戰態度堅決,不敢極言勸阻,加之一些將士渴望建功立業,極力迎合劉備的復仇心理,主張開戰,於是主戰派占據了優勢。公元222年,劉備親自率軍,氣勢恢宏地沿長江,出巫峽,浩浩蕩蕩地直赴江陵。

孫權求和不成,就任命陸遜為大都督進行抵抗,在相持七、八個月後,最終在夷陵以少勝多,大敗蜀軍。劉備敗退白帝城,公元223年四月,病死於此,臨終前詔諸葛亮從成都來受遺命,輔助後主劉禪。

《三國志》中記載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自此 「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諸葛亮為鞏固蜀漢政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輔政期間,內修農戰,嚴明律令,在經濟與政治上取得了一些成就,在穩定國內統治局面後,公元227年諸葛亮率軍進駐漢中,準備北伐曹魏,在出發前給後主劉禪上了《出師表》一文。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諸葛亮在開篇處即分析了如今天下局勢,並據此以委婉懇切的言辭提出了「開張聖聽」,「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親賢臣,遠小人」幾項治理國家朝政的建議。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後半部分則以情動人,表明自己出師北伐的決心,對蜀漢的忠誠與期望陛下能成就先帝未竟的「興復漢室」大業的殷切之情。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此文語言率直質樸,全文既曉之以理,又動之以情,全篇文字讀之猶如自作者肺腑中流出,每句話既不失臣子的身份,又切合長輩口吻,滿含真情,感人至深。


諸葛亮治軍嚴明,指揮若定,取得了一些戰役的勝利,但是因國力懸殊,在他生命的最後八年里,六次北伐都沒能成功,最後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終年五十四歲。


縱覽諸葛亮的一生事跡,歷史上很多人對他都有著非常高的評價,但西晉史學家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卻引起了眾多議論,稱他對諸葛亮評價不高。

陳壽: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蕭之亞匹也,而時之名將無城父、韓信,故使功業陵遲,大義不及邪?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應變將略,非其所長。

陳壽認為諸葛亮是治世良才,擅長權術,外交,理政,但用兵計策卻不是他的強項。這種評價也是十分中肯的了,畢竟人無十全十美,就算是聖人也並非無所不知。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