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覽萬千美景,個性觀景台了解一下

景致園林景觀張穎 發佈 2020-03-14T06:38:43+00:00

Cardada觀景台 / Paolo L.Bürgi這是設計於1998年的作品,Paolo Burgi在山頂上設計了一個新的景觀項目,僅使用石材,鋼材和混凝土在自然界中優雅地營造出令人嘆為觀止的景色。

標籤: 個性觀景台 觀景台設計 觀景台 景觀設計


美好的景觀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而有些景致

則是需要跋山涉水,登高眺望的

那是一種欲窮千里目的廣闊無垠

是一種滄海桑田間的放空冥想

而要欣賞這樣的壯闊景致

需要設計師在山水間留下點睛之筆

一處觀景台,給我們空間盡情駐足,樂享.......

觀景台,是人們經選擇從事觀察景物活動的場所。它既可以是未經人工任何雕琢的純自然的駐足之處,也可以是在某一地點主要為觀察而設置的純粹的人工建築物、構築物。為了把觀景台設計得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世界眾多設計師都投身其中,使得這些觀景台被設計得新穎美觀,風格各異,成為一道道美輪美奐的新風景。

觀景台既是為行人提供休憩的場所

又能使行人獲得美的視覺享受

功能與藝術的結合體

通常有下面這四種表現形式

高台式、退台式、平台式、挑台式

對於行人來說,它不只是一個休息、觀景的平台,其空間特點還具有能夠判斷自己所在位置的功能。觀景台作為構成景觀環境的一個要素,其布局、造型、用材、裝飾等方面在設計時都應該統一綜合考慮,應充分尊重原有的生態資源,保持原有鄉土文化,力爭從多角度、多方位使觀賞者獲得愉悅的視覺享受和美感體驗,產生駐足於此,流連忘返的感覺,使每一次旅行都成為賞心悅目的愉快經歷。

好,下面推送一波國外美美的觀景台設計

一定有你愛不釋手那一款!


Cardada 觀景台 / Paolo L.Bürgi

這是設計於1998年的作品,Paolo Burgi在山頂上設計了一個新的景觀項目,僅使用石材,鋼材和混凝土在自然界中優雅地營造出令人嘆為觀止的景色。

圓形的混凝土平台上鑲嵌著場地自有的天然石材,這讓它毫不費力地與周圍自然景觀融合在一起。


西班牙360º觀景台 / WaterScales arquitectos

觀景台是通往城堡路上的一處冥想之地,同時也是文化景觀的集結點。觀景台的地面由金屬板條構成,板條之間的縫隙使光線得以透過,形成獨特的律動效果。

細而直的欄杆支撐著較寬的金屬扶手,扶手上的文字有的呈鏤空雕刻狀,有的則懸挑在空中。鏤空雕刻的文字為旅行者講述了當時的歷史時期、重要人物和其他有趣的信息,而懸空的文字則指向各處景點的地理位置。

在該項目中,新的游廊被打造為一條「石砌的地毯」。牆的設計旨在尋回一種「無形」的觀感:下半部分由砂岩打造,與山體的色彩融為一體,上半部分則安裝以空氣般輕盈的欄杆。

最中間的「地毯」是由中等大小、較粗糙的深色方形石頭鋪成,而兩側的收邊是由平坦的小鋪路石拼接而成。地毯將觀者引向一塊有著漣漪狀肌理的深色鋪地,其中心指向一塊圓形的大理石——這便是拜苦路的第八站。在不遠處,兩個圓柱形大理石座椅介入道路中間,模擬了聖經中兩位耶路撒冷婦女在耶穌去往加略山的路途上安慰他的場景。


挪威眺望台 / CODE arkitektur

來自CODE事務所的建築師在路旁搭建起一個巨大的三角混凝土平台。平台的三個尖角如同羽翼般向上揚起,讓80公分的厚重體量也仿佛輕盈而舒展。混凝土平台的安放角度經過了精心設計,車輛可順著道路前行,停放至緊鄰著眺望台的地方,而遊客們則可以自由的在三個尖角中穿行,或上、或下,全方位地欣賞著壯美的群山。

巨大的混凝土平台聳立在延綿的群山之中,材料與建造技藝的選擇低調粗獷,而獨樹一幟的造型極富幾何的美感。隨著時間的流逝,植被將會慢慢覆蓋在平台之上,恍如自然山體的一部分。

由粗鋼管支撐的扶手順著平台的邊緣而立,通透的鐵網在保證安全的同時絲毫沒有遮擋視線。混凝土的表面經過了碾磨、拋光、噴砂或封裝,建築的形態和分區也因而更為明確。平台經過了切割,留出了可供站立、小坐的位置,通往衛生間和山坡的門洞,以及供雨水流出的泄水口。而在雨天,這些飛揚的尖角又成為了可供人們臨時容身,躲避風雨的小場所。



默奇森羅傑斯公園 / Surroundings

這個小停車場是公園的最高點,這是目前公園唯一的無障礙區域。但是在這看不到公園本身,無法成為觀景優勢。設計師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創建一個「楔形」,連接到停車場的前部,並向下傾斜到俯瞰,同時仍保留獨特的岩石露頭。

設計師在此創造了一個別致而多功能的觀景台,為遊客提供了豐富的觀景體驗。不僅可以將眼前的自然景觀盡收眼底,而且允許在公園進行一系列活動,比如婚禮,小型音樂會,詩歌朗誦和戲劇,擴大公園的用途,不僅僅是觀看城市燈光,令人驚嘆的日落和星空。


西班牙Pedra da Ra觀景台 / CSA arquitectura

原場地處的混凝土台階隨著時間的推移,已逐漸風化且破敗不堪,影響了包括石頭本身和周圍環境在內的景觀。因此,該項目目的為對這個破損的台階進行拆除並重建,使該處景觀煥發全新的光彩。

該項目僅實施了基本的場地更新措施,將一個單純的瞭望台空間,轉變成一處可以自由移動和棲息的景觀環境,為其賦予了全新的使用意義。新的場地環境讓來訪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和思考自然,並通過不同材質,聲音和氣味所營造的空間感知,獲得不同的感官體驗。

該項目為這個靜態的環境營造了動態的空間感知,使來訪者獲得視覺之外的觸覺體驗。Pedra da Ra讓人造環境成為自然風光的載體,呈現出獨一無二的觀景空間。

回收的材料被用以作為路徑鋪裝,實現了該項目低成本低維護的設計標準。場地中的攀爬植被移植自周邊山丘。回收的石材,天然的花崗岩,自然植被和攀爬植物是場地的維護成本降至最低。


奧地利Nordkette山觀景步道 / Snøhetta

Snøhetta的設計團隊為阿爾卑斯山脈的Nordkettenbahn纜車線路設計了一條觀景步道,其沿途設有十個不同的建築結構,旨在捕捉Nordkette山的壯麗景色。懸挑的觀景台 ↓

觀景台底部設計營造出一種漂浮於雲端的感覺↓

步道沿途中的裝置微妙地融入周圍環境中,為遊客體驗阿爾卑斯山的景觀提供了不同的角度。長椅和觀景台等裝置成為了步道途中獨特的標記點,同時也被遊客們作為約定的集會地點。裝置的設立旨在為遊客提供更好的體驗,其小巧的設計是為了突顯山脈的壯觀。


法國Chemin des Carrières礦場觀景台 / Reiulf Ramstad Arkitekter

舊日開採礦石的機械在山體上留下了層疊的痕跡,而設計團隊巧妙地利用這一地形,在台階的最高處以修飾鋼材搭建起一個俯瞰著Rosheim山谷與阿爾薩斯平原的觀景台。觀景台擁有花朵般的造型 ↓

鏽蝕鋼板的材料使用,將建築、歷史元素與景觀相互連接,其強烈的可塑性,使遊客可以在不同的景觀空間中的轉換。


挪威彎曲混凝土觀景台 / Carl-Viggo Hølmebakk


雪梨Ben Buckler觀景台 / McGregor Westlake Architecture

該項目原是一處地理位置優越的停車場,如今已被改造成一個擁有壯闊海景觀景平台的靜謐空間。設計通過置入一系列混凝土台階、座椅、矮牆與露台,調和了巨型漂浮岩塊間上下起伏的高度變化和排布方式,為場地提供了一條暢達的步道和一處觀景台。

觀景台由基地頂部的瞭望台和座椅組成。藍色釉面瓷磚整齊地鋪裝在堅實的混凝土結構表面,捕捉並凝結了廣闊的藍色景觀。瞭望台如同坐落在石頭基岩間的小型混凝土皇冠一般,強化了該地區的自然地理條件和得天獨厚的特色景觀。公園和藍天與大海之間建立起了清晰的關聯,如今已成為維繫海灘和海崖步道之間的重要紐帶。


< 完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