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人設太單一!靳東再演精英,還靠著又渣又蘇的氣質洗白了?

火眼看劇 發佈 2019-12-23T12:14:25+00:00

現如今,大眾對於演員的演技期望之高,不僅希望他們在影視劇方面有著足夠精彩的表演,也開始追求飾演角色的新穎與挑戰性。靳東就是如此,近日新劇《精英律師》播出,觀眾評論便出現了分歧點。​《精英律師》老戲骨雲集,播出至今評分卻在6.5分徘徊。

現如今,大眾對於演員的演技期望之高,不僅希望他們在影視劇方面有著足夠精彩的表演,也開始追求飾演角色的新穎與挑戰性。

靳東就是如此,近日新劇《精英律師》播出,觀眾評論便出現了分歧點。

​《精英律師》老戲骨雲集,播出至今評分卻在6.5分徘徊。

對於靳東劇中的表演,有網友認為他無論是外貌還是表演都展現了精英律師的氣質,演繹霸道總裁范毫無違和感,堪稱他的另一經典角色。

​但有人稱靳東的影視角色又重複了,「梳著大背頭,穿一身西裝,一副高高在上自以為是的樣子」,這種表演都「看膩了」。

​從這些討論中可以看出,靳東在人物表演上其實是很少有質疑聲的,部分網友之所以不認可新劇表現,只是因為他近期參演的角色大抵相同,看多了覺得表演過於套路化,甚至審美疲勞。

​事實上,對於靳東影視形象固定化的討論,從他因為《偽裝者》走紅時就開始了。

新劇中角色人設雖然有一定變化,但整體形象依舊屬於精英群體。

他的表演目前來看和以往的角色也沒有突破性的差異,這才迎來演技爭議。

​靳東在知名度方面屬於大器晚成型,將近四十歲才因為「明樓」一角全民皆知。

但從出道起,他作為演員的專業水準卻很少受到質疑。

​未成名前便拿過雅爾達國際電影節金獎和中國話劇界最高榮譽「金獅獎」,又有口碑作品《悲情母子》,《溫州一家人》等在手。

在出演一系列「都市精英角色」之前,靳東的演技口碑一直很不錯。

​2015年,靳東因《偽裝者》大火。

這是個很不錯的機遇,讓靳東得以接觸到很多既有品質又有熱度的劇本,而不像以往一樣只有口碑鮮少有曝光率。

但萬事萬物皆有兩面性,「明樓」的廣受歡迎,讓許多導演看到了靳東在這一類角色表演上的潛力。

​於是演完《偽裝者》後,靳東的不少影視角色開始撞型。

《歡樂頌》、《我的前半生》、《戀愛先生》,這些播出時風靡全國的電視劇就是最好的證明。

同期飾演的另類形象「胡八一」,卻因為關注度不高,沒有引起太大的討論度。

​結合眾多演員的演藝經歷來看,影視形象單一化從來不是演員的個人問題。

葛優陳道明都面臨過類似爭議。

但靳東的問題在於,他不但短時間內演繹了大量類似角色,而且並沒有像前輩們一樣在表演時尋求每個人物的差異性,只是以近乎複製粘貼的模式完成同一類形象的表演。

​當然,「劇本角色單一」給靳東的人物塑造帶來的消極影響僅是一方面,他的私人生活為他帶來的爭議也不少。

走紅後的靳東,工作機會多了,個人關注度也直線飆升。

他卻並沒有隱蔽自己私人生活,保持神秘感的意識,反而開始有意無意的為自己「立人設。」

​「老幹部」,「學者」,「人生導師」等等,都是靳東曾經或現在擁有的個人標籤。

但在立人設之後,他卻沒有腳踏實地的讓自己擁有與之相符的能力,而是通過營銷的方式來讓大眾記得。

​於是可以看到,靳東的個人社交號經常用繁體字普及傳統國學知識,但卻出現了錯別字;

他愛看書到了在機場「看」的地步,卻依然不清楚諾貝爾獎根本不存在「數學獎」;

他是學識豐富的「人生導師」,在和李健對話時卻帶來更多非議。

​網絡時代,大眾對於藝人的關注度空前之高。

因為人設塑造成功迎來的誇獎有多少,人設崩塌後帶來的非議就有多少。

而當大眾對於靳東的討論度過高,從現實生活映射到影視劇作品後,自然也會讓觀眾開始出戲,甚至覺得靳東「演什麼都在裝」,以至於懷疑他的演技水平。

​結合實際來看,靳東面臨的諸多爭議,對於演員而言真的是大問題嗎?

他並沒有像某些演員一樣出現原則性錯誤,也沒有對不起演員的本職工作,他更像一個貼近現實的中年人,思想傳統,喜歡顯擺,某些時候還有些中二。

只是在誇誇其談時翻車了而已。

​但因為近期影視劇形象的單一化和現實生活「人設崩塌」,即便靳東的影視作品好評眾多,他在演技方面的爭議依然不少。

由此來看,專業演員在現實生活中保持神秘感,真的很有必要。

​最近一段時間,靳東可能也意識到了「人設崩塌」的不良影響。所以他依舊在社交號上發繁體字,卻不再出現機場讀書事件,也很少有說教類言論。

加上鮮少參加真人秀,靳東如今也像很多老戲骨一樣,演戲時刷屏網絡,其餘時間很少發聲。

​而在影視作品方面,靳東既有《精英律師》這樣和以往人設撞款的作品,也開始塑造《如果歲月可回頭》這種成長類型的主人公。

​可以想見,在拋開角色限制和私生活影響之後,靳東後續的表演將會擺脫觀眾印象中的演技套路化標籤,向大眾展現「金獅獎」得主的真正實力。

作品,永遠是演員最好的洗白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