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恐慌再度加劇!多國疫情快速蔓延,美國局勢錯綜複雜

寰球知訊站 發佈 2020-03-03T08:24:00+00:00

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家麥可.米娜認為這是美國化思維在作祟,"CDC是不會隨便效仿先行者的。"這不是疫情在全球爆發以來,CDC第一次被詬病了。

近日,隨著疫情的全球性蔓延,許多國家都提高了警惕並且及時採取了防控措施。而有一個國家,疫情當前的表現卻讓人匪夷所思……

當地時間3月2日,《紐約日報》發布報導指責美國疾控中心(CDC)在疫情嚴峻的當下仍然堅持自研病毒檢測試劑,不願採用德國方研發的試劑盒,直接導致了疫情的蔓延。

自首例病例出現後不久,美國CDC就開始了核酸檢測試劑盒的研發。於二月中旬推出的試劑盒在檢測中暴露了生產缺陷,被悉數退回。這直接影響了美國對病毒檢測的進程。

據報導,由於目前的檢測能力不足,每天只能檢測大約400份樣品,此時其他國家已經檢測了成千上萬例。

而今年一月,德國方面早已研發出病毒的檢測方法,並且已被世界衛生組織採用,分發給了許多國家。

為何同類試劑已經面世,CDC卻不採用而執意花費時間修正失敗品呢?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家麥可.米娜認為這是美國化思維在作祟,"CDC是不會隨便效仿先行者的。"

這不是疫情在全球爆發以來,CDC第一次被詬病了。

嚴苛的標準、高昂的費用,讓許多人根本沒有檢測的機會。在當地時間2月26日,美國出現首例"感染路徑不明"的病例之前,CDC只對近期來華或接觸過確診病例的人進行檢測。即使在出現社區傳播後拓寬了檢測標準,由於高達3500美元的檢測費,大多數普通人還是無法進行檢測。

匪夷所思的是,當地時間3月1日,CDC誤放了一名來自聖安東尼奧德克薩斯傳染病中心的患者。CDC稱患者離開醫院前符合所有的釋放標準,然而該患者後續樣本的檢測結果為弱陽性。

讓美國醫療界頗為無語的是,CDC的官網上關於此次疫情的救治信息寥寥無幾,唯一一份臨時救治指南更新於二月末,收集的還是其他國家的論文以及臨床資料。

截止今日,美國已確診病例達105人,共計死亡病例6人。在媒體和醫療界紛紛表達質疑的時候,政府卻一如既往地保持著樂觀的態度。

當地時間3月1日,美國紐約州出現了首例確診患者。在當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紐約州州長稱這位患者"不需要去醫院,80%的人感染病毒後都能自愈"。

一方面執意要"自給自足",不採用研發好的試劑盒;一方面向民眾宣傳病毒不可怕,沒有必要去醫院。結合前幾日大統領"病毒總會奇蹟般消失"的言論,美國政府對疫情的態度,也是十分迷幻了。

或許,相對於疫情的大面積爆發,美國政府更擔心全民恐慌、社會混亂帶來的影響,所以才會裝鴕鳥,無視板上釘釘的事實,不停地製造形勢樂觀的假象。

面對疫情,全球都要保持警惕,每個國家都要做足防疫措施。放眼望去,辦事不力的CDC、持續樂觀的美政府、無法負擔的檢測費用……美國疫情的發展不容樂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