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曹軍,諸葛亮毫無懼色,為何火燒藤甲兵卻說必損陽壽

三國逐鹿 發佈 2020-03-03T08:25:50+00:00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火攻就經常出現在戰爭中。在著名的兵書《孫子兵法》里,就有專門論述這方面內容的《火攻篇》。

火攻是中國古代戰爭中經常使用的手段。早在春秋戰國時代,火攻就經常出現在戰爭中。在著名的兵書《孫子兵法》里,就有專門論述這方面內容的《火攻篇》。在這篇古代的文章里,對火攻的使用做了詳細的闡述。

古代的軍事指揮員重視火攻,是因為在缺乏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古代,運用自然手段加強戰鬥殺傷是必然的手段。在《孫子兵法》中說道:「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強」。這是說用火輔助攻擊作用明顯,以水輔助攻擊會造成很強的威勢。因此,火攻和水攻就經常出現在戰場上。

由於在使用的難易條件,使用的可控性上,火攻要比水攻有更強的優勢,所以火攻就更經常性出現在戰場上。在整個《三國演義》里,除了那次著名的水淹七軍,對水攻的描寫是有限的。

三國中諸葛亮數次利用「火攻」計策。

可是對火攻則完全不同了。在整個《三國演義》里,火攻充斥了整部書。三國的幾次著名的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都是以火攻取勝。至於其他的小的戰役更是不勝枚舉。

而《三國演義》的主角諸葛亮更是用火的高手。在他一出山,就從火燒博望坡開始,燒得曹軍焦頭爛額,損失慘重,以至於留下了「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美名,這三把火,曹軍足有三十萬之眾片甲不回。

諸葛亮在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中,殲滅了無數曹軍。到了夷陵之戰後,蜀軍在劉備的指揮下,也被東吳的陸遜一把火燒了個慘敗。劉備雖然逃回了白帝城,可是也急怒攻心,一病不起。在劉備去世前,諸葛亮在白帝城接受劉備的託孤,誓言要以匡扶漢室為己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在當時,蜀軍的主力大部損失在了夷陵之戰。而蜀漢的南方,當地豪強煽動當地少數民族,趁機造反。諸葛亮針對這種情況,先編練新軍。等到兩年後,軍隊訓練就緒,就親自率領蜀軍開始南征。

七擒孟獲,諸葛亮火燒藤甲兵。

在這次南征中,諸葛亮聽取了馬謖的建議,決定「心戰為上,兵戰為下」,以收服反叛者的心為主。在這種戰略思想指導下,在這次南征中,發生了著名的「七擒孟獲」的故事。

孟獲是當地少數民族的頭領,在少數民族部落中威望很高。在其他叛亂平底之後,孟獲依然憑藉著當地的地理環境,負隅頑抗,堅不投降。因此,收服孟獲,關係到這一次南征的成敗。因此,諸葛亮採取了軍事打擊和攻心政策相結合的手段,對孟獲進行了一系列的征討。

諸葛亮火燒藤甲軍就發生在這七擒孟獲的最後一擒上。在此之前,諸葛亮已經採取了各種手段,六擒孟獲。孟獲已經走投無路,最後只得前往烏戈國求助。烏戈國的國主答應起兵為孟獲報仇,於是出動他們國家特有的三萬藤甲兵,來與諸葛亮交戰。

藤甲軍的特別之處在於他們身穿的藤甲。這種藤甲是由用油反覆浸泡曬乾十幾次的藤造成的。這種藤甲,渡江不沉,經水不濕,刀箭皆不能入。這種軍隊,可謂所向無敵,無堅不摧。

諸葛亮在不了解這種軍隊的情況下,果然一交手就吃了虧。一仗下來,蜀軍被打得狼狽敗回。但是,這是南征的最後一仗,無論如何也要取勝。因此,諸葛亮使出了他的看家本領。

諸葛亮依然採用的是埋伏計,但是,這一次的埋伏不同以往。他針對孟獲認為埋伏必要在林木叢雜之處的看法,專門挑了一個沒有林木,光禿禿的山谷埋伏。他將製造好的地雷埋在谷中,用來對付孟獲的藤甲軍。

果然,在諸葛亮的驕兵之計下,藤甲軍連奪蜀軍七個營寨,打了十五場勝仗。孟獲等人認為諸葛亮已經計窮,勝利在望了。在這種情況下,藤甲軍被諸葛亮引進了山谷。在地雷和蜀軍的縱火下,藤甲軍被火攻得全軍覆沒,全部被燒死在山谷中。

這一仗,諸葛亮利用「利於水者必不利於火」的原理,抓住了藤甲軍的藤甲經過油浸泡的特點,以火攻可敵。

可是在這一仗過後,諸葛亮卻發出了感嘆,說自己雖然有功於社稷,但是必損陽壽。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諸葛亮多次運用火攻克敵,在戰爭中,被他燒死的敵人不計其數。可是為什麼單單對這次火攻的後果那麼介意呢。這是因為兩者有著極大的不同。

火燒曹魏的兵馬,是為了興復漢室。曹魏的兵馬都是諸葛亮的敵人。為了興復漢室,就必須要消滅這些兵馬。這些魏軍,都是跟隨曹操多年的軍隊,他們心中根本就沒有漢室,只有曹操的命令。可以說,他們都是曹操篡漢的幫凶。

對這些曹操的幫凶,沒有什麼道理可講,只有消滅一條道路。如果諸葛亮不消滅他們,他們也會消滅諸葛亮。而且,曹操的兵士都有家眷,雖然消滅他們,也不會讓他們造成滅門之災。

而火燒藤甲軍,則違背了諸葛亮本來的心愿,這使得他十分的自責。烏戈國本來和蜀國無冤無仇,只是為了給孟獲報仇才參與到這場戰爭中來。諸葛亮連孟獲都不想消滅,更何況是他們呢?

可是,這些藤甲軍跟本不可理喻。他們根本就不理睬蜀漢的政策,只相信自己的武力。諸葛亮為了南征的勝利,只有徹底消滅他們。而且,由於藤甲軍的藤甲的特殊性,只能採取火攻。可是,水火無情,採取火攻,這三萬藤甲軍就不可能有逃生的希望。

而這三萬藤甲軍,是烏戈國的主要男性,這一場火攻,讓整個烏戈國的男性死亡殆盡。在那個時代,在那個環境下,缺乏男性保護的部族,很可能就會面臨亡國滅種的災難。諸葛亮所說的,自己罪孽深重,也是指這種情況。

因此,諸葛亮為了蜀漢政權的延續,為了北伐的成功。他首先鞏固後方,親自率領軍隊南征。雖然七擒七縱孟獲,讓孟獲心服口服,平定了南方。但是,戰爭帶來的殺戮也是在所難免的。諸葛亮運用埋伏和火攻的辦法,消滅了烏戈國的三萬藤甲軍,在取得勝利的同時,也違背了他不願意殺戮的本心。

在消滅了烏戈國的大多數男人後,諸葛亮對烏戈國抱有難言的愧疚。他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是有罪的,有傷天和,必然會遭到上天的懲罰,折損陽壽。這也就是諸葛亮感慨的原因。

你是如何看待諸葛亮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了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