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停,氣候臨界點要到了?NASA新理論:地球或將進入小冰河時期

悟空科學 發佈 2020-02-12T17:32:43+00:00

作者:石蘭在2019年的時候,我們一直在討論一個問題,那就是關於小冰河的出現,然而對於這個情況,小冰河並非真的已經出現了,因為科學家們是利用太陽黑子的變動來進行說明的。

作者:石蘭

在2019年的時候,我們一直在討論一個問題,那就是關於小冰河的出現,然而對於這個情況,小冰河並非真的已經出現了,因為科學家們是利用太陽黑子的變動來進行說明的。然而在太陽河子消失幾百天之後,已經確定了它的出現,所以說太陽黑子與小冰河有關的結論如今也是「銷聲匿跡」了。

但是對於地球可能進入小冰河的說法,依然是還沒有停止。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專家又發布了最新的說法,那就是氣候的變化可能會讓地球再次進入到小冰河的時期,這是什麼情況?太陽黑子說法結束了,這緊接又來了一個新的理論。

本次的小冰河說法的基礎,是跟全球變暖並不「衝突」。根據NASA專家指出,在全球變暖的情況之下,我們地球的冰川可以說在不斷的加速之中,根據國家冰川中心,NASA,NOAA的報告就可以明確地看到,我們地球的冰川覆蓋也是在很多月份已經創下過新低,無論是南極還是北極地區,都是同樣的如此。

然而,這次的說法就是在全球變暖「連鎖效應」之下的冰川快速融化基礎上說的,在冰川快速融化之後,我們北極洋流就可能發生快速的轉變,會變得更加的「湍急」,NASA專家就是根據這個條件來進行說明的。

科學報告指出,如果洋流湍急持續,那麼它將可能會改變多年來的風向轉變,加上大量的融化水進入到大西洋之中,在這種「雙重效應」的基礎下,最終可能會引發小冰河期的出現,其中西歐的氣候將顯著變冷。因為在冰川融化之後和大量的低溫水會匯聚到一起,從而會破壞大西洋洋流和循環的穩定性,所以這樣大氣的波動也將隨之出現。

而在研究之中,科學研究人員們也發現了「博福特環流」對地球氣候的一個調節過程,並且通過數據統計顯示,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環流中積累了約8000立方公里的淡水,它的積累主要是在夏季和秋季表現最為明顯。

因為這個時期的海冰流失非常的嚴峻,失去冰層覆蓋的淡水會因風加速流轉,從而阻止融水流入大西洋。所以專家說,如果多年的西風改變方向,洋流將開始逆時針旋轉,積聚的大量冷水將流入大西洋並改變地區氣候。

之前該區域風向每5至7年改變一次,因此這種現象可能會再次出現。當然,NASA專家也是給出的一個分析,但是並不能說明一定會出現「地球小冰河」,現在也是建立在可能性的基礎上,這是具有一個分析的基礎,但是從如今的氣候變化情況來看,冰川融化確實在不斷的加速之中,大家都可以明顯地看到。

在冰川融化之後,我們地球的海平面也出現了明顯的上升,包括已經公開說明過的美國島嶼,日本島嶼,印尼島嶼等,都因為海洋的轉變而被淹沒在水下面,所以這進一步證明了全球變暖導致了海平面不斷上升,從而引發了我們低洼島嶼和海平面較低的區域淹沒,這已經成為事實,沒有爭議的。

如今按照NASA專家的說法,也是冰川融化引起地球可能引發小冰河出現,所以不衝突如今的結論。但是如果NASA專家說對了,那麼地球的氣候「臨界點」就可能在這個時段出現,所以全球的氣候變化可能會因為迎來小冰河而發展轉變,具體變成什麼樣子也不清楚,小冰河最明顯的標準可能就是「冷」,「極寒」等。

當然,如今我們可能並沒有看到這種情況的發生,因為各種跡象給我們表示了地球還在繼續升溫之中,並且在2020年1月我們再次創下了新高,同時南極地區也迎來了18.3度的高溫,所以說是在變熱沒有變冷,NASA專家的說法我們暫時就看看就行,如果真的進入了,那又有不一樣的說法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