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首雄」魏國的亡國之路

三匠畫片 發佈 2020-03-15T18:59:59+00:00

吞併過秦的西河、楚的中原部分,直到把趙國都城邯鄲給圍了,差點使趙國亡國,才意識到攻打邯鄲正是物極必反中的那個「極「。由於趙國喊來了自己的盟友齊國,齊威王派田忌和孫臏為趙解圍,這才發生了後面的圍魏救趙。魏國不長記性又侵入韓國,齊威王再次出兵徹底消滅了魏國主力,從此魏國一蹶不振。齊威

魏國原本是戰國時期的首雄,第一個稱霸中原的諸侯國,身處列國包圍的中心卻能「橫掃一圈」。吞併過秦的西河、楚的中原部分,直到把趙國都城邯鄲給圍了,差點使趙國亡國,才意識到攻打邯鄲正是物極必反中的那個「極「。由於趙國喊來了自己的盟友齊國,齊威王派田忌和孫臏為趙解圍,這才發生了後面的圍魏救趙。魏國不長記性又侵入韓國,齊威王再次出兵徹底消滅了魏國主力,從此魏國一蹶不振。



為了不至於被齊所滅,莊子的好朋友叫惠施,給魏惠王獻計,主動承認齊威王的王爵。因為那時候雖然各國的國君都已稱王,但都是自立的,而非周王所封,因此得不到其他諸侯的承認,齊威王一看魏國如此識相,也就停止了伐魏的軍事行動,還發揚「禮尚往來」的精神,也承認魏惠王的王爵。



那麼藉此機會魏國有沒有趕緊「恢復體力」東山再起的可能呢?答案是沒有。東邊的危險是解除了,可是西邊還有個愛背後捅刀子的秦呢,看到魏國主力被齊軍全殲,秦國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趕緊出兵吞下了原先被魏國占領的西河地區。魏國怎麼辦呢?此時單靠自己僅剩的兵力跟秦國斗已經不現實了,唯一的辦法只能是找幫手。

找誰呢?首先不能找齊國,其他的國家遇到危險找齊國可以,唯獨魏國不行,因為之前其他國家求援於齊幾乎都是因為被魏國騷擾,魏與齊已經經歷了太多次戰鬥和仇恨,能通過互相承認王爵保證齊國不來攻打就已經不錯了。其次找楚國也不行,因為前翻圍魏救趙時期欺負楚國欺負的太狠了。於是魏國只能聯合「打斷骨頭連著筋」的韓、趙,畢竟三家本是一家,在大敵當前時放下仇恨還是能夠做到的,另外還有就是存在感極弱的燕和中山。於是魏惠王故技重施,採用尊重齊王那個套路,發起五國相王,就是五國之間互相承認各自的王爵。



可是你應該能發現這個所謂的五國聯盟有一個特點,燕和中山兩國都是西周初就分封的小國,一路走來步履蹣跚,能存活到戰國就不錯了,真的是「又老又弱」;韓國自從三家分晉以來,一直就處於「病態」中,從分地的那一刻起就被魏國包圍著,後來隨著疆域的變化又與強秦成了鄰居,自身又沒有什麼像樣的變法改革,韓王一天天的就是「坐在炕上、捂著被伙、瑟瑟發抖」;趙國之前被魏國打殘,而魏國之後又被齊國打殘。因此這個五國聯盟可謂是「戰國老弱病殘互助會」。

這樣的「互助會」還沒等跟秦國交手,卻先遇到了楚國。沒錯,楚國的反應速度就是如此,上次趙國求援,別人仗都打完了它姍姍來遲,被魏國單獨「開小灶」給擊敗了,這次齊國報仇後,楚國也想起要報仇了。結果「互助會」連楚國都打不過,魏國此前吞併的楚中原地區領土大部分被奪了回去。至此魏國在戰國初期的一系列征伐成果損失殆盡,應了那句話「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魏惠王一看這樣的聯盟要它有何用!乾脆罷免了惠施,啟用張儀的策略與秦國聯盟算了。想的是挺好,可張儀是誰?在我心目中,他就是戰國亂局中的一隻「耗子」,各國之間出溜出溜的搗亂。後來靠出賣秦國國家信譽來騙楚懷王的「張儀獻土」就不說了,這次躥蹬魏惠王聯合秦國,目的居然是「相魏以為秦」,想通過這種方式讓魏國投靠和屈從秦。魏王得知秦王的條件後當然不答應,結局就是秦出兵占了魏國兩塊大地盤,張儀被罷免投靠秦國。



自此,雪上加霜的魏國和「兄弟」韓國一樣,成了戰國七雄中最弱的存在,而且兩國都地處在強秦的「刀鋒上」,秦軍只要出關打仗,先得路過這倆「難兄難弟」。公元前293年,秦將白起帥兵發動了專門針對這倆國家的伊闕之戰,兩國總兵力加起來才二十多萬,這個數量可以參照當時已經胡服騎射強大起來的趙國,在長平之戰中光被白起坑殺的就有四十多萬趙軍。當下這二十多萬魏、韓聯軍根本不經打,戰後兩國國土都縮成了一小團。其實按照客觀形勢來看,戰國七雄到了伊闕之戰後已經變成了戰國五雄了。



魏國弱到這一步,還是不忘「作為一個大國的責任」,在信陵君的操作下「迴光返照」了一下。事情是這樣的,趙國不是在長平之戰後主力被坑殺了嘛,秦軍一舉把趙國國都邯鄲給包圍了。趙國負責守城的統帥是平原君,他的妻子是魏國信陵君的姐姐,平原君在向盟國楚國求援的同時,也寫信給小舅子,罵他不管自己親姐姐的死活,讓他勸魏王速速派兵來援。魏王深知自己國家已經弱到不行,自身都難保了哪還有心思支援趙國,信陵君居然盜取兵符接管了魏國僅剩的八萬兵力,與正在北上援趙的楚軍會和,在秦軍身後出現,趙、楚、魏三國聯軍一舉擊潰了秦軍,解了邯鄲之圍。



幫趙國「續命」的同時魏國也要宣布終結了。信陵君怕魏王殺他,不敢回國,派人交回兵符和所剩魏軍後,餘生在趙國度過。秦國恢復一段時間後,首先就拿魏國開刀,公元前225年,大梁破、魏國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