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秋時期的四次疫情,淺談巫醫對疫情防控手段

靜心匠道 發佈 2020-02-10T01:11:20+00:00

《大荒西經》:有靈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 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爰在。

作者:靜心匠道

引子:

上一篇我介紹了一下中國歷史上記載的第一次疫情,時間是發生在距今2000年前的公元前674年的齊國。魯莊公二十年,夏天的時候。發生了一場很厲害的流行傳染病,由於傳染病太厲害了,覆蓋了整個齊國後,傳到了魯國,給魯國的史官記載了下來。而這次的記載非常的有意義,是現在查到以來的文獻中,第一場的傳染病記載。但是由於古代史官都是非常珍惜自己的字數,後面就很少提及這次的疫情到底情況如何。到了當年的秋天冬天,齊國就攻伐戎國,就表示疫情應該是在本年得到了有效控制。


我們這裡再擴展一次話題,延續說說春秋戰國時期,史書記載中的最大幾次疫情,讓大家多了解一下我們國家古代疫情的災難史。春秋戰國時期,能夠再歷史資料上列出來的疫情,共有四次,第一次我已經在前面的文章分享過了。

第二到第四次疫情是什麼情況

第二次疫情時間:

時間:公元前655 年,惠王,二十二年,丙寅年,趙國大疫流行。出自《史記· 趙世家》,這裡是摺疊信息,我們看看完整的《史記》記載。

二十二年,大疫。置公子丹為太子。

信息很簡短,沒有說出具體的大疫是什麼類別,但是這裡提供了一個信息,就是趙王突然立了公子丹為太子,而這個公子丹,就是後來的趙孝成王,也就是給人坑了四十萬趙軍的那個趙王。

但是惠王立了太子後,過了十一年才去世,在這一年突然立太子,可想這個疫情估計自己也感染了,所以做好了交班的準備,但是由於疫情過去,身體康復。又繼續做了十一年趙王,才真正傳位給公子丹。

第三次的疫情時間

在公元前544 年,也就是景王元年,丁已年。出自《公羊義疏》的引《考異郵》

這裡信息比較少,基本資料來自公羊春秋的義疏裡面的引用,而引用的資料來自一個古書,叫《考異郵》,那麼這本書是說什麼的呢?其實這本書作者無法說清,現在專家指正為是漢代無名氏,內容主要是漢代比較流行的讖緯學內容。可以說屬於上古的一種旁門左道類的書籍,但是其中的歷史記載應該比較可靠。

這次接觸到的疫情,根據專家考證有可能是「霍亂」,在春秋時期,中國已經知道霍亂的病菌和針對霍亂的病菌做治療了。

插一句題外話,這一年對於遠在印度的佛教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劇推算,印度佛教創始人,佛陀是在這年,於當時印度庫系那拉(Kusinara)地區進入涅槃,而根據佛教歷史資料,佛陀的聖骸,在供十方眾生,禮拜瞻仰六天時間後,進入第七日,進行火化。

第四次的疫情時間

春秋戰國時期最後一次,歷史資料上能找到的疫情,時間在公元前369 年,周烈王七年,壬子年,還是秦國出現了大疫。出自《史記· 六國年表》。這一年也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天象,就是日食。同年,形式上的天子,周烈王崩,弟弟即位。歷史進入了東周最後的時光。


在春秋戰國時期,歷史能找的疫情共四次,而單獨秦國起碼出現了二次大疫,齊國一次,趙國一次。可以看到,這四次疫情的都是戰國七雄裡面比較強大的三國,除了魏國沒有記載,還有打醬油的韓國燕國之外。可以看出,疫情和這次疫情很相似的地方,只要是經濟發達,人流密集的地方,就會出現疫情,這個是一個千古不變的定律。



但是春秋這幾次疫情,只是當時地區範圍性的疫情,基本在本國內就控制住,並沒有發展擴大出去。但是我們反觀現在,我們是地球村的模式,於當時的春秋戰國何其的類似,同樣我們這次屬於本土地域性疫情,擴張到全球度也不大,是一個道理,但是這次疫情肯定會在鄰國和本國歷史留下一筆痕跡。

來麼我們現在說一下春秋時期負責控制疫情的主要的人員

巫醫

古代為了避免疾病的產生,誕生了傳統民俗中的巫!巫可以說是上古時期人類的祭司,是古代人類慢慢摸索出來,順應自然的一種文化,巫文化很廣,涵蓋天文,地理,醫卜,易理,祭祀等等。

上古奇書《山海經》記載:「開明東有巫彭、巫 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夾窺之屍, 皆操不死之藥以距之。」可以看出當時的巫,已經起到了醫學的作用。《大荒西經》記載:「有靈山,巫咸、巫 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 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爰在。這裡巫的分支更多,也更全面,但是總結最後,還是和藥物有關聯。所以巫慢慢產出了另外一個分支,就是巫醫。

巫醫其實就是一個人做兩個職業,上能溝通鬼神,下就醫藥救人。這個身份和一般的巫師是不同的,主要更多了一個醫學的領域,為後世慢慢醫學區分出來做了鋪墊。而他們用的方法就是利用咒語、符咒、卜占、草藥等去以驅邪治病。


由炎帝和黃帝開始,慢慢發展到春秋時期,巫醫在不斷的發展和總結臨床經驗,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巫醫體系,而由於夏到商,商到周,巫醫體系都是官方的醫學體系,比較難進行民間普及,所以醫學還沒辦法完全脫離出來,到了東周國君沒落,諸侯國招到了吞併,當時各種東周的上層知識體系完全被打亂,很多知識分子流落到了民間,巫醫體系同樣也開始發展到民間,同時也促進了巫和醫的分離,但是這個階段還是巫醫不分的階段。



《逸周書·大聚》記載:「鄉立巫醫,具百藥以備疾災。」這裡看到巫醫是系統化的,末端已經達到了鄉的分支。《論語·子路》中記載:「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善夫!』

巫方面:古代人們,知識面比較差,對傳染病缺乏科學認識,通常將疫情歸結於上天對人類的懲罰。先秦時期的故事,傳說帝顓頊生有三個兒子,其中一個居住在江水,成為了瘟鬼。在古籍《周禮·夏官》中也提到有方相氏四狂夫,主要的工作就是驅疫鬼。而這四人其實就是巫,他們會身披熊皮,頭戴面具,執戈揚盾,帶領手下逐室毆走瘟疫,嗯,其實就是儺戲的起源。那麼巫的作用是什麼呢?對於傳染病的發生,巫的作用更多的是在心理上的作用,通過各種儀式的祈福和消災,對患病心理產生了堅定能治癒的因素,同時也能間接的配合治療和增加患者的抵抗力。同時讓患者看到康復的希望和動力。

醫方面:古代的醫者已經意識到疫情的傳播,與三個因素有關:就是傳染源、和傳播途徑、還有易感人群。所以,古代春秋時候醫生,對於突然爆發的傳染病的控制手段,就是最基礎最簡單的三個方法入手控制。


第一:最快速的措施切斷傳染源,比如秦《雲夢書簡》中就提到了,疫情申報制度,規定鄉里如果出現疑似病例,典甲(即鄉長)有責任調查、上報,而後會指派醫生來檢查,情況屬實,患者進行隔離治療。如此一來,就能迅速切斷瘟疫,造成的更多更大的慘痛悲劇。西方古代瘟疫之所以能夠肆虐整個羅馬那麼多年,除了醫療手段落後,其次就是切斷傳染源不及時,這才造成了屍橫遍野的局面。

第二:集中收治管理,根據《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記載,秦國會將麻風病人,集中遷移到「癘所」。讓他們和體健的人,區分吃喝活動,從而切斷傳播源。《睡虎地秦墓竹簡》還有一個叫「毒言」病毒,防治這個病毒的方法,就是:主動斷絕和他任何接觸,不與患者一起飲食起居,或者不用同一器皿吃飯等等。

第三:湯藥進行治療,早在《黃帝內經》裡面,就認為治病要用「毒」藥,其中理論認為沒有「毒」性的藥治不好病。而到了後期東漢王充在《論衡》中,就提出「夫治風用風,治熱用熱,治邊用密丹」,就是以毒攻毒。



最後,春秋時代,已經很重視患病屍體處理工作,古人叫做「掩瘞屍骨」。巫醫們發現,如果早期不對帶有瘟疫屍體處理,或者處理不當,就會導致病毒與細菌大量繁殖。所以在人死後,會及時安排人員掩埋這些患病屍體,不能讓他們隨意拋屍田野,因為主要會導致病菌傳播與流行。

如果再大一點的疫情,怎麼辦,就需要到國君和諸侯大夫們加入管理。巫醫裡面的上層人物,也會安排進行分配工作,由鄉到國不斷的層級發展,最後是有效的控制住疫情為止。所以在東周發生的4次疫情裡面,可能本國會損失很大,但是由於控制及時,並沒有擴散到其他戰國幾個國家。在短時間就控制和消滅了。

下以篇,我們說一下秦到東漢時期,中華民族迎來了一段時間的瘟疫爆發期。



《史記》二十二年,大疫。置公子丹為太子

《史記· 六國年表》

《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

《黃帝內經》

《論衡》

《逸周書·大聚》記載:「鄉立巫醫,具百藥以備疾災

論語·子路》中記載:「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善夫!』

《周禮·夏官》

《山海經》開明東有巫彭、巫 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夾窺之屍, 皆操不死之藥以距之。

《大荒西經》:有靈山,巫咸、巫 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 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爰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