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雲裝扮者的40㎡獨立書店,不用旅行也能雲逛世界

荒島圖書館 發佈 2020-04-06T18:26:25+00:00

•Buschmeyer + Cai建築事務所是Philipp Buschmeyer與Cai Wei聯合創立於德國柏林建築設計師事務所。

來源:安邸AD(ID:ADChina2011)

因為相信「『世界』依然重要,書店必須存在於是,一間全新獨立書店Jetlag Books與我們見面了。它會以什麼樣的「設計語言」和「獨立個性」出現在大眾面前,我們正在尋找答案......

Jetlag Books在3月底悄悄試營業。它位於繁華的北京三里屯,一個位置稍顯隱蔽的角落裡,但也因為「得來需要費功夫」,令更多人嚮往找到它並去打卡。

Jetlag在英文的含義是「時差綜合症」。這個怪名字讓它顯得獨特和可愛。店面只有40㎡,你來這裡,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出版物,仿佛穿梭在時空中旅行……

如果運氣好,也許你在那裡還可以碰到店主人「烏雲裝扮者」和李冠儒。

三里屯的「倒時差」書店

讓陽光灑在我們身上

因為想要做一期柏林專題,烏雲裝扮者便機緣巧合認識了Buschmeyer+Cai Architekten 建築事務所的建築師蔡為。於是,便有了如今促成兩人合作的故事。而Jetlag Books的空間設計,也是蔡為2020年的第一個完成的項目。

• Buschmeyer + Cai建築事務所是Philipp Buschmeyer(溥斐)與Cai Wei(蔡為)聯合創立於德國柏林建築設計師事務所。

左右滑動

查看設計圖

How to beat jetlag(時差綜合症)?

Go to the Jetlag Books!

因為「在不同國家的雜誌里遨遊就像在旅行,需要倒時差」,於是烏雲裝扮者選擇了「Jetlag」這個名字。

得知書店的名字會被叫作「Jetlag」後,蔡為的第一反應,便聯想到了「失眠」,於是她選擇了深藍色作為書店的基調:在混亂的時區之間穿梭,將白天和黑夜摺疊,壓縮或是拉伸,她認為此時,旅行者的心應該是安寧的,而深藍色是個最好的選擇。

當得知,2020年潘通的年度色就是深藍時,烏雲裝扮者和蔡為都很興奮。

用光,將空間包裹起來

左右滑動

在共計40平米的空間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設計元素:光。空間最主要的光源來自環繞室內一周,占據三面牆的書架陳列區。陳列牆體由型鋼支架和支架間乳白色聚酯乙烯板兩部分構成。聚酯乙烯板背側安裝LED光帶,燈光經過兩層聚酯乙烯板過濾,柔和而均勻地照亮室內空間。光線透過書籍之間的縫隙,將空間中所有實體包裹起來,書本們仿佛在光線飄浮,帶給人輕微的失重感。

書,才是書店的主角

左右滑動

書店的主角當然應該是書籍本身。對應書籍不同的大小和陳列方式(雜誌封面朝外,而書不論開本大小都是書脊朝外),書架擱板有三種不同的尺寸和形式。擱板主體由2毫米鋼板壓制彎曲而成,通過兩側金屬掛鈎固定在型鋼支架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陳展要求隨意變換書架隔板的位置,不同的排列組合方式,會讓書架陳列牆呈現出不同的面貌。雖然書店的面積不大,因為這樣靈活的設置,也會不斷帶給人驚喜。

Question

和Jetlag合作的過程中有發生什麼有趣的故事嗎?

蔡為:

烏雲的團隊非常年輕,成員的網名都很奇怪,而且非常善於運用風格怪異的表情包。每當他們拜託我們做一些修改或提供資料的時候,就會非常「有禮貌」得發那種趴在地上磕頭並且把頭都磕掉了的表情包,非常驚悚,作為乙方我的內心是「崩潰」又好笑的的,哈哈。

開一間獨立書店,

就像是一位旅行者,正在找旅伴

在烏雲裝扮者最近的個人社交媒體帳號中,我們發現了一段有意思的文字:「......我一時想不通,把這輩子存下來的所有積蓄,都投入到書店這個岌岌可危的行業里......」

真的是「一時想不通嗎?」

也許在讀完《安邸AD》的採訪後,答案會浮出水面。

Question 1

許多成功的書店已經跳脫出傳統書店的框架,成為一個複合的生活方式空間與社交場所,Jetlag Books的定位又是什麼樣的呢?

烏雲裝扮者:

我希望它是一個大家來看書的地方,我們出身編輯,特別是生活方式類雜誌的編輯,希望給選書提供一個更行業的「濾鏡」,去「編輯」這些書單。

我們都很喜歡出版物,我們的朋友很多都是做雜誌和出版的,我們拜訪過、採訪過、也討論過很多書店,最後更知道自己能做的就是選擇圖書、展示出來。

因為考慮到書店整體是一個小型的「內容池」,我們沒有讓設計師設計桌子,而是在店外設計了一些凳子。

讀者來到這裡,我們希望他們有更多坐下來的時間,喝完一杯咖啡的時間,這個時間足夠了,我們運氣好的話可以跟他們聊聊雜誌和書,或者是旅行。我希望,這裡更好的形態是一個社交場所,我們那麼喜歡出版物,但真正能夠促成這種交流的地方太少了,即使有,也不夠輕鬆愜意。

不過因為大小限制(有時候我也很討厭這個原因),店內基本上沒有做講座的空間,所以規模化的店內活動可能不會有了。

Question 2

Jetlag挑選的獨立雜誌的標準是什麼?會考慮到中國讀者特別的閱讀習慣嗎?

烏雲裝扮者:

挑選的標準就是我、我們店員喜歡。我們不太相信大數據,不太相信銷量排行榜,獨立書店如果是針對一些普遍的標準來選書,就不會是獨立書店了,也沒有必要做獨立書店。獨立書店應該有自己的樣子和性格。

Question 3

如今的實體書店,或多或少受到線上購物的衝擊,面臨著經營方面的諸多問題,Jetlag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和途徑,去吸引讀者們前來看書、買書、讀書呢?

烏雲裝扮者:

我們還在向行業里所有先於我們的書店學習去應對這些行業的困境,沒有形成方法論。不過,我相信每個獨立書店的目的,都不是為了「應對困境」,營業目標也不是去應突破行業的困境,去讓書店變得比線上好……但這還不是我們目前要考慮的東西。

Jetlag Books 的選書以英文雜誌、藝術設計、世界文化類為主,我們考慮的是,如何讓一個獨立書店儘可能地給讀者提供了解世界、擴充視野的機會,我們也要看書、要跟出版機構和雜誌編輯交流——這正是我們此前的工作。

對於讀者,我們一定歡迎,也在學著去服務大家,但是不能拉攏。這有點像找旅伴,你首先要成為一個好的旅行者,才能有人找到你,一起去旅行。

Question 4

未來的書店設計趨勢或者是經營模式將會是怎樣的?

烏雲裝扮者:

我只能說,我不希望書店變成遊樂場,書店和讀者的關係是用書來聯繫的,而不是其他東西。新一代的書店應該是社區和品牌,而不是一個空間。

這裡還有一份來自烏雲裝扮者的

4月私人書單推薦

《Civilization》是《彭博商業周刊》前創意總監 Richard Turley 做的報紙,它只關注紐約和紐約生活。這份報紙幾乎拒絕了圖片這種信息媒介而是使用大量的圖表和文字記錄紐約這座城市,明亮的配色和大幅的塗鴉也非常能夠體現 Richard Turley 的個人風格。

《Fantastic Man》改版後使用了正方形的開本,紙張、徽標、字體還有故事內容都和之前有很大不同,這一期的內容把目光聚焦在希臘那些帶有個人特質的名人身上,但依然保持了兩位荷蘭出版人獨特的詼諧和諷刺。

《Openhouse》是一本來自巴塞隆納的關於生活方式與文化的雜誌,分享全世界各地的創意工作者們的家或私人空間。有趣的是他們的內容是以受訪者的母語和英語共同呈現的,所以在每一本里都能看到很多種語言(雖然看不懂)。

《Bauhaus》是德紹的包浩斯學院出品的,始終延續著非常經典的包浩斯風格。這一本的專題是Standard 標準,並從建築、家具設計、平面設計 等多個角度探討這一議題。

《RUM》的整體有著非常典型的斯堪的納維亞風格,內容上雖說是專注家居和室內設計,但每次也能找到許多跨領域的有趣採訪內容,比如藝術品藏家、青年藝術家等。

INTERACTION

話題互動

在烏雲裝扮者的推薦中,

你最喜歡哪一本獨立雜誌?

留言與我們分享吧

圖片由Jetlag Books提供;

空間示意圖由Buschmeyer+Cai Architekten提供

編輯 | Eunice Yao

攝影師 | 肖宇涵

版式&封面設計 | Linke

/4月宜:野餐,分享野餐好伴侶 /

高山黑毛豬午餐肉做的三明治+有機聖女果

精釀汽水/啤酒,味蕾的享受,高顏值出片

荒島圖書館

是分布於全亞洲700多家咖啡館、青旅等

創新空間的社區圖書館

和我們一起相信閱讀,共建共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