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不了飯圈的《我們的樂隊》

搖滾天堂 發佈 2020-03-15T21:15:25+00:00

不同於有主流搖滾代言人汪峰坐鎮的《一起樂隊吧》,在江蘇衛視及芒果TV播出的綜藝節目《我們的樂隊》幾乎是未開播就已經呈現了兩極分化的評價。

不同於有主流搖滾代言人汪峰坐鎮的《一起樂隊吧》,在江蘇衛視及芒果TV播出的綜藝節目《我們的樂隊》幾乎是未開播就已經呈現了兩極分化的評價。


而到了2020年3月14號播出第一期以後,這種兩極分化依然沒能獲得調和,尤其對於很多搖滾樂迷而言,原本期待一個打著「樂隊」標誌的節目可以涉及更多搖滾相關的內容——然而並沒有。


甚至《我們的樂隊》第一期成功登上ACE位的四對人馬,從EDM到說唱,甚至新古典都來了,唯獨沒有「搖滾」的身影。



究其根本,《我們的樂隊》本身就淡化了「搖滾」這個概念,反而從第一期的節目看來,我覺得節目組顯然也是無心跟某種曲風產生對應關聯,這是我看過這麼多樂隊類的綜藝節目以後,所發現的唯一一個真正把關鍵詞完全扣在「樂隊」兩個字上的。


樂隊,來源是英文的Band,按照原意來說,就是指的一起玩音樂的一些音樂人的團體,而且這種團體一般玩的都是通俗音樂。


從切題的方面來說,《我們的樂隊》是有史以來最切題的一個樂隊綜藝,甚至第一期的節目幾乎完全沒有任何上價值的層面,就算是肆伍樂隊的鼓手在競爭ACE席位的那一段VCR,也只是突出了樂隊精神而已。



而很顯然,《我們的樂隊》節目製作方也是有史以來在專業領域最為上心的製作方,即使是我從頭到尾抱著挑剔的眼光,我也必須承認,我沒有在第一期節目中發現任何專業方面的錯誤,尤其是低級錯誤。


要知道,即使是被很多粉絲奉為圭臬《樂隊的夏天》,也不乏把鮑勃·迪倫當成鮑勃·馬利的低級錯誤,更不要提後來錯誤不斷的《一起樂隊吧》。


而《我們的樂隊》里,唯一不太「專業」的地方,是來自客串主持人陳嘉樺(Ella)——講老實話我也不知道她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把肆伍樂隊鼓手大龍的音樂描述為「重金屬」。


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刻板印象和外行誤解,但這嚴格來說,也不能說是節目組的鍋。



除此之外,我能感受到《我們的樂隊》節目組努力想要普及樂隊文化的決心,這點尤其值得表揚。


例如我之前就說過,在先導宣傳片里,《我們的樂隊》加入了一段非常簡潔但是非常通俗易懂的不同樂隊角色介紹的短篇。而在第一期節目裡,我又看到了節目組非常用心地製作了吉他和貝斯區別的小短片。


其實哪怕就是之前經過《樂隊的夏天》入坑的小白,估計也完全對此摸不著頭腦,或者頂多會數一下弦數,而這樣的短片,我想是真正意義上可以幫小白一把的。


換言之,我感受到了《我們的樂隊》製作方不僅僅只是做一個節目的野心,而是他們真的有心要推廣和普及樂隊文化。


《我們的樂隊》第一期介紹吉他和貝斯區分方式的小短片


從賽制上,我也很高興看到《我們的樂隊》創造出了新的玩法,去年《一起樂隊吧》那種完全粗暴複製《中國好聲音》組戰隊的玩法完全違背了正常樂隊運作的規律,可以說是妥妥地外行指導內行。


而《我們的樂隊》非常聰明地用了一種選出隊長,然後隊長可以挑選核心隊員,再在此基礎上完成樂隊編制的玩法。妙極了。


要知道,在真實的樂隊世界裡,確實大部分的樂隊都是圍繞著一兩個核心人物來運作的,這樣先期組成的二人組,已經足夠為後面的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而更妙的是,本身《我們的樂隊》主要瞄準的就是女性、飯圈這些群體,這種官方CP一公布,那對於這些習慣了飯圈的觀眾群體,等於官方提供了話題點,也足夠他們按照原來的玩法來運作。



《我們的樂隊》第一期播出之後,如同我之前預測的那樣,不僅宣發花了錢,買了一堆軟文(這些軟文整體質量比之前那些節目還是高一點的),而且王俊凱的粉絲確實也給這個節目帶來了真真實實的熱度和點擊量。


但問題在於,《我們的樂隊》距離出圈似乎還有不小的距離,這裡的圈當然指的不是搖滾圈,而是「飯圈」,也就是說在粉絲圈內部這個節目很火,但目前看起來,這個節目還沒有任何引起全網討論的可能性的。


我所指的,是吳亦凡的「你有freestyle嗎」,或者王源在《我是唱作人》上被剪輯成吉他弦斷了就重新買一把的那種梗。而至少目前來看,全網還都在討論《青春有你2》里的那個虞書欣。


至於這期《我們的樂隊》最大的爭論點,大概是同為學院派樂手的王立鑫與葉子之間理念的分歧——然而你看看網上有人討論這檔子事兒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