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紅柿種植正確施肥方法需掌握,避開錯誤是關鍵,請收藏

黃曉紅在山城 發佈 2020-04-06T20:38:02+00:00

出現了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因為種植戶在施肥的過程中偏施了氮肥,造成了番茄植株的氮營養過剩,植株瘋長,這時果實中的養分也會相對減少積累,同時還因為養分的失衡,導致番茄不能從土壤中吸收足夠的鈣和硼,最後是造成臍部的細胞發生了細胞生理紊亂,從而失去了控制水分的能力,引發了番茄臍腐病。

實例解析:山東一些地區的種植農戶,在番茄的盛果期追施氮肥之後,果實的臍部出現了水漬狀的病斑,再往後又逐漸的擴大,導致果實的頂部出現凹陷,緊接著變褐。出現了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因為種植戶在施肥的過程中偏施了氮肥,造成了番茄植株的氮營養過剩,植株瘋長,這時果實中的養分也會相對減少積累,同時還因為養分的失衡,導致番茄不能從土壤中吸收足夠的鈣和硼,最後是造成臍部的細胞發生了細胞生理紊亂,從而失去了控制水分的能力,引發了番茄臍腐病。農技員給出的建議是:一定要增施磷肥,鉀肥料,以及微量元素,要適當的減少氮素原料的施入,這樣可以防止中後期的旺長。二一個是當番茄的頂部一穗果形成之後必須及時的把老葉摘除,這可以促進養分向果實中的運送。



種植番茄,減少病害,保證優質高產,正確施肥離不了,熟悉需肥特點以及栽培環境的需求是必須的。

1.番茄的需肥特點以及栽培環境需求

①番茄的需肥特點

有研究顯示,每生產1000公斤的番茄所需要養分的量是,純氮2.7~3.5公斤,五氧化二磷是0.6~1.0公斤,氧化鉀是3.9~5.1公斤,氧化鈣是2~2.2公斤,氧化鎂是0.5~0.9公斤。

各種養分在番茄體內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氮在葉中的含量是最高的,果實和莖稈是次之,磷在各部位的含量基本上是相近的,而鉀在各部位的含量均是比較高的。鈣雖然在葉中的含量比較高但在果實中的含量卻是比較低的。

番茄對於養分的吸收是隨著它的生育期的推進而增加的,它在生育的前期吸收養分的量是比較小的,在這個階段是以氮肥為主,番茄從第一花序開始結果,這時它對養分的吸收量會迅速的增加,氮在三要素中要占到50%,鉀會占到32%︔到了番茄結果的盛期和開始採收的時候,氮只占到了36%,而這時鉀又會占到50%。鉀從番茄開始坐果,它的需求量是呈直線上升趨勢,到了番茄果實的膨大期,這時吸收鉀的量要占到整個生育期吸收鉀量的70%以上一直到了番茄採收的後期它對鉀的吸收量才會稍微有點減少。

磷是隨著番茄生育期的推送吸收量會增多,但是吸收量的變化是比較平緩的,在番茄結果期磷的吸收量只占到大約15%。鈣的吸收量和氮是相近的,當番茄果實膨大之後,它的累積吸收量的增加是很快的,鈣在番茄的植株體內轉移是很差的,這時如果土壤供鈣的能力是比較低的時候就會出現蒂腐病。鎂和磷的吸收量是比較接近的,但總體的積累量還是比較低的。


2.番茄的栽培與環境條件的關係

①溫度

番茄是比較喜溫的蔬菜,它在正常的生長條件下同化作用需要的最適合的溫度在20~25℃,根系生長最需要的適宜地溫是在20~22℃。提高地溫不僅可以促進植株根系的發育,同時又可讓土壤中硝態氮的含量增加,這個是有利於番茄的生長發育和產量提高的。

②光照

番茄是屬於喜光的作物(它需要的適宜的光照強度是30000~50000lx)。番茄又是屬於短日照植物,它在由營養生長轉向生殖生長的過程中,對於日照時間的長短要求愛不是很嚴格的,有些番茄的品種在短日照的條件下還可以提前現蕾和開花的,大多數的番茄品種在11~13個小時的日照條件下開花是比較早的,植株的生長是健壯的。

③水分

番茄生長一般情況下,適宜的土壤相對濕度是60%~80%,空氣相對濕度是45%~50%比較適合。高溫高濕的條件是不利於番茄的正常授粉的,同時還很容易加重病害的發生。

④土壤

番茄對於土壤條件的要求不是很嚴格,要促進根系的良好發育並獲得高產優質,在番茄的生長發育過程中,是需要從土壤中來吸收大量的營養物質,所以說土壤肥沃還是有利於番茄的生長的。


掌握正確施肥方法是關鍵

①育苗肥

一般情況下番茄都是採用育苗移栽,所以說培育壯苗是減少番茄出現畸形果,增強植株的抗病性和獲得高產的基礎。因此調配肥沃的育苗床土是很重要的,也是很關鍵的。

要求番茄育苗用的床土必須是疏鬆肥沃,通氣,透水性和保肥性強的床土。通常情況下是要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特別是馬糞,草炭,或者是河泥等,要和園土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混合而製成,這樣才可以滿足番茄苗期對於養分的需求,最好是混入氮肥,磷鉀肥以及微量元素,讓土壤中含有豐富的速效氮,磷,鉀以及其他的養分,土壤的pH值保持在6~7之間。在苗期進行追肥的時候一般都是要結合澆水來進行,常會採用充分腐熟的稀糞進行追施,完了之後立即噴洒清水,把葉面的糞肥及時的淋去,並且還要及時的進行通風,把葉面的水分除去。

②基肥

◆露地栽培番茄

注意要重視基肥,一般情況下要以優質的有機肥為主,建議每畝地施入優質的腐熟有機肥是5000~6000公斤,過磷酸鈣是35~50公斤,磷肥是需要事先摻入有機肥中進行堆漚,然後在翻地的時候均勻地施入到耕層中。在進行起壟的時候,需要溝施硫酸鉀是10公斤,而在定植的時候每畝地需要施入過磷酸鈣是20~30公斤,或者是選用磷酸二銨是20公斤,尿素是10公斤,硫酸鉀是30公斤。


◆保護地栽培番茄

因為保護地的番茄產量是比較高的,那麼就要求水肥條件必須高,基肥有機肥用量要比露地高50%(小茬)~100%(大茬),磷肥和鉀肥的用量要比露地多30%,氮肥的用量和露地用量是一樣的。

◆追肥

番茄在定植之後7~10天,需要結合澆水追施發棵肥,一般情況下建議每畝地可以追施尿素是8~10公斤。在番茄第一穗果開始膨大的時候需要結合澆水及時的進行追肥,施肥用量要占到整個施肥總量的30%~40%,注意施肥方法是在距離根部10~15厘米處,穴施尿素是10~12.5公斤和過磷酸鈣20~25公斤。當第三穗果開始膨大的時候,番茄植株是進入到了需肥的高峰期,就需要大量的營養來供應,這個階段為了防止番茄植株早衰,建議每畝地追施高氮高鉀的複合肥是10~15公斤,注意連續追肥2~3次,在追肥之後一定要澆足水,這樣可以提高肥效。

3.種植番茄必須避免錯誤的施肥方法

①施用了沒有腐熟的有機肥

施用沒有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不僅不能夠及時補充番茄生長所需要的養分,相反的是微生物的活動還會和番茄去爭肥,並且還會出現燒根的現象。另外就是,一些以有機肥為生或者是寄生在植物組織內的害蟲和病菌,病毒等,通常會隨著施肥被帶入到田間,在外界條件比較適合的時候就會開始活動,這樣就會危害番茄的生長。所以說在施用有機肥時一定要經過高溫堆漚這個環節,不能省略的。


②有機肥用量不當

有機肥的有點是很多的,比如它的肥效比較長,養分全面。所以說進行科學的施用有機肥是可以起到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的土壤理化性質,以防止土壤板結,提高土壤的緩衝能力,以及凈化土壤的環境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的。但是也要注意,有機肥也不是越多就越好,過量的施用有機肥常常還會導致金屬的積累,鹽化,也有可能造成土壤耕作性能的退化。

③肥料的施用和番茄的需肥規律不是一致

番茄在整個生長過程中對於養分的需求量和它需求的種類還是有差別的,所以必須根據番茄的需求量,在它的各個生長期中來分批的施入,只有這樣才有利於養分的有效利用,同時防止一次性過量施用而造成的養分流失,以及污染水源和惡化環境等。

番茄在開花結果之前對於養分的需求量雖然比較少,但是對於養分確實很敏感,特別是對磷肥(這個大概要占到整個生育期吸收磷量的一半),它對番茄苗期的生長發育影響時比較大的,如果在苗期磷肥供應不充足,就會嚴重的影響花芽分化,而當氮肥過量的時候又容易出現畸形花。

當番茄第一穗果的果實坐穩後,就進入了需肥的盛期,這時既長秧子又長果,在進行追肥時需要以氮肥為主,這次追肥時很關鍵的,如果過於早就容易出現瘋秧,如果太晚又容易出現早衰。當番茄第二,第三穗果實進入了膨大期的時候,這時養分也就進入了需求的高峰期,在這個階段氮,磷,鉀是都不可以缺少的,注意應該追施高氮高鉀肥料為主,同時還需要進行葉面補肥,以防止營養缺乏是引起番茄出現生理性的病害。

如果忽視了番茄的生長規律就隨意的進行施肥,這個肯定會給番茄的生產帶來很大的損失。


④注重了大量元素而忽視了中微量元素的施用

目前在番茄的種植生產上,大多數是重視了氮,磷,鉀大量元素的施用,從而忽視了中微量元素的投入,就會導致缺素症的出現,導致番茄的產量和品質都會下降好多。所以說在番茄的整個生長期中必須要注意各種養分的合理施入,在施入氮磷鉀的同時,還必須及時的補充中微量元素的肥料。

開花結果期進行補硼,是可以提高番茄的坐果率的,在番茄幼果期進行補鈣,是可以預防臍腐病的,在溫度比較低的時候補充鎂肥是可以減輕番茄植株出現黃化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