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熊童子呆萌可愛,大棚主教你這樣做,春季長的快輕鬆爆盆

晨曦植物 發佈 2020-03-02T08:15:49+00:00

♥熊童子介紹熊童子我們平時也叫它『綠熊』,是景天科銀波錦屬多肉植物,多年生常綠肉質草本,原產於非洲南部。

大家好,我是專注花卉和多肉知識分享的晨曦。很多人的老朋友,也可能從今天起就是你的新朋友。晨曦是一個多肉大棚主,很願意通過頭條平台跟大家分享自己的養護經驗,也希望能夠結交更多熱愛花草,熱愛生活的朋友。

導語:熊童子是一種非常可愛的多肉植物,很多人都是因為不經意間看到了這種呆萌可愛的多肉植物才開始入坑多肉的,這其中就包括晨曦自己。很多年前多肉剛剛流行時,市面上的多肉品種很少,偶然的機會在花卉市場看到了一個毛茸茸像小熊爪子的植物,一下就被吸引了,從此也就跟多肉植物結下了深厚的緣分。熊童子如何養護才能長的快?平時養護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今天晨曦就結合自身的養護繁殖經驗來說一說關於熊童子的那些事兒!



♥熊童子介紹

熊童子我們平時也叫它『綠熊』,是景天科銀波錦屬多肉植物,多年生常綠肉質草本,原產於非洲南部。熊童子葉片為綠色,交互對生,葉片形狀像熊爪子,葉緣為齒形且顏色為棕色或者紅褐色,葉片表面布滿了白色的短毛,真的是像極了小熊爪子,所以才有了熊童子這個名字,是不是特別形象?熊童子莖幹比較纖細但極易分枝,多為群生,莖幹底部易木質化形成老樁,老樁表皮為褐色或者灰褐色。熊童子植株高度可達30公分以上,夏季開花,聚傘狀花絮,黃色小花,特別漂亮。


♥熊童子生長習性

熊童子屬於非常典型的『冬型種』多肉品種,具有涼爽氣候生長,高溫氣候休眠的特徵。熊童子喜歡陽光充足,乾燥且涼爽有風的環境,耐乾旱也耐半陰,不耐寒,忌潮濕積水,忌高溫悶熱。熊童子的主要生長期在春季和秋季,最佳生長溫度為10-25度,夏季高溫超過30度時就會休眠,停止生長,冬季需5度以上越冬。熊童子對於土壤要求不高,以疏鬆透氣肥沃且排水性好的沙質土壤最適宜。


♥熊童子春季這樣做長勢旺盛

㈠翻盆換土

春天是給熊童子翻盆換土的最好機會,因為進入春季之後,溫度一點點的上升,熊童子也會一步一步的恢復生長。這個時候使用了較長時間的土壤或許已經出現了結板或者養分缺失的問題,能夠明顯感覺到澆水後水分不被吸收,很快就從盆底流出來或者水分滲入速度特別慢。這樣的土壤如果還要繼續使用就容易出現爛根或者悶根的問題。土壤使用時間太長還會流失大量的養分,更換新鮮的土壤可以讓熊童子根系和枝葉更好的生長。

▪翻盆換土的具體操作:①將熊童子脫離花盆土壤,在脫盆土前最好先給熊童子控水一段時間,這樣脫土時更容易一些。②清理掉熊童子根系上面多餘的泥土,之後用剪刀將一些乾枯老化的根系修剪掉,以便於後期根系更好的生長。③將多菌靈按照說明比例稀釋,然後將剪好根系的熊童子放到多菌靈稀釋液中浸泡1-2個小時之後拿出來,放到通風且陰涼處晾乾傷口。這樣做可以給傷口殺菌,也能預防細菌感染。④重新給熊童子搭配土壤,並且在土壤裝盆前略噴點水再裝盆,潮土上盆髮根更快。⑤晾乾傷口的熊童子栽種到潮土中,蓋土壓實,之後放到通風散光處服盆,等到髮根就可以正常養護了。


㈡修剪枝條

春季也是給熊童子修剪枝條的最佳時間。在經歷了一整個冬季的室內養護之後,大多數多肉植物都會出現褪色徒長的情況,既影響美觀又分散營養,熊童子也不例外。到了春天以後可以給出現徒長的或者長勢不好的熊童子修剪枝條,剪掉徒枝和病枝弱枝,集中養分讓熊童子利用春天快速生長的機會重新長出更多的新的枝葉。

▪修剪枝條的具體操作:①準備要修剪枝條的工具,比如剪刀,提前給工具消毒,避免細菌感染傷口。②選擇要修剪掉的枝條,一隻手捏住枝幹,一隻手用剪刀剪掉枝條,下手快准穩,傷口切面平整有利於後期更好的髮根。③母本被修剪後的傷口處塗抹一些多菌靈或者百菌清預防細菌感染。之後放到通風散光處等待新的枝條生長。④剪掉的枝條如果是健康的可以不要丟掉,晾乾傷口後利用枝條重新扦插,髮根後又是一盆熊童子!


㈢補充養分

春天是熊童子生長速度最快的季節,春季溫度適中,風大,特別適合熊童子長枝葉。生長速度快了,養分消耗的也就多了。所以這個時候可以適當的給熊童子補充一些養分,比如緩釋肥。緩釋肥可以緩慢釋放養分,逐漸補充營養,避免養分過多造成的枝葉徒長。到了夏季的時候熊童子也不會因為開花而過度消耗母本了。當然你也可以適量的補充是一些有機肥,比如豆餅,營養液之類的,提前稀釋,薄肥勤施。


♥熊童子養護要點

要點一:光照充足

熊童子是喜光的,在光照充足的環境中熊童子的葉片能夠長的更短更肥厚飽滿,葉緣處的指甲顏色也會更深更明顯。一般情況下除了夏季極其高溫的時候需要適當遮陽或者搬到室內避免紫外線灼傷葉片之外,其它三個季節只要溫度合適都是可以全日照露養,這樣可以讓熊童子充分接受陽光中的光輻射。光照不足的熊童子植株稀疏不緊湊,葉片又扁有長,甚至小熊的指甲都沒有顏色了。


要點二:水分恰當

很多人覺得熊童子是喜水的,其實並不是!熊童子生長在南非地區峽谷的礫石縫隙中,靠天吃飯,所以對於水分的需求並不高。而熊童子本身葉子肥厚飽滿,儲存的水分也較多,很耐乾旱,就更不必頻繁澆水了。日常養護熊童子只要『』干透澆透『』就足夠了,土壤徹底乾燥再次澆水,避免土壤長期潮濕。但是夏季熊童子會休眠,休眠期時必須要控水,因為休眠期的熊童子停止生長,對於水分的需求減少了,土壤潮濕更容易造成熊童子悶根掉葉。

要點三:通風良好

熊童子這個品種比起其它多肉品種來說對於通風條件的要求要更高一些。晨曦以前大棚就因為一次意外環境封閉了一晚上,結婚只是這一晚上就讓大批量熊童子開始掉葉,而同樣環境下的其它多肉品種並沒有問題,只有熊童子葉片一碰就掉。這說明通風良好對於熊童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夏季,高溫高濕的環境下如果再沒有風,很快你就會發現熊童子葉片自己就掉很多。夏季悶熱環境或者澆水之後,建議吹一下電扇,讓土壤快速乾燥。


要點四:土壤透氣排水

熊童子對於土壤的要求還是挺高的,別的多肉品種或許抓一些園土混合一些粗沙還能長的不錯,但是熊童子就不行了,尤其是室內養護的熊童子,環境相對封閉,光照又比較差,一旦土壤水分乾燥的慢了,很快就會出問題。所以熊童子的配土需要疏鬆透氣,還要具有良好的排水性。晨曦個人建議室內養護熊童子顆粒比例可以提高到百分之60-80左右。


♥熊童子養護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辦法

問題一:葉片瘦弱徒長

很多小夥伴在養護熊童子後都會發現自己的熊童子越長越瘦,葉子也沒多少,看著很醜,其實這都是徒長的表現。徒長是指多肉植物在缺光後增高莖節,攤開增長葉片的一種自我保護表現。當養護環境光線太暗無法滿足正常生長需求時,植物往往會自己想辦法,通過增高變長等方法來增加自身受光面積。如果熊童子出現了葉片稀疏不緊湊,莖節增高等現象,那就說明你的熊童子缺光了。

解決辦法:熊童子出現徒長後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養護環境,把熊童子搬到光照更好的地方養護,避免徒長更嚴重。同時,徒長的枝條也要修剪掉,讓它重新長出枝葉。

問題二:葉緣(指甲)褪色

最近有粉絲問過晨曦這個問題,別人的熊童子都有棕色或者粉紅色的指甲,而自己的熊童子為什麼沒有指甲。其實我們常說的熊童子的指甲就是指熊童子葉緣的顏色,狀態良好的熊童子葉緣是棕色或者棕紅色的,這也是這個品種最大的特色。因為光照條件不好或者水分過多,讓熊童子狀態沒了,葉緣褪色了,指甲也就不紅了。

解決辦法:熊童子想要養成顏色深的指甲,除了需要充足的光照之外,還有適當的控水,避免過多的水分讓指甲褪色。有條件儘量露養的,露養的小熊基本上都有指甲!

問題三:掉葉子

熊童子在養護過程中最容易發生的問題就是掉葉子,有的時候莫名其妙的就掉成『光杆司令』了!熊童子掉葉子大多數是因為悶根了,也就是根系呼吸不正常了。大多數悶根是因為土壤不透氣或者水分過多阻礙了根系呼吸,造成植物缺氧從而導致葉片脫落。

解決辦法:悶根這種情況常見於夏季或者通風不好的室內,解決悶根引起的掉葉子首先要做的就是馬上通風,如果環境通風有限或者比較悶又無法解決就給它們吹一下電扇,讓土壤儘快的乾燥。如果通風之後還在持續掉葉子,就需要把熊童子挖出來晾幾天,土壤也儘快曬乾,之後等熊童子不再掉葉子後再重新種回去了。


路過的小夥伴,如果你們覺得晨曦講的還不錯,高抬貴手幫忙點個讚。如果有任何關於多肉植物養護方面的問題,可以關注晨曦,私信晨曦。(原創首發,禁止搬運抄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