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喋血雙雄》看吳宇森暴力美學,周潤發仍瀟洒,有的人已被遺忘

脆皮電影 發佈 2020-03-02T13:19:09+00:00

1946年,吳宇森出生於廣州,因國共內戰全家搬至香港,父親因為肺結核無法工作,一家人生活在貧民窟艱難度日。


提及暴力美學,世界範圍內有三位導演是影迷們津津樂道的。美國的「鬼才」昆汀·塔倫蒂諾,日本的北野武和香港的吳宇森。

吳宇森執導的《英雄本色》是一代又一代影迷心中的經典,成為了香港電影槍戰片的一座豐碑。那麼他是如何一步步形成自己的暴力美學的呢?

1946年,吳宇森出生於廣州,因國共內戰全家搬至香港,父親因為肺結核無法工作,一家人生活在貧民窟艱難度日。

期間房子還因為著火,全家露宿街頭一年多。艱苦的生活環境塑造了吳宇森的頑強不屈的性格。

23歲時吳宇森成為國泰電影公司的一名場記,隨後在張徹的舉薦下成為副導演。27歲時執導第一部影片《過客》。

隨後拍攝許冠文,許冠傑主演的《鬼馬雙星》等喜劇影片,逐漸成為香港一線導演。


1979年吳宇森由於拍攝《豪俠》——一部講述情義與背叛、風格大膽的武俠片,而遭遇票房滑鐵盧。隨後幾部電影也接連票房慘敗,於是遠走台灣。

而當他再回來的時候,他執導了這部讓他一雪前恥,躋身香港頂級導演之列的影片——《英雄本色》。

《英雄本色》開啟了吳宇森槍戰片之路,暴力美學由此誕生。


1989年的《喋血雙雄》,讓世界開始注意到吳宇森。

他在片中進一步發展暴力美學,絲毫不吝惜子彈的帥氣發哥,漫天飆血的黑幫嘍囉,男人的血性與義氣完美的融入到影片之中。

小時候經過錄像廳,裡面傳來的總是密集如雨的槍聲——那時香港槍戰片是錄像廳里放的最多影片。


在《喋血雙雄》中,吳宇森不僅開啟了暴力美學新篇章,還摸索出了一個特別重要的模式——遊戲模式。

正直的警察和良心未泯的殺手之間的惺惺相惜。正如片中扮演殺手的周潤發所說:「沒想到最了解我的竟然是一個警察」。


這一模式在十多年後被另一位導演發揚光大。他就是我們前幾期里的主角——杜琪峰。

杜琪峰在《暗戰》系列裡就是採取這樣的模式,讓劉德華,鄭伊健和劉青雲在整部電影里通過做遊戲產生了相互欣賞和理解。


《喋血雙雄》的票房口碑雙豐收後,吳宇森拍攝了《喋血街頭》和《辣手神探》。隨後遠赴好萊塢。

初到好萊塢之後吳宇森便馬上接手拍攝環球影業的《終極標靶》。期間吳宇森意識到中美文化的差異,他兩年不拍片,專門去觀察美國社會和美國人的生活習慣。

兩年後他拍攝了《斷箭》,票房口碑一般。吳宇森漸漸開始了解觀眾並且小心翼翼的挑選適合的劇本,緊接著拍攝了無數影迷心中的另一部佳作——《變臉》。

這部電影不僅讓中國觀眾認識了尼古拉斯·凱奇,還讓過氣已久的約翰·屈伏塔成功翻身。


點滿蠟燭的教堂、激烈的槍戰、飛舞的白鴿,成為了吳宇森標誌。這充滿愛與恨,白與黑,救贖與墮落的段落,達到了吳宇森暴力美學的頂峰。

吳宇森其後拍攝的《碟中諜2》,《風語者》,《空頭支票》票房褒貶不一。也由於製片廠的限制而無法展現吳宇森的暴力美學。

而近年的《赤壁》《太平輪》就不必在提起了。那個創造出香港槍戰片經典的吳宇森已經成為過去,觀眾再也找不到暴力美學的影子。

回溯吳宇森幾十年的執導生涯,暴力美學始於《英雄本色》,終於《變臉》。這其中除了驚險刺激的槍戰場面之下,吳宇森更多的是在探討「情義」——這在他所處的時代,甚至這個時代,都已經是人們所不再提起的詞語。


我們將目光轉回《喋血雙雄》。


周潤髮飾演的殺手因為在一次任務中誤傷女歌星的雙眼導致其失明,內心充滿愧疚。於是提高了下一次任務的佣金想帶女歌星去美國治好雙眼。因為右手受傷的前職業殺手四哥金盆洗手做中間人賺取佣金。


結果因為要價過高,黑幫僱主派人滅口周潤發。同時警察也盯上他。艱難逃脫之後,周潤發走上復仇之路。

在與警探李修賢的鬥智鬥勇中二人建立了友誼。

周潤發找到了出賣自己的四哥,但最終放過了他。四哥感念於周潤發的不殺之恩,深入虎穴替周潤發要回佣金,最終犧牲。


周潤發和警探最後共同抵抗黑幫,發哥在和黑幫老大的對戰中雙眼被射瞎,倒地身亡。

警方大部隊趕到,黑幫老大投降尋求庇護,警探為給周潤發報仇,面對眾人將其擊斃。

現代社會,不必再混江湖,人們覺得可以自給自足而不必依賴他人。「情義」二字日漸稀有,人與人雖不是君子之交卻也都淡若冰水。

這不免讓人想起賈樟柯院長的《江湖兒女》,很多觀眾表示沒有共鳴。不是影片拍的不好,而是觀眾在不了解「情義」為何物的情況下,很難理解影片內核。


離開了暴力美學,對於觀眾來說或許有些失望,但對於一個導演來說,不斷嘗試新的題材和手法也是樂趣的一部分。敢於打破觀眾的期待往往更需要勇氣。

圖片:來源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