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台兒莊會戰中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國雜牌軍

點滴事物 發佈 2020-05-12T22:08:48+00:00

1938年3-4月間,中國軍隊在台兒莊地區上演了中國抗日戰爭史上正面戰場極為精彩壯烈的一幕。當時的侵華日軍在占領上海,南京,濟南,杭州後,提出了為使華北,華中連接起來,進行徐州作戰以及對武漢施加威壓的建立。



1938年3-4月間,中國軍隊在台兒莊地區上演了中國抗日戰爭史上正面戰場極為精彩壯烈的一幕。當時的侵華日軍在占領上海,南京,濟南,杭州後,提出了為使華北,華中連接起來,進行徐州作戰以及對武漢施加威壓的建立。為迅速滅亡中國,打通南北戰場,以南京,濟南為基地,從南北兩端沿津浦路夾攻徐州。



參加台兒莊會戰的中國軍隊,與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都不一樣,除了湯恩伯20軍團勉強算是蔣介石的嫡系外,幾乎是清一色的雜牌軍,更不可能有教導總隊、87、88師那樣最精銳的德械部隊。參加台兒莊會戰的主要有馮玉祥西北軍孫連仲的第2集團軍,張自忠的第59軍,龐炳勛的第3集團軍,孫桐萱的第3集團軍。川軍中鄧錫侯,孫震的第22集團軍。原屬於張宗昌的第26集團軍,張學良的東北軍下於學忠的第51軍,桂系中李品仙的第11集團軍以及廖磊的第21集團軍。


即便是湯恩伯算蔣介石嫡系的第20軍團,他裡面的第110師不但有原察哈爾抗日同盟軍,還有原東北軍的騎兵旅以及山西農民自發組織的紅槍會。


因此參加台兒莊會戰的部隊與淞滬會戰的部隊相比,幾乎都是老蔣看不上眼,刻意要淘汰的雜牌軍,他們兵源不足,裝備簡陋,訓練水平較低,士氣也普遍低落。他們幾乎都曾經參加過反蔣戰爭,原本對蔣都心存戒備,養成了保存實力的習慣。但在台兒莊會戰中,他們竟然一改往日各自為戰,明哲保身的狀態,與日軍浴血奮戰,誓與陣地共存亡的英雄氣概與愛國精神。


在台兒莊龐炳勛死守拒敵,張自忠游擊殲滅;王銘章以身殉國;孫連仲,池峰城死戰日軍不退半步;李宗仁親臨火線坐陣指揮。參戰各部隊結合自身有點,在民族大義面前,盡棄前嫌,通力合作,服從命令,為國家效命疆場。


台兒莊會戰的勝利,正應了孫子兵法中所說的「上下同欲者勝」。在台兒莊會戰中,中國軍隊共殲滅日軍2萬餘人,繳獲各式火炮70餘門,戰車40餘輛,裝甲車70餘輛,步槍上萬支,取得了中國軍隊自抗戰以來的最大勝利。這些連老蔣都看不起的「雜牌軍」以自己的無畏與勇敢打破了日軍迅速滅亡中國的野心,不但為自己「正名」,更是有力的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鼓舞了全民族的抗戰士氣,也讓中國軍隊令世界刮目相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