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別不信,你可能還沒一個太監有「骨氣」.......

王光之話史 發佈 2019-12-22T03:11:04+00:00

諸如末代皇帝溥儀所著《我的後半生》提到:在溥儀已淪為平民後,去廟裡看望那些前清太監,他們風燭殘年,老弱病殘,可見了溥儀依然下跪磕頭,一口一個「萬歲爺」地叫著,仿若大清從未遠去。

王光之/一個有腔調的人文類解讀頭條號

末尾有投票!

太監,宦官別稱。所謂太監,即失去生殖器官的男性奴僕。

他們是不完整的男人,是被剝奪生而為男性之權的群體,也是皇權至上的畸形陪嫁,是生世侍奉顯貴的奴隸。

關於這些深深宮闈裡面了無生氣的群體,常人難以一窺那些全然的面目。只知曉他們被閹割的身體和殘缺的靈魂,不然就是那些諸如魏忠賢和李蓮英一般的手眼通天的宦官重臣。

由於男性的體力優勢,所以他們較之於女性更為適合侍奉顯貴們,但皇親貴族們又不得不提防男性女僕和自己的女性奴僕之間巫山雲雨的偷歡。於是封建統治者們就想了一招,一勞永逸的閹割。

於是乎泯滅人性的太監就這樣被王宮殿壁間的皇族生生造了出來。

反正無論何如,這些閹割過的不完全的男人,總是被民間戲謔為「不男不女的陰陽人」,他們在肉體和精神上都被閹割過,在百姓眼中是十足軟骨頭的,沒有骨氣的奴才,是奴才中的奴才。

諸如末代皇帝溥儀所著《我的後半生》提到:在溥儀已淪為平民後,去廟裡看望那些前清太監,他們風燭殘年,老弱病殘,可見了溥儀依然下跪磕頭,一口一個「萬歲爺」地叫著,仿若大清從未遠去。

太監們獨立的人格,是隨著生殖器官一同從太監身上被閹割而去的。割去了血性,也種下了奴性?深深的枷鎖扣在了他們作為正常男人的脊樑之上。

我們的今天故事也關於太監,但不是明朝特務式的東廠西廠間的勾心鬥角,也非手握重權幾近通天的宦官大總管之流。當然也不是太監如何作威作福,或者太監如何唏噓坎坷。

我們要講的是一個打破你對這些太監身份固有認知的故事,其實這些「男人」有時候才是真正的男人。

英法高馬進京師,八旗聞風鳥獸散

1856年,因為分贓不均,也因為侵略的胃口愈發大了,英國糾集了法國在美俄的默許之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戰線由南到北,從廣州的海灣到北京的腹地,迤邐千里,我們這裡只談英法聯軍攻克北京的事。

1860年,英法聯軍破天津大沽後,向京師奔襲而去,駐防的八旗兵由鐵帽子王僧格林沁所率,在京郊和數萬英法聯軍鏖戰。騎兵衝鋒,槍炮齊鳴,八旗兵東倒西歪之間一個時代結束了。

洋人的火槍最終擊碎那些滿清引以為傲的騎射根本,再結實的血肉之軀也擋不住鐵槍火炮。

八里橋一戰,僧格林沁,好傢夥。聲名顯赫的蒙古王?溜了,自此北京城破。

英法聯軍一路浩蕩馳騁,毫無遭受零星半點的抵抗,原是那咸豐皇帝早早帶著妃嬪珠寶倉皇逃了去「巡幸木蘭」。現在的王宮大殿,皇家園林,是珠鈿塗地,爵粥淆灑。

英法聯軍高頭大馬,春風得意,裝腔作勢,大步流星地踱步京城,過往的百姓皆是唯唯諾諾,賠著笑臉,一副哆哆嗦嗦的諂媚樣。也難怪,當官的當兵的都跑了,匹夫之輩,販夫走卒的他們能做些什麼?

英法聯軍洗劫了故宮,當然也不放過皇家園林,當他們這些自詡文明高人一等的人闖入圓明園,反倒成了未見過世面的鄉下人般,四方稱奇,滿口訝異。

打,砸,搶,燒。這群暴徒無所不用其極。

能拿的拽在手裡,摟在懷裡。拿不走的,乾脆一把火作了算數,可憐萬國風采,萬園之園的圓明園頃刻化為烏有,痛心之極,難以言表。

也難怪雨果斥責道:歐洲人是文明人,中國人在我們眼中是野蠻人,這就是文明對野蠻所幹的事情?

而駐守圓明園的八旗兵其實還不少!作為北京最大規模的園林,極盡奢華的皇家樂園,皇帝當然不會掉以輕心。

圓明園的外圍由精銳的八旗護軍守衛,八旗護軍為5700餘人,並設營總8人,分別統領這支精銳的八旗護軍。圓明園內設三旗護軍營,三旗護軍營為300餘人,它與園外的八旗護軍營被合稱為「圓明園八旗內務府三旗護軍營」,圓明園護軍營的總兵力為6000餘人。

可這足足6000之眾的身強體壯的八旗兵只是聞風而躥,聽到了風英法聯軍進城,便各自鳥獸散了去,不做一兵一卒之抵抗。

實是不齒。

強盜火燒圓明園,閹人反倒抗敵寇

八旗兵散了,英法聯軍一路綠燈,平坦無阻地進了圓明園。

從朝廷大員到龍虎武將,通通在此刻皆成了躥街的老鼠,盼著趕忙逃離。

英法聯軍在進入圓明園之時,沒有任何抵抗,也就放棄了鬆懈。

而在通行賢良門之時,卻有了抵抗!

一名法軍軍官還當場斃命,另一名則「胸上創極深」。

原來是圓明園內最後的20來個太監拿起了武器,向洋人抗擊!他們是技勇太監,平日習武,換作今日的工作而言便是保安與巡邏,但是他們本質之上仍然是太監。太監是什麼人?——奴才。

到了這個關頭,城中算得上是軍人的要麼命喪槍口,要麼逃之夭夭,這唯一的二十來個太監,那些走街過巷的大耳朵老百姓都嗤之以鼻的人,被認為是最軟骨頭的人,卻保護圓明園到了最後的時刻!而那些遛著鳥,平日裡作威作福的八旗子弟們早就一溜煙,跑了。

他們沒有任何現代化武器,憑藉弓箭,刀槍,還有簡略火器以20人直面那浩浩湯湯的上千帶著機槍火炮的侵略者,在八品太監任亮帶領之下,沒有一個人效仿所謂八旗兵當逃兵,而是捨生忘死,至死方休,無一請降。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並不是為保護所謂皇室尊嚴而戰,他們所戰是不甘外侮,當時英法聯軍已然在圓明園內大肆劫掠,任亮諸人也自知螳臂當車,但面見如此暴行烈火,怎能袖手旁觀?

他們,這些太監,這些生世為奴的不完全的男人,彼時卻比任何一個平日威風,戰時抹油的八旗兵都男人,原來生理是可以閹割的,但血性不一定也被閹割了!

他們深知蜉蝣撼不得大樹,螳臂當不了鐵車,仍然殺身成仁,抗擊外敵。這才叫中國爺們!戰鬥只持續了幾十分鐘,技勇太監們就通通犧牲了。後來,咸豐皇帝知道這樁事,不知是愧於自己堂堂天子還不如太監般有氣節,為帶頭抗敵的任亮修了碑。

這意思是在說,氣節是「閹割」不掉的。

只可憐,剩下的二十人連個名姓都沒留下。這裡,我想向這二十來位連名姓都沒留下的英雄爺們致敬,雖然你們一副殘缺的肉身,但是有一腔滿滿的,沖涌的熱血!

歷史滄桑百年過,小人物的英雄事

這件太監抗敵,將軍跑路的戲碼當然不光彩,清廷的脊樑彎成這個樣,讓人唏噓。

可憐這二十幾個小人物,註定是歷史洪流中裹挾的過客。太監啊!哪裡有人記得他們的拋頭顱灑熱血?

希望諸君記住,1860年保衛圓明園到最後的不是什麼驍勇善戰的八旗鐵騎,也不是什麼扶清滅洋的義和團,只是二十來個最為下賤的太監!他們,讓洋人明白,中國人是可以殺死,而不可以投降的。

可悲,可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