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的起源與發展

腦洞看古今 發佈 2020-01-22T05:58:26+00:00

我私自認為旗袍是我國歷史文化中最優秀的產物,雖然各朝各代的衣服都非常好看,但是難免過於繁複,不易穿著,古時候的女人不能露腿露腳,更不可能穿體現自己身形的衣服,旗袍的盛行,也是女性的一場自我解放運動,旗袍更能體現出女性的優雅與端莊。

我私自認為旗袍是我國歷史文化中最優秀的產物,雖然各朝各代的衣服都非常好看,但是難免過於繁複,不易穿著,古時候的女人不能露腿露腳,更不可能穿體現自己身形的衣服,旗袍的盛行,也是女性的一場自我解放運動,旗袍更能體現出女性的優雅與端莊。

旗袍文化其實始於清代,隨著清太祖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族各部,設立了清軍中的紅、藍、黃、自四正旗。入關後又增添鑲黃、鑲紅、鑲藍、鑲白四鑲旗,以此來區分、統馭所屬軍民,稱做「八旗」。八旗所屬臣民習慣穿長袍,是滿族的土著服裝,故此而得名為「旗袍」。

旗袍文化到了20世紀20年代開始發生改變,滿漢女子的服飾不斷地融合,並吸收了西洋服裝式樣。當初的旗袍樣式,袖口收緊,滾邊減窄,紋樣刺繡稍作簡略,衣身略短。到20年代末,受西方裙裝的影響,旗袍的樣式有了明顯的改變,旗袍變為收腰合體曲線式,展現了女性的凹凸特徵,具備了現代女裝的基本特徵和流行基礎。

旗袍文化在進入三、四十年代後漸漸成熟,全世界家喻戶曉,堪稱經典之作,是旗袍文化的頂峰時期。這時的旗袍採用高立領、吸腰、短袖、紐襻、斜襟、高開衩,袍子忽短忽長,剪裁和造型學習了西裙特點,使旗袍更加合身,展露女性玲瓏突兀的優美體態。」面料上,紗、縐、綢、緞、花呢、棉布等都在應用。

在1949年解放前夕,旗袍其實已經相當普遍,早已經成為城市婦女的日常便裝。但在新中國建立後,婦女穿衣服鄙棄穿紅戴綠,鄙棄小資情調,流行樸素的軍裝、列寧裝。旗袍文化隨著文革的出現,被作為傳統文化,資產階級文化的一部分遭受迫害,旗袍文化至此告別輝煌的歷史進入低迷期。但是旗袍文化在沉睡了三十年後,到八十年代改革開放時期,旗袍文化又成功新走上舞台,雖然很難再有超越鼎盛時期,但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近些年來,國家大力支持中國傳統文化的復出,使這種民族服裝既具有東方特色,又符合世界時裝的流行趨勢,具有優雅、賢淑氣質的旗袍,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得到了國際的公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