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在經歷中王國亂世之後,是如何邁入繁榮統一的新時代的?

仁仁談史 發佈 2019-12-22T04:42:52+00:00

埃及古王國末期,在孟斐斯先後有兩個家族建立了第七、第八兩個短命王朝,名義上是全國統治者,實際上號令不出自家封地之外。

埃及古王國末期,在孟斐斯先後有兩個家族建立了第七、第八兩個短命王朝,名義上是全國統治者,實際上號令不出自家封地之外。在希拉康波利斯,也有兩個家族興起,以第九、第十王朝進行統治。這四個王朝雖然都沒維持多久,但國王卻像走馬燈一樣頻繁交替。據說第七王朝有七十個王,在位七十天。這個數字雖說可能不太可靠,但可以說明局勢的動盪不安。

一、埃及中王國第一中間期和奴隸貧民大起義

埃及中王國第一中間期持續不息的混戰,使大批人口死亡,水利破壞,勞動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他們無法生存下去,只有起來進行鬥爭。反映這時期人民起義的主要史料是《伊浦味陳詞》和《聶非爾列胡箴言》。文章的作者雖然都是奴隸主分子,但他們畢竟透露了一些歷史的真實情況。

起義群眾有奴隸、貧苦農民和手工業者。他們占領了首都,燒毀了王宮,活捉了國王,趕走了國家官吏,強迫奴隸主進行勞動,沒收了奴隸主的一切財產。「那本來沒有財產的人,卻變成財產的占有者了。沒有武器的人變成武器占有者,以前向人行禮的人現在受人們敬禮了」。這些材料充分說明起義的規模很大,而且一度取得了勝利,但人民起義最終還是被鎮壓下去了。

大約在公元前2040年,底比斯的統治者戰勝希拉康波里斯的第十王朝,把統治區向北推進,建立了第十一王朝,埃及歷史進入了中王國時期。

二、埃及中王國初期的繁榮與滅亡

大約到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底比斯的另一家族建立了第十二王朝,埃及重新獲得了統一,首都設在底比斯。此後埃及又進入了新的歷史大發展時期。

這時埃及的生產力有了很大的發展,青銅工具得到廣泛應用。不僅修復了原來的水利設施,還在法雍等沼澤地區,修建巨大的引水排水工程,從而開拓了大量的農田。在手工業方面,能製造精美的銅器工具和武器。在西奈半島和努比亞,銅的開採規模更加擴大。他們利用臥式織布機紡織亞麻布,木材、石材加工技術也有了新的發展。

國家的統一和工農業的發展,促進了商業的繁榮,對外貿易有了很大增長,同敘利亞和巴勒斯坦聯繫密切,甚至和南方的索馬利亞也發生過貿易往來。

中王國的國王組織多次對外遠征,遠征的目標和古王國一樣,主要是北部的敘利亞和南部的努比亞。國王謝努塞爾特三世(公元前1887——1849年),曾把埃及的疆域推進到第二瀑布,開發那裡的著名金礦。隨著戰爭和階級分化的加劇,埃及的戰俘奴隸和債務奴隸增加,據布魯克林草紙的記載,一個奴隸主貴族給妻子三十三個埃及奴隸和四十九個敘利亞奴隸,說明奴隸數量較多。

在小私有者中也發生了分化,許多經文里有「強有力的涅捷斯(小人)」和「貧窮的涅捷斯」的記載,前者有的人甚至擔任了高級祭司或高級官吏。而大多數農民和手工業者的處境卻十分悲慘。

中王國到十二王朝時期,中央集權有所加強,國王依靠新興奴隸主的支持打擊和削弱了各州州長或其它地方貴族的勢力。原來他們有自己的軍隊、行政機構和主神,形同一國,現在他們則以國王之友或國王的大臣自居,尤其在尼馬勒・阿美涅素斯三世統治時期(公元前1842——1797年)中央集權達到了頂峰。底比斯的地方神阿蒙被提到舉國獨尊的崇高地位,但是時間不久,中王國便在人民起義的打擊下滅亡了。

三、希克索斯人的侵入和埃及第二中間期的出現

從第十三王朝開始,埃及處於南北分裂的狀態,史稱:第二中間期,南方的政權仍以底比斯為中心。北方則處於亞洲來的希克索斯人統治之下。

希克索斯人(意為外來的諸酋長),主要成份是操塞姆語的亞洲人,他們到埃及不是武裝入侵,而是逐漸滲入,後來乘埃及統治衰落之機起兵占領三角洲一帶,建立了十五、十六王朝,定都於阿瓦利斯,統治埃及達一百多年,南部也曾臣服於它。

希克索斯人依靠自己的軍事優勢實行統治。當時埃及全是步兵,作戰使用的進攻武器是小斧和無力的弓箭,防禦工具是一人高的笨重盾牌。而希克素斯的步兵則身著鎧甲,使用銳利的彎刀和短劍,弓箭也是有力的強弓,而更主要的是馬拉雙輪戰車兵,使埃及人完全處於劣勢。

據馬涅托記載:

「希克索斯人戰勝了我國統治者之後,就無情地焚燒城市,夷平神廟,殘酷地對待一切土著居民,把這些人殺死,把另外一些人的妻子,兒女作為奴隸。」

他們還向埃及人民徵收重稅,因此埃及人民不斷掀起反抗鬥爭。他們還從敵人那裡學會了駕馭馬拉戰車等新的軍事技術,最後終於把敵人趕出了國王,埃及又重新走向了統一,開始了新王國時期。

四、古埃及國王法老之稱的來歷

埃及的新王國時期中央集權制有了新的加強,國王正式稱為法老(原是宮殿的意思),國王是一個國家的主人,所以肯定要全國最大的房屋,所以法老就成為了國王的代名詞。新王國時期法老在全國設立了兩個首相,分別治理上、下埃及,上埃及的首相因多在首都,實際上是全國的首相。

這時埃及國家統一,社會比較安定。又由於對外征服的結果,有大批的外籍人被掠到埃及充當奴隸,如法老阿蒙霍特普二世(公元前1450--1425年)在一次出征敘利亞時,帶來了俘虜89600人。法老圖特摩斯三世(公元前1504--1450年)統治時期,巴勒斯坦和敘利亞作為競選人每年總計為數百人。奴隸和農民手工業者,通過辛勤地勞動使埃及的社會經濟又發展到一個新水平,但是這個時期的埃及,對外貿易的性質卻是帶有強者對弱者進行掠奪性質的貿易。

主要參考資料:

菜昂內爾貝卡森《古代埃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