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搞生態農業,產品無人問津,之後免費送蔬菜賠400多萬

農業行業觀察 發佈 2019-12-22T04:49:09+00:00

湖北英山縣是革命老區這裡曾孕育出一大批卓有成效的仁人志士同時英山縣是茶葉之鄉、絲綢之鄉、藥材之鄉可謂人傑地靈、物產豐富聞彬軍出生在湖北英山,小時候家境貧寒父母在家務農,辛苦養育三個孩子小時候聞彬軍就夢想要走出大山1991年聞彬軍考上了湖北大學生命科學系畢業後他進入了一家國內知名的

湖北英山縣是革命老區

這裡曾孕育出一大批卓有成效的仁人志士

同時

英山縣是茶葉之鄉、 絲綢之鄉、藥材之鄉

可謂人傑地靈、物產豐富

聞彬軍出生在湖北英山,小時候家境貧寒

父母在家務農,辛苦養育三個孩子

小時候聞彬軍就夢想要走出大山

1991年

聞彬軍考上了湖北大學生命科學系

畢業後

他進入了一家國內知名的食品企業搞銷售

靠著聰明和吃苦耐勞的拼勁

他很快在事業上取得了很大的發展

2010年

聞彬軍從企業辭職

和朋友創業,做一個賣茶葉的營銷公司

憑著自己多年打拚積累的經驗和人脈

這家茶葉公司很快就發展起來

但在2012年底

聞彬軍卻突然做出了回家種菜養豬的決定

這讓周圍所有的人都難以理解

聞彬軍給出的理由是

「憑著自己的打拚,我富了

但我的家鄉還一直處在貧困中

一定要幫家鄉做點什麼」

每一個人創業必須符合天時地利人和

聞彬軍就趕上了好時代

他回鄉創業時正趕上了國家精準扶貧政策

在當時

英山縣屬於貧困縣,得到國家大力扶持

當地政府正在發展循環農業模式

「這種模式是在山勢比較高的地方養豬,山勢低的地方種菜,豬糞用來給菜地施肥,廢菜葉子再用來養豬,以此形成一個循環。但當地政府認為,這種模式必須有民營企業參與,才能增加它的活力。」

當地政府也非常看好聞彬軍回鄉創業


於是

聞彬軍便決定在養豬種菜的同時

還要在神峰山的山腳下建個度假村

吸引遊客過來體驗、嘗試

2013年

聞彬軍建的旅遊山莊終於開業了

他還花時間培養村民旅遊和文化知識

慢慢地

他把村民培訓出一批拿起話筒能唱歌

拿起稿子能講課

在車上就是導遊

下車就是服務員的優秀職員

2014年

聞彬軍準備將自己種的菜推向市場

並在武漢開了第一家直營店

然而

所有人到店裡看完之後

覺得菜太土了,不好看,大小不一,蟲眼......

四天時間

4000多斤菜只賣了17斤,一共賣了60多塊錢

投入如此大的資金和精力

換來的卻是這樣的結果

聞彬軍心情沮喪到了極點

因為市民對無公害蔬菜沒有認知


為了打破這個僵局

聞彬軍決定進行消費者培育

「我把所有的菜、蛋、雞、肉拿到武漢,我一分錢我也不賣。我規定只要是當地的居民每人憑身份證就可以領15斤菜,但是我有一個條件,你必須聽我講清楚為什麼我的菜今天會變黑?為什麼我的菜大小不一?為什麼我的菜長得不勻稱?為什麼有蟲眼。」

因為這些都是投入

他從最初的8個月一直處於虧錢狀態

6個月的時間裡賠了400多萬

把自己在北京打拚20多錢的積蓄全部賠光

最終,付出都不會白費的

經過半年多的堅持

當聞彬軍再次宣布店裡的蔬菜要收錢

而且價位還要比市場上稍貴一點的時候

店裡竟然來了很多人

高高興興地來買菜

為了擴大這種影響

聞彬軍在開直營店的城市成立旅行社

讓更多的人來山莊進行體驗

「我把山莊作為一個秀場,我希望他們到我的基地親自去體驗,親自到我山莊來嘗嘗,親自聽聽我們是怎麼做的,讓他們最後再決定究竟未來是吃還是不吃。這實際上也是一種體驗式的觀光農業。


經過不斷的實踐

聞彬軍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銷售模式

讓自己逐漸走出了困境

同時

村民們也把土地流轉給聞彬軍

並且到他基地或者山莊打工獲得收入

還有一部分「大戶」和神峰山莊合作

按照聞彬軍的標準養雞養豬

然後再通過聞彬軍的渠道銷售

一個家庭的年收入可以達到幾十萬

如今

聞彬軍已經流轉31個村的土地

建成31個黑禧豬養殖示範基地

1個眼鏡山雞孵化基地、67個養殖示範基地

近三年他公司產值實現三連增

2015年1.7億元

2016年2.2億元

2017年達3.4億元

2018年收入超8億元

聞彬軍也成為當地創業明星

贏得了精彩人生。

(作者:農業行業觀察 於曉,素材來源央視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