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到網友的評論:沒發現不等於不存在,這麼說對嗎?

郭哥論道 發佈 2019-12-22T05:22:50+00:00

在很多科學和傳統文化的文章後面,經常有網友評論說:沒發現不等於不存在。這樣一句話就把很多科普人想說的話給頂回去了。我不禁很好奇,這樣的說法是正確的嗎?本文就跟大家討論一下,這麼說究竟對不對,我們沒發現能否就證明其不存在呢?

在很多科學和傳統文化的文章後面,經常有網友評論說:沒發現不等於不存在。這樣一句話就把很多科普人想說的話給頂回去了。我不禁很好奇,這樣的說法是正確的嗎?本文就跟大家討論一下,這麼說究竟對不對,我們沒發現能否就證明其不存在呢?

說實話,如果沒有一個具體的問題,我們會發現,這句話還真是一句大實話。沒發現就真的不能說就不存在。但如果我們把這句話放在具體的問題上,就會發現這句話其實是有問題的。

下面這類話題是最容易引發「沒發現不等於不存在」這樣回覆:究竟有沒有鬼神、有沒有天堂和地域、有沒有上帝、有沒有經脈……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這些話題中所持觀點的共同特點

首先就是話題中所指的物體缺乏提出的事實依據;其次話題中的物體缺乏提出的理論依據。總結一句就是,沒有任何依據。

這麼看來,這種話題的思路跟皇帝的新裝也沒有什麼區別嘛。其大概就是,我說有就是有,你不信,你感受不到,是你腦袋笨。

另一個特點就是,這些話題中出現的那些東西,都有一些可能是證據的物體或者是現象出現。當然了堅信這些話題的人,是確認那些證據足以支持他們的觀點的。

駁斥「沒找到不等於沒有」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因為如果沒有任何大前提,這句話本身是沒有問題的,是正確的。但一旦把這句話放在我們前面那些話題上,我們就會發現,其實其漏洞百出。這裡,我們隨便挑一樣來作為案例。

究竟有沒有鬼神?

正方觀點:有,沒發現不等於沒有。

反方觀點:沒有,沒發現,窮盡目前一切手段都沒發現。

以下是雙方辯論。

正方:我的證據是,某某人在某天遇到鬼了、還有其它人也遇到過……

反方:你如何證明某某人說的是真話?

正方:我信任他,他從來不說假話。

反方:你如何證明他這次沒有說假話。

正方:我證明不了,但我相信他。

反方:你如何證明某某人看到的肯定就是鬼,而不是其它的東西?

正方:因為他說他看到的鬼跟大家描述的鬼一樣,有長長的舌頭、披散著頭髮……最關鍵的是沒有影子……

反方:你如何確認大家描述的鬼就是真正鬼的樣子呢?

正方:大家都這麼說。

反方:現在可以確認你的話不足採信。這是因為,你說的鬼都是我們生活中見過,或者是聽說過相似或者相關的東西構成的。憑什麼說,鬼不可以是我們從來沒見過的樣子?

反方:我現在出一個問題:如果你穿越回2000年前的赤道地區的原始部落,你如何跟當地的土著人解釋冰激凌,並讓他們能夠完全理解冰激凌是個什麼東西?

正方:……,解釋不了。

反方:也就是說一個人不可能對他從來也沒見過的、也沒聽說過、也沒有任何材料介紹過的東西做出任何的想像對不對。

正方:你這麼說,好像是對的,我們的確不能想像出來我們從未經歷過的東西。

反方:所以我說鬼是不存在的,那只是人們根據過去的經歷建立的一種想像。你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正方:……

那麼「沒有看到不等於不存在」,「某某物體雖然沒看到」,所以「某某物體不等於不存在」所以「某某話題的觀點」就是正確的這個邏輯究竟錯在哪裡呢?

其實,這是一個演繹推理中非常簡單的一種推理判斷,三段論法。它要求一個包含大項和中項的命題(大前提)、一個包含小項和中項的命題(小前提)以及一個包含小項和大項的命題(結論)三部分。

三段論實際上是以一個一般性的原則(大前提)以及一個附屬於一般性的原則的特殊化陳述(小前提),由此引申出一個符合一般性原則的特殊化陳述(結論)的過程。

我們看到,在支持「沒看到不等於不存在」這個大前提中,沒有包含「某某物體雖然沒有看到」中的某某物體。所以這句話存在邏輯錯誤。

下面是使用三段論法正確證明的例子:

大桌子上有碗——碗一定在桌子上——黃豆一定在碗裡——黃豆紅葡萄一定在大桌子上,不需要開飛機滿世界尋找。

結束語

不知道看完本文的小夥伴是不是看明白了「沒發現不等於不存在」這樣的評論中存在的問題。其實它說明不了任何問題,它的錯誤在於,沒有包含任何大前提,跟他要證明的觀點沒有包含關係。如果再有人這樣評論您的觀點,你學會怎麼懟回去了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