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中發現一座古墓,原來九龍抬棺真的存在,萬奴王也確有其人

涼城讀歷史 發佈 2020-03-16T07:28:34+00:00

而近年來,考古學家居然在長白山里發現了一座古墓,墓主的棺木呈現「九龍抬棺」的形象——即棺木上刻著九條神龍仿佛在向上推舉棺木。而墓主人的身份,也讓考古學者驚訝:原來,墓主居然是金末名將、東真國開國皇帝蒲鮮萬奴。

長白山是東北亞民族的聖山。長白山之於東北亞民族,宛如崑崙山對漢族、燕然山對漠北民族的地位。而近年來,考古學家居然在長白山里發現了一座古墓,墓主的棺木呈現「九龍抬棺」的形象——即棺木上刻著九條神龍仿佛在向上推舉棺木。而墓主人的身份,也讓考古學者驚訝:原來,墓主居然是金末名將、東真國開國皇帝蒲鮮萬奴。蒲鮮萬奴的一生履歷堪稱複雜。


金朝金章宗在位期間,南宋權臣韓侂胄為了樹立威望,哄騙憤青皇帝宋寧宗對金朝發動北伐戰爭,史稱「開禧北伐」,這一戰以南宋戰敗告終。而蒲鮮萬奴也因為這一戰立下戰功,成為金朝的重要將領。不過,從金朝歷史角度來說,這一戰算是金朝最後的輝煌了——因為這一戰發生在1205年,而三十年後的1234年,金朝就宣告滅亡了。金章宗因為政變遭到廢黜,繼位的皇帝是庸才完顏永濟。


當時蒙古酋長鐵木真聽聞完顏永濟當了皇帝,居然信心倍增——有如此庸才當金朝皇帝,蒙古安能不強盛?蒙古和金朝的戰爭由此拉開序幕。而在此之後,金朝朝廷昏招不斷:比如金宣宗在位時期,就四處樹敵:在和蒙古交戰失敗後,於是南征南宋,甚至有奪下四川,金朝遷都四川的想法,同時還和西夏開打。蒲鮮萬奴見朝廷昏庸,也知道金朝朝廷這樣折騰,滅亡是早晚的事情,於是當蒙古大軍兵臨東北地區的時候,作為守將的蒲鮮萬奴宣布歸降蒙古。


蒙古隨即委任蒲鮮萬奴為這一地區的長官。蒲鮮萬奴在蒙古軍撤走之後,宣布自立為「東夏皇帝」。成吉思汗對此雖然深感不滿,但考慮蒙古還要和西夏以及金朝打仗,因此不方便再樹立一個敵人,於是默認蒲鮮萬奴的帝號,許可東夏國存在。這一切一直到1232年才宣告結束。當時蒙古滅亡西夏已經多年,金朝也已經大勢已去,於是,蒙古大汗窩闊台考慮剷除東夏國。


早在五年前成吉思汗去世的時候,蒲鮮萬奴就已經得罪了新的大汗窩闊台——蒲鮮萬奴認為只要成吉思汗一死,蒙古必然人亡政息,於是對蒙古的態度變得不尊重起來。起初窩闊台為了穩住蒲鮮萬奴沒有發作,而隨著滅金大局已定,窩闊台決定解決東夏國,於是發兵東夏國。蒲鮮萬奴在這一戰後下落不明,有說法認為是被殺了。不過,窩闊台汗考慮東夏人心沒有歸附,於是冊封蒲鮮萬奴的後人擔任東夏故地的土官,東夏的法統得以延續下去。


蒲鮮萬奴的後人則暗中以帝王之禮將蒲鮮萬奴安葬在長白山,並用「九龍抬棺」安葬。四十多年後,忽必烈滅亡南宋以後,取締了蒲鮮萬奴後人在東夏故地的管理權,同時,後世王朝的官方認為蒲鮮萬奴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因此沒有給蒲鮮萬奴立傳,對東夏國的記載也很少,導致東夏成為一個被遺忘的王朝。直到數年前,蒲鮮萬奴的陵墓在長白山被發現,東夏才被人記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