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學一輪複習——第24講 化學肥料

超人老師 發佈 2020-03-01T10:05:12+00:00

二、化肥的簡易鑑別知識梳理一、化肥簡介以化學和物理方法製成的能夠提供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元素的化學肥料,叫做化肥;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一、化肥簡介

1.常見化肥的種類及作用


2.化肥、農藥對環境的影響

(1)化肥:不合理使用化肥,會帶來很多環境問題,如重金屬元素造成的污染;某些成分的積累、流失或變化造成土壤退化大氣環境的污染。

(2)農藥:農藥在殺滅病蟲害的同時,也造成了對自然環境的污染和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二、化肥的簡易鑑別

知識梳理

一、化肥簡介

以化學和物理方法製成的能夠提供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元素的化學肥料,叫做化肥;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18世紀中期以後,增施化肥逐漸成為農作物增產的主要措施。

1.氮肥

常用的含氮化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磷肥

常用的含磷化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磷是植物體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化合物的組成元素。缺乏磷肥作物表現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鉀肥

常用的含鉀化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鉀不是植物體結構的組成元素,但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有顯著作用。

4.不合理施用化肥,會帶來很多環境問題,如重金屬元素造成的________________、某些成分的流失或某些成分的積累引起的土壤________________、水域的________________等,造成土壤退化、大氣環境的污染。

5.農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等。

二、化肥的鑑別

大量實驗證明,銨態氮肥與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加熱,都有________________放出。氨氣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些方法可用於銨態氮肥的檢驗。

知識導學

1.化肥簡介

(1)農家肥與化學肥料的比較

農家肥:含多種營養元素,但營養元素含量較小。

化學肥料:營養含量高,見效快,但肥分單一,容易使土壤遭破壞,湖泊容易受污染。

(2)銨根離子的檢驗

檢驗銨根離子的方法:在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後,把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試紙變藍,則說明原溶液中含有銨根離子。

少量的硫酸銨放在研缽中,再加入一些消石灰,用研缽混合研磨(用碳銨、硝酸銨代替硫銨),都能聞到一股氨臭氣味。

2.化肥的鑑別

(1)鑑別化肥的有效方法

把氮肥樣品與純鹼、石灰、草木灰等鹼性物質混合,用棍棒攪拌,如能聞到氨味,則為銨態氮肥或銨態氮的複合肥料。

(2)鑑別氮、磷、鉀肥的方法

首先觀察和實驗其物理性質:外觀、氣味和水溶性。

灼燒及與熟石灰進行研磨,試驗其熱穩定性及與鹼反應的化學性質。

(3)區分氮肥、磷肥和鉀肥的步驟

一看:液態化肥,有刺激性氨臭氣味的是氨水;像魚卵的白色固體,一般是尿素;灰色粉末或顆粒,一般是過磷酸鈣;黃褐色或灰褐色粉末一般是磷礦粉;白色晶體可能是硫銨、碳銨、氯化鉀等。

二聞:直接聞,有明顯氨臭味的是碳銨(易分解放出氨氣);用拇指和食指將石灰與白色晶體混合揉搓,有氨臭氣味的是硫銨或硝銨。

三溶:灰色粉末部分溶於水,且溶液有酸味的是過磷酸鈣;黃褐色或灰褐色粉末不溶於水的是磷礦粉。

疑難突破

1.氮、磷、鉀肥對作物有什麼作用?常用的氮、磷、鉀肥料有哪些?

剖析:應該查閱資料,根據各營養元素對作物的生理作用進行分析和解答。

氮元素是農作物體內蛋白質、核酸和生物鹼等的主要成分,氮肥能促進作物的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根據氮元素在氮肥中存在的形式,氮肥可以分為銨態氮肥、硝態氮肥和有機態氮肥。銨態氮肥中氮元素以銨根離子的形式存在,例如硫酸銨〔(NH4)2SO4〕;硝態氮肥中氮元素以硝酸根的形式存在,例如硝酸鉀(KNO3)。最常用的有機態氮肥是尿素〔CO(NH2)2〕,尿素含氮量高,目前農村中使用最為普遍;磷肥能促進作物根系發達,增強吸收養分和抗寒、抗旱能力,還能促進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飽滿,例如,過磷酸鈣(簡稱普鈣)、重過磷酸鈣(簡稱重鈣)等。煉鋼的副產品,含磷量較高的爐渣也可以加工製成鋼渣磷肥,鋼渣磷肥適宜和農家肥料混合作為基肥;鉀肥能促進作物的光合作用,使作物生長健壯、莖稈粗硬,增強抗病蟲害和防倒伏的能力。目前農村常用的鉀肥是草木灰、硫酸鉀、氯化鉀等。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鉀和少量鈣、鎂、磷的化合物,有鹼性,不宜跟銨態氮肥混合使用,以防止降低銨態氮肥的肥效。像硝酸鉀這種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化肥又稱為複合肥料。

2.過量施用化肥會造成什麼危害?

剖析:近些年,農業為了提高產量施用了大量的碳酸氫銨、硫酸銨、硝酸銨、磷酸二氫銨等化學肥料。雖可增加產量,但由於長期過量使用,其有效利用率只有30%—50%,其中大部分硝酸鹽污染了水體和土壤;一部分在農產品中積累,形成過多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人畜食用後能夠致癌。因此我們要提倡少用化肥,多施用農家肥及商品有機肥、腐殖酸類肥、微生物肥等有機肥料。

3.施用化肥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剖析:施用化肥應該根據化肥的組成和性質,儘量不能降低化肥的肥效。如銨態氮肥如果與鹼性物質混合,釋放出氨氣逸散到空氣中;磷酸二氫鈣與鹼性物質混合生成難溶解於水的磷酸鈣而不能被吸收等。

化學肥料發揮作用必須要轉化成能溶於水,可被作物吸收的離子。化肥在使用和儲運過程中要注意防止肥效的「淋失」,氮肥都易溶解於水中,如果氮肥被雨淋濕,造成大量氮肥流失。

施用化肥時由於各種化肥的水溶液酸鹼性不同,注意混合施用時要考慮其相互影響,如磷肥不宜在鹼性土壤里使用,氨態氮肥不能與鹼性物質混合儲運和施用。

注意一些肥料的特殊性質,如銨態氮肥受熱易分解,應低溫保存,硝酸銨加熱或強烈撞擊易發生爆炸,使用時注意安全。

肥料是植物的糧食,是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合理施用肥料,對於提高作物單位面積產量和農產品質量,不斷增強土壤肥力起著重要作用。對於不同品種的肥料,其特性也各異,這就要求我們在施肥時,必須了解各種化肥的基本特性,以便使化肥得到充分和高效的利用。

4.化肥施用越多越好嗎?如何施用化肥?

剖析:化肥的施用要參考作物的需要、土壤的性質等多種因素,並非多多益善,過量施用化肥反而會帶來嚴重後果。

化肥要配以合理施用才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有利於作物生長。合理施用化肥需要考慮多種因素,例如,化肥的性能、不同的作物、不同的生長期、土壤的性能等。我們主要討論根據化肥的特性,選擇合理的施用方法,減少肥料中有效成分的損失。

農作物的生長對土壤的酸鹼性有一定要求,pH為6.5—7.5的土壤最適合一般農作物的生長。硫銨和普鈣的水溶液呈酸性,碳酸鉀的水溶液呈鹼性。如果長期施用某種酸性化肥或者鹼性化肥,會改變土壤的酸鹼性,不利於作物生長,所以化肥最好跟農家肥料間隔交替使用。

總之,施肥要三看:「看天」(農作物的生長季節)、「看地」(土壤中的水肥情況)、「看作物」(作物的生理、生長階段)。只有把化肥的性能跟作物、土壤、氣候等具體情況結合起來綜合考慮,才能取得最佳的施肥效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