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和趙雲,兩人的箭術哪個更強?

老顧侃歷史 發佈 2019-12-22T09:02:31+00:00

演義中說的很明白:"將近三更時分,忽聽風聲響,旗幡轉動。"三更是子時也就是半夜十二點,算上諸葛亮離開和船在江上行走的時間,徐盛和丁奉追上趙雲估計也就是在凌晨三點到五點的五更天,了不起是天剛蒙蒙亮,總之視野會受到極大的限制,在這樣極端的不利情形下趙雲還能射中對方船上的蓬索,箭術可想

大家好,老顧又來了!我是一個喜歡歷史,喜歡讀書的男人!歡迎大家轉發我的文章!

三國時期戰火紛飛,英雄豪傑輩出,但是在那個人才濟濟的年代並不缺乏這樣的才子佳人,這也就造成了一些本領很大的人沒有被重用,到最後就這樣給埋沒了。三國時期各種戰亂不斷,三國鼎立的局面更是振奮人心。都說亂世出英雄,戰火之中出梟雄,在三國時期多少能人武將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刷新了一次又一次的戰績,颯爽的英姿在這個歷史上永遠抹不掉,塗不去。

這些猛將也有自己的獨家武器,不過真要論起來還是箭術最厲害,當然高手裡面有擅長的,也有不擅長的。在演義中有一位被低估的箭術高手:此人和呂布並駕齊驅,連黃忠都未必有他強,他就是五虎上將之一的趙雲。

演義中最能體現趙雲高超箭術的就是赤壁之戰期間諸葛亮借東風后離開,趙雲前來接應一箭射中東吳追兵大船上的蓬索,逼退了東吳大將丁奉和徐盛。

這個看似簡單,其實難度極大,為什麼這麼說?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第1, 諸葛亮借東風是在什麼時候?演義中說的很明白:"將近三更時分,忽聽風聲響,旗幡轉動。"三更是子時也就是半夜十二點,算上諸葛亮離開和船在江上行走的時間,徐盛和丁奉追上趙雲估計也就是在凌晨三點到五點的五更天,了不起是天剛蒙蒙亮(黑夜的可能性更大),總之視野會受到極大的限制,在這樣極端的不利情形下趙雲還能射中對方船上的蓬索,箭術可想而知,演義中沒幾人能做到!

第二,諸葛亮借來了東風,大江之上一覽無遺風力肯定更大,這對箭術更是一個極大的考驗,稍不留意就會射偏,從演義中可以得知趙雲是特意射中蓬索,目的就是讓丁奉和徐盛無法追趕(蓬索一斷,風帆自然跌落,船就無法高速行駛了)。

那麼黃忠的箭術又是如何呢?

將近吊橋,黃忠在橋上搭箭開弓,弦響箭到,正射在雲長盔纓根上。雲長吃了一驚,帶箭回寨,方知黃忠有百步穿楊之能。

首先,雙方距離不遠是肯定的,這一點比不上呂布也不如趙雲,其次,關羽騎馬而來,是個活動靶,這給黃忠增添了難度,不過關羽在演義中是出了名的不會躲箭,這稍微降低了黃忠箭術含金量;最後,射中盔纓根是黃忠特意而為,目的就是要射退關羽,讓他知難而退,由此可見黃忠的箭術確實相當厲害。

不過演義中不光是黃忠射中盔纓根,還有一人也射中過對手的盔纓,此人就是趙雲。

萬政勉強來敵,被雲一箭射中盔纓,驚跌於澗中。雲以槍指之曰:"吾饒汝性命回去!快教郭淮趕來!"萬政脫命而回。

趙雲也是特意射中萬政盔纓的,目的在於驚退追兵。

所以論箭術,黃忠雖然名聲在外,但是卻未必能強過趙雲,應該是稍遜一籌了。

今天的故事老顧就講到這裡了,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評論區討論。喜歡老顧,點個讚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