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之四十:佛教在歐洲的流傳和影響2

麟劍的人類史 發佈 2020-03-17T03:04:17+00:00

佛教之四十:佛教在歐洲的流傳和影響2離開巴黎在緬甸仰光受戒出家,成為第一位德國比丘三界智高僧。達爾克自稱新佛教,對於" 無我" ,堅持上座部的見解;格林則認為,以往人們對於佛陀言教理解錯誤,佛陀本人從未否認永恆的靈魂," 無我說" 應該從迥然不同的角度來看待。


佛教之四十:佛教在歐洲的流傳和影響2

(1)佛教在德國


  1881年,在德國弘揚佛法的第一人——德國學者奧登堡的《佛陀:生涯、教義、僧團》一書出版。該書是他為批駁法國某學者關於" 佛是神話人物" 的說法,寫出敘述佛陀生平、教義、教團的歷史著作。在他的影響下,許多德國藝術家、哲學家、作家開始以佛教思想為主題進行創作。1903年,在德國的萊比錫成立第一個佛教傳教協會,有會員8 人。發起人卡爾.塞登斯塔克,以出版社為基地,在1905年發行了《佛教徒》雜誌及副刊《佛教世界》,不久失敗停刊。到1907年,會員達到50餘人,再次出版《佛教瞭望台》,發行500 份。這個協會的宗旨是提倡素食,保護動物,推動和平運動,結果並不怎麼成功。此後,一批德國人到了緬甸與斯里蘭卡,有的還進了那裡的佛寺。他們希望在歐洲建寺,並計劃建在瑞士的泰桑,但沒能實現。及至達摩波羅的大菩提會在德國成立分會,又重新激起了信徒的熱情,組織出版了叫做《大菩提論說》的刊物。此前不久,英國巴利聖典協會在德國成立分會,也推動了佛教信仰的流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佛教活動全部停止,一些佛教徒或死於前線,或流散四方。在斯里蘭卡的德國和尚當作" 敵國僑民" 被拘留起來,遣送到澳大利亞。


  1903年,德國人安東.顧也斯(1878-1957 年)離開巴黎在緬甸仰光受戒出家,成為第一位德國比丘三界智高僧。他出家不久,來到斯里蘭卡南部的波爾加斯杜瓦小島的" 島寮寺院" ,在這裡精讀巴利佛法並習修持。這所寺院後來成為德國佛教徒朝聖之所和德國佛教僧伽中心。1906年,他出版了《佛陀聖言》一書,在西方影響極大。一些德國人隨他出家。1909年三界智在布雷斯勞創立出版社,並發行《佛教世界——德國佛學月刊》,由塞頓杜克.伯恩醫生擔任編輯。同年他還創辦了" 德國巴利文學會" ,目的是建立一座西方佛教精舍寺院。1911年,他感到在歐洲建立寺院的時機尚未成熟,就又率徒回" 島寮" 修行,先後又有十餘名德國人在此受戒出家。


  戰爭結束後,德國的佛教團體重新開展活動,先後建立了好幾個佛教中心。1913年,卡爾.塞登斯首先在柏林建立了德國佛教傳道會,陸續出版了《佛教徒》、《佛教新報》、《佛陀世界鏡報》等。


  達爾克和格林的佛教團體,對佛教無我說有不同的解釋,形成對立兩派。達爾克自稱新佛教,對於" 無我" ,堅持上座部的見解;格林則認為,以往人們對於佛陀言教理解錯誤,佛陀本人從未否認永恆的靈魂," 無我說" 應該從迥然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任何我們可以用稱名描述的都不是" 我" ," 我" 存在於理性能了知的範圍之外。他認為自己發現了佛教的原初教義,稱之為" 老佛教"。達爾克於1912年寫出成名作《佛教世界觀》,1918年創辦《新佛教學報》。格林於1915年出版了他的著作《佛陀的教義,理性的宗教》一書。


    


(2)佛教在法國和義大利


  法國佛學研究側重於大乘佛教。開闢這一領域並關注佛教的梵語文獻的主要有塞納爾特。埃米爾.塞納爾特(1847-1928 年)被奉為法國東方學泰斗。1882年,出版了他的《佛陀傳說論》一書,讀書主要依據梵文大乘經典,大膽假設,認為有關佛陀生平的傳說無非是以太陽神話為基礎的杜撰。此書遭到歐洲學者的嚴厲批評,認為佛傳故事固然不能完全符合客觀歷史,但全盤否定也令人難以接受。塞納爾特的考證方法,明顯地反映了法國人文科學研究中的實證主義傾向。他在比較語言學研究方面的主要成就,是釋讀阿育王碑銘。其成果發表於1881-1886年間,至今仍有參考價值。此外,他還參校巴利文,出版了梵本《大事》。


  塞納爾特之後,法國佛教學界人才輩出,列維(1863-1935 年)1894年任法蘭西學院梵文教授,以後從印度去日本遊學,1913年受聘為彼得堡大學教授,曾任日法會館會長。他的研究方法也是遵循法國佛教學研究的傳統,以梵典為中心,參校漢、藏資料。他還校勘了《大莊嚴經論》的梵本,1907年將其譯為法文;他又將安慧的《中邊分別論釋疏》梵本,交日本人山口益校勘發表;1918年,他與俄國學者謝爾巴茨基合作,審校出版《俱舍論》第一卷界品,後將稱友的《俱舍論釋》委託獲原在日本刊出;他還與高楠順次郎等編纂佛教辭書《法寶義林》,已出版6 卷。


  列維的歐洲學生中成就卓然的是比利時人普山(1869-1937 年),他是著名的梵文學者和佛教學者,他不滿足於對大乘佛教哲學的那種膚淺理解,便從梵、藏、漢文原典的整理和研究上下功夫。1903-1913 年間,先後刊行了月稱的《中觀論釋》梵本,於1912年刊行了月稱的《入中觀論》藏譯本,這些研究成果均收於俄國出版的《佛教文庫》;在1907-1917 年間,普山又完成了《入中觀論》的法文翻譯。普山在《印度文庫》中還發表了調伏天著的《正理一滴論釋》的藏譯校訂本,1912年出版了他的《唯識二十論》藏譯的校訂本及法譯本。這對瑜伽唯識學和邏輯學的研究也是一種促進。他著有《世親和世友》一書,被認為是西方研究《俱舍論》方法論的範本。此外,普山的主要佛學著作還有兩部:《佛學研究及資料》(1898年)、《佛教理史論》(1909年)。這兩部著作反映了著者本人學術思想的發展,某種程度上也顯示了歐洲佛學研究的深化過程。但普山是天主教徒,在著作中流露出對東方文化的某種輕視。他認為佛教並不是以理性為本質的宗教,他的研究是從哲學立場出發的。


  從19世紀開始,義大利與歐洲其它國家一樣,進入研究時代。1878年C .普尼出版了《佛陀、孔子與老子》一書,後又以論文形式發表於1916年的《東方研究雜誌》上,題為《佛教對中國道教古代經典的解釋》。這是義大利人企圖全面了解中國三教思想的表現。1896年G .德.洛侖佐出版了《印度和古代佛教》。該書頗有影響,以後又增訂重版。1907年K .E .紐曼則出版《中阿含經中佛陀的言說教導》,不久,他又以義大利文翻譯出版了巴利文《中部》。至此,義大利對佛教開始了專門的探討。


  早在1898年,P .E .帕沃里尼即出版了《佛教》,1908年出版了義大利語的包括《法句經》和《本事經》在內的《佛教倫理經典》,1903年,A .科斯塔完成《佛陀及其教義》。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世界民族與文明歷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