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戰爭時,在叢林中屢屢受挫的美軍,為何不直接放火燒山呢?

鳶飛九天2018 發佈 2020-02-28T07:32:16+00:00

越南戰爭,是冷戰時代美國與越南之間爆發了一場局部戰爭。這一場戰爭中,剛剛獨立的越南軍民浴血奮戰14年,充分利用越南遍布全國的叢林優勢和中國的大力援助,最終,他們以弱勝強,粉碎了美國大規模武力干涉,取得了國家統一。

越南戰爭,是冷戰時代美國與越南之間爆發了一場局部戰爭。這一場戰爭中,剛剛獨立的越南軍民浴血奮戰14年,充分利用越南遍布全國的叢林優勢和中國的大力援助,最終,他們以弱勝強,粉碎了美國大規模武力干涉,取得了國家統一。

在這場長達十幾年的越南戰爭中,留給美國人的,除了血腥、殺戮、殘酷的回憶以外,與這場戰爭相關的印記,永遠都少不了「叢林」二字。在山高谷深、炎熱潮濕、密林溝壑便、從蛇出沒的叢林地理環境中,在武器裝備上占據極大優勢的美軍,卻根本無法發揮他們的戰術優勢,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既然越南戰爭的一切都與叢林有關,美國也因為叢林戰吃了那麼大的虧,那麼,美國為何不採取放火燒山的方式,以此來限制越南軍民叢林作戰的優勢呢?

第一:越南本就屬於熱帶氣候,正是由於雨量大、濕度高,才形成了古木參天、茅草荊棘叢生的熱帶叢林,在濕度如此之高、終年雨水不斷的情況下,放火燒山政策並不可取。想必美軍面對山深林密的熱帶叢林一籌莫展之時,必然也採取過放火燒山政策,畢竟在長達14年的越戰中,美國為了取得勝利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只可惜越南高溫多雨的氣候,讓放火燒山計劃根本無法實行,因為這裡的密林根本燒不著。

第二:越南叢林地形複雜、氣候萬變,所以,每次越軍派出的叢林作戰游擊隊,都是一些生存力極強,以小規模散兵或單兵作戰為主的隊伍;即便美國真的採用了釋放燃燒彈、潑汽油等高成本的方式放火燒山,對於越軍而言,他們所損失的士兵人數也僅僅是寥寥幾人。

叢林本就有著湍急的河流,有許多作為極佳藏身之所的洞穴,這些小規模的作戰游擊隊,如若真的在叢林中突遇大火,也可以在溪流、洞穴處躲避起來,為自己找一處安全的立足之地。等到焰火褪盡時,他們也可以順利退出戰場,等待下一次突襲機會。可是這燒起來的大火對於美軍而言,不僅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時間,而且效果幾乎忽略不計,自然,放火燒毀越南叢林就變得毫無意義。

第三:美國攻打越南本來就是不義之舉,他們竭盡所能地在國際社會上為自己擺正身影,獲取美國國內民眾的支持和國際社會的認可,如若實施大規模的放火燒山政策,只會遭到國際社會的抵制與反戰情緒的高漲,這是美國必須要考慮的影響因素之一。美國與越南開戰以後,正值美國大眾傳媒發展階段,起初美國人通過簡略的報紙、廣播對於政府攻打越南採取支持態度。可是從1968年開始,美國傳媒在電視上,對於這場戰爭進行激烈報導,甚至有許多著名記者主持人親自奔赴越南戰場,將越戰的真實慘痛情況展現在民眾面前。

自從電視上將越戰恐怖、慘烈、血腥、殘忍的一面帶到民眾面前之後,徹底激發了美國民眾的反戰情緒。傳媒大眾的報導不再像越戰初期那樣,繼續迎合美國政府的語調,反而是站在了人類正義正面對政府進行批評、指責。美國政府的一系列戰爭舉措,都已經激怒了自己國內的民眾,如若他們再採取放火燒山政策,想必是整個國際社會都難以容忍的做法,在這種輿論力量之下,美軍必然在作戰時要有所考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