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9.9高分紀錄片:在武漢,那些彼此守望的普通人

中信出版集團 發佈 2020-02-28T08:17:21+00:00

前兩天,央視出了一個紀錄片《在武漢》,剛上一集,短短兩天時間,在B站就有超過百萬的播放量,評分更是高達9.9。

前兩天,央視出了一個紀錄片《在武漢》,剛上一集,短短兩天時間,在B站就有超過百萬的播放量,評分更是高達9.9。

這是一部記錄在這特殊時期,生活在武漢各類人群的故事,有各個崗位的工作人員,也有普通老百姓。

這讓阿信想到了豆瓣現在最熱的一個話題#和新型肺炎有關的記憶#。

在這個話題下,有超過1萬的人參與討論,在這些討論中,最多的還是關於普通人的生活,這些人中,有奮鬥在發熱門診的醫生護士,有確診了新冠肺炎的患者,有在武漢生活的武漢市民,有臨時跑腿送外賣的健身教練……

今天阿信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這些平凡人的故事。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在武漢,志願者,成為了這個城市"流動的生命線"。

武漢實行交通管制之後,很多人的出行成了問題,特別是醫護人員上下班的保障。

陳杰是一名計程車司機,現在他也是武漢志願者中的一名,白天保障社區,晚上出車接醫護人員。

成為一名志願者,不僅是身體上要承受風險,還是一件很考驗心態的事情。當在志願書上「不顧生死、義無反顧」的下面簽上自己的名字時,心中滋味,可能只有自己能懂。

另一名志願者大象(化名)是一名探險隊隊長,成為志願者之後,他愈加感受到病毒的殘酷。

由於早期防護物資短缺和防護意識不足,志願者當中出現疑似感染的情況,前期幫助大象聯絡各種信息的志願者丹丹(化名),是一名特別努力的女孩,後來大象才知道,她身體出現了不適。

大象開始幫助丹丹採買一些生活物資,當他在小區樓下看到原本要強的丹丹拖著疲憊的身體慢慢走過來時,這位「硬漢」流下了眼淚。

當病毒兇猛襲來時,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它攻擊的對象。它能讓一個健康的年輕人,短短几天時間,就變得虛弱不堪。看著身邊的志願者,一個個倒下,大象有說不出的沮喪。

還有的志願者,雖然無法去到武漢,他們通過網絡集結,成為了這場疫情中一股「看不見的力量」。

他們按照自己的專業和需求分成了許多小分隊:

科普疫情知識和預防方法;採集和匯總求助信息,聯繫社區,幫助患者儘快可以入院;給武漢留守孕婦們提供醫院信息和幫助;徵集當地誌願者,提供、交換供需信息,運送醫療物資,接送醫護人員和患者,等等。

身處美國灣區的陳恕行,從疫情開始蔓延開始,就沒有睡好過。

「雖然我身處一萬公里之外的美國。丈夫在武漢讀過書,那裡有我們共同的美好記憶,從未想過腦海里有春櫻和熱乾麵的武漢會與「肺炎」、「疫情」這兩個詞聯繫起來。「

二月伊始,在朋友的介紹下,她終於加入了志願小組,又陸續加入了好幾個小組。

陳恕行的的工作非常繁雜,有時候是給醫院打電話問收治流程、聯繫求助者核實信息;大部分時間是在幾個組之間穿梭,在微博、豆瓣和朋友圈收集求助信息、填寫表格,私信求助人核實信息,幫助求助者尋找入院途徑。

需要幫助的人太多,有時候,陳恕行也會有一種無力感:

「那麼多求助的人,那麼多急需救治的人,可能幾小時就是生死之別,但床位只有那麼多,總有一部分人得不到及時的救助。

有志願者打電話核實,家屬哭泣著說,家裡兩個八十多歲的老人已經垂危,現在就是在等死。

放下電話後,小夥伴問我,這種情況可以加快處理嗎?我感到心被捏碎了。」

除了生病需要救治的患者,還有許多人,在這場疫情中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天貓店壹點靈是一家為顧客提供付費心理諮詢的小店,除夕那天,壹點靈開通了免費的心理援助,並分三批招募了500名心理諮詢師志願者。

即便這樣,壹點靈的運營負責人、心理諮詢師黃晶告訴人物的記者,自己每天都悶在房間工作,一天只顧得上吃一頓飯,電腦忙到燒壞了一台

最初,他們只有湖北專線,後來,這一項目面向全國展開,迄今共接到了超過14000個諮詢者的求助。

這些求助者中,有病人,有病人家屬,有在交通樞紐工作的民警……心理諮詢師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融化心裡的焦慮的冰峰。

這些各行各業的志願者,他們用自己的力量,在為戰勝疫情努力著,雖然不安、沮喪和焦慮,但他們也彼此安慰:「這是黎明前的黑暗,挺過去,就好了。」



「瞭望者」

在這次疫情中,公眾最關心的,除了病毒本身,就是「武漢正在發生什麼「?

於是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去到了武漢,將武漢的種種,呈現在了我們面前。

他們,就是記者

目前大約有300多名記者在武漢,他們被稱為「瞭望者」。透過他們的鏡頭和文字,我們看到了武漢的街頭,看到了方艙醫院內部的情況,聽到了武漢居民的需求,了解到了武漢的最新情況。

在這次疫情報導中,也湧現了許多優質的報導,而這些報導的基礎,源於兩個字——「真實「

要獲得「真實"的報導並不容易,尤其是「疫情報導」。

上海某報社的記者老林在接受刺蝟公社採訪時說:

「我做記者做了十幾年。一直在跑國內的突發事件,比如緬北戰事、汶川地震等,這些事件的危險看得見,摸得著,聞得到。但疫情報導特別不一樣,看上去很平靜,但是風險無處不在。」

最大的危險就是外出被感染的風險。鳳凰衛視的記者羅羽鳴說,因為現在她是一個比較危險的人,攝影師即便是在室內拍攝她,都會做好防護措施,與她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危險,很多記者都是瞞著家人在外跑採訪的。武漢某報社記者葉行在李文亮醫生去世的那天晚上去了武漢中心醫院。

「我當時想,李文亮醫生如果離開了,我就相當於去送他吧。如果他醒過來了,那我就相當於迎接他吧。「

到現在為止,葉行的家人也不知道他去了醫院,「如果知道了,大概會不讓我再外出採訪了吧。」

財新和三聯作為這場疫情中備受矚目的媒體之一,從疫情一暴發,就深入武漢,尋找疫情背後的當事人。

財新傳媒的創辦人胡舒立曾說:

「新聞作為一種職業,必須是專業化的,有基本的操守,它必須服從事實這個最高權威,新聞不是宣傳,也不能是宣傳。」

這些幫助我們「看見武漢」的記者,是他們記錄下的是當下,更是歷史。



將滴水匯成大浪

在武漢,千千萬萬個普通人,每個人都在努力著。

美團外賣的外賣小哥老計,在微博上記錄下了自己疫情期間送外賣的心路歷程,還會實時更新各個店的口罩、食物情況,簡單樸實的內容讓他收穫了6萬多的粉絲,還會有武漢當地的人微博私信求助他。

有一個女生跟老計說她咳嗽,很害怕,幾乎每天都哭……老計幫這個女生買了止咳的藥,可能不知道如何幫助這個女生,他把與這個女生的聊天發上了微博,立即就有許多網友發來鼓勵的話,大概希望能夠最大幫助這個女生,這條微博老計連發了兩遍。

在武漢離漢通道封閉之後,市民購買日常用品十分不方便,外賣訂單爆滿,騎手嚴重不足,於是原本是一名健身教練的辛野,也下載了騎手軟體,成為了一名臨時外賣員。

辛野剛開始因為對小區和路都不熟,加上疫情下,很多門和路都不通了,導致走了很多冤枉路,遲到了好幾次,但人們都很理解,還會叮囑他路上千萬小心。

困守在家裡無法出去購買食物和生活用品的大多是年邁的老人或者是行動不便的慢性病人,還有一些在家進行隔離的家庭,外賣就是他們生活下去的「生命橋樑」。

除了需要食物和生活物品,還有很多已經離開武漢的人,寵物還在武漢的家裡,離開時他們並沒有想到會這麼長時間回不去,加上武漢城內公共運輸停運,照顧小動物,成了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於是除了送外賣,辛野也開始幫助無法回武漢的人餵養小動物。

對於被幫助的人和家庭來說,辛野、老計還有志願者們,就像是英雄般的存在,但大家都是一樣是肉體之身,也會害怕,也有感情。



現在這場疫情正在慢慢好轉,很多地區都下調了應急響應等級,人們也在慢慢恢復原來的生活,但當我們能摘下口罩正常走上街頭時,也希望大家將這些殘酷時刻的溫柔瞬間,隨這場危機一起,被記住。

因為這是一場每個人身處其中的經歷,有些人,他們永遠的留在了黑夜中沒能走出來,但更多人,他們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用自己微弱的力量聚集成了黑夜中的炬火。

在經歷之後,我們帶著這些感動和反思,繼續擁抱生活,這樣,才不負這些義無反顧為我們帶來希望的人。

在武漢這座城市裡,危急時刻,那麼多人無畏地走向風暴之眼,撐起重災之地。每一個看似微小的力量,終將匯聚成我們擊退病毒的大浪。



參考資料

1. 「歡迎來到人間「 豆瓣

3. 」一條「 豆瓣

4. 那些身處疫情一線的記者:每次採訪回來,就像撿回一條命 刺蝟公社

5. 我在美國為武漢患者整理求救信息 陳恕行 三明治

6.普通人,照亮普通人 林念 人物

7.紀錄片《武漢:我的戰「疫」日記》 央視記錄

8.一個外賣員的武漢直播 張文 真實故事計劃

9.紀錄片《在武漢》


一個個真實鮮活的個體故事,理解他們,也就理解了中國年輕一代的生存狀況:

如何寫一個好故事?專業講師和普通人共同執筆,讓寫作變成一種生活方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