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盜版有錯嗎?淺談遊戲圈的正版盜版之爭

碎碎念工坊 發佈 2020-03-18T09:11:05+00:00

作者:陳風在最近這幾年,我們可以看到優秀的國產單機作品越來越多,《太吾繪卷》、《中國式家長》、《古劍奇譚3》等遊戲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讓人不禁感慨:中國遊戲的黃金時代又回來了。

作者:陳風

在最近這幾年,我們可以看到優秀的國產單機作品越來越多,《太吾繪卷》、《中國式家長》、《古劍奇譚3》等遊戲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讓人不禁感慨:中國遊戲的黃金時代又回來了。

長久以來,中國一直是盜版遊戲的重災區,無論是多優秀的PC單機遊戲,在國內似乎都難以翻起盈利的浪花——被盜版活活逼死的中國單機遊戲市場,或許就是最好的證明。

然而,情況正在悄然發生改變,隨著Steam等遊戲電子商店的鋪開,以及移動支付的普及,越來越多中國玩家投身到了浩浩蕩蕩的正版大軍當中,甚至有成為主力的勢頭。但是難免的,這其中也夾雜著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老頑疾了,盜版遊戲。

正版、盜版之間的爭鬥由來已久,盜版玩家指責正版玩家故作清高,正版玩家鄙視盜版玩家破壞市場生態,雙方也是各執一詞,各有各的道理。

但其實這事吧,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

盜版遊戲就是原罪

在世紀之初,國內的電子遊戲市場方興未艾,有著一批雄心勃勃的遊戲製作者帶著夢想加入到這個新興的行業,締造了屬於中國遊戲的"黃金時代"。曾幾何時,國人研製的遊戲也曾經登上過E3,也曾經贏得過全世界的驚嘆。

只是這一切都被盜版毀掉了,從此國內單機一蹶不振,直到近幾年才略有起色。

曾經在某帖子看到一位玩家的發言:你們玩盜版《鬼泣4》是為了玩《鬼泣4》,而我玩正版是為了玩到《鬼泣5》。

人性本身就帶著"貪婪",並不是所有人都是君子,有了破解版資源,肯定會有人抵不住誘惑放棄正版,畢竟輕則幾十重則幾百的價格,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還沒富裕到可以忽視的程度。

而對於遊戲開發商來說,瀝盡心血開發的遊戲最終沒有得到好的回報,開發者的熱情會被打擊,也沒有資金進行下一步的開發,只能一步步走向破產,如同曾經的中國單機製作者一般。

即使如今有了日趨成熟的反破解技術,但仍然擋不住無孔不入的破解團隊。遊戲公司為了不讓遊戲破解,投入更多資金反破解,這筆錢最後由誰買單?必然落到正版玩家頭上。買遊戲還要為加密技術付費,還要忍受加密把遊戲變得卡頓,正版玩家不得不為盜版買單,成了最後的輸家。

盜版的罪惡是洗不掉的。

歷史遺留下,畸形的消費觀

但世界也不是非黑即白,在國內,盜版遊戲的猖獗,以及白嫖心理的盛行,與其說的個人素質問題,倒不如說是一個社會問題,一個歷史遺留問題。

如果要聊起國內的遊戲消費模式的話,會發現歷史給所有玩家開了一個玩笑。從 付費到免費,兜兜轉轉二十年,再次回到了付費。但這並不是後退了一步回到了起點,而是向前邁了一大步,代表著國內玩家正在逐漸擺脫畸形的市場。

在最初的遊戲市場上,遊戲收費是主流的模式,不論是早期遊戲以光碟形式發售還是網路遊戲以點卡收費營收,玩遊戲有一定的消費門檻是很正常的現象。而隨著2003年遊戲禁令的發布,主機市場進入寒冬,PC逐漸變成了國人默認的遊戲唯一平台之後,由於當時電腦加密方式的簡陋,破解遊戲開始大行其道。

但即使這個時候,遊戲收費依舊是主流,只是購買的對象逐漸走向了盜版光碟,正版意識還沒來得及出現就已經消亡。

玩家消費觀念的真正變化開始於網絡時代的到來,隨著網絡的普及,海量免費的盜版資源在網上可以隨便下載,導致花錢買遊戲變成了"人傻錢多"的表現。而在網路遊戲領域,"免費暢玩"的出現打破了網遊遊戲時間收費的固有模式,拉開了遊戲免費內購收費的時代。

國內單機市場在盜版碟的衝擊下本就已經奄奄一息,根本無法聚集起力量打擊盜版。而網路遊戲在在市場的大浪淘沙中,收費制轉向免費制也成了必然的結果,玩遊戲不花錢,準確來說進遊戲不花錢,成為了消費觀念中的主流。

同時由於國內的特殊情況,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電子遊戲都被冠以"電子海洛因"、"精神鴉片"等負面名稱,電子遊戲成為了繼武俠小說、追星之後又一大教育背鍋者,這種觀念直至今日都影響深遠,在這樣的環境下,買遊戲就仿佛是有罪、見不得光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長了原本國內遊戲玩家正版意識匱乏的風氣。

綜上所述,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都忽略了電子遊戲的商品性,甚至當Steam剛剛進入國內的時候,很多玩家都對花錢買遊戲感到不可思議。

當然,這並不是他們的錯,在整個市場都處在畸形的狀態下,普通玩家根本接觸不到外面自由的遊戲世界,而無良遊戲廠商在嘗到愚民政策的甜頭後,更是不可能主動引進國外的大作。

幸好,在經過了漫長的黑暗之後,曙光已經乍現。隨著國民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產權保護、知識付費等概念的深入人心,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理智的玩家加入到了正版的行列。即使社會輿論依舊沒有減輕對於遊戲行業的非議,但當初那一批年輕的玩家已經有了足夠的話語權,也已經有了能力,去保護自己心中的是非對錯。

玩盜版不至於十惡不赦,但還請低調

儘管現在很多玩家意識到了盜版的危害,開始自發的對盜版遊戲進行抵制,但盜版破解這一類遊戲絕對不可能在短時間裡消失,我們不能否認盜版遊戲給予了許多經濟不寬裕的玩家一個體驗遊戲的機會。如今的這一代玩家們,由盜版遊戲啟蒙,最後轉向正版的也不在少數。

在口袋裡錢不多、法律意識也不健全的時候,接觸盜版遊戲,其實也是一種無奈的妥協。

由於曾經都是個盜版玩家,所以其實大部分玩家對於盜版還是比較寬容的,玩盜版也不是真的罪大惡極的事情,畢竟誰沒有過面對心愛的作品卻又囊中羞澀的經歷?玩盜版不是很過分,日後有條件了,記得補個票就好。

實際上很多第三世界國家的製作組或者獨立的PC製作組都表達過類似的理念:

"如果你是因為沒錢所以玩盜版,那沒問題。因為我們當年和你一樣。但是希望你在玩遊戲的時候,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這樣在你有錢了以後,就可以回來支持我們。"

翻譯過來就是:大家都是玩盜版出身的,誰也別看不起誰。

但很可惜,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總有些人玩著盜版卻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公然叫囂"盜版光榮,正版可恥",更有甚者,連"你們給外國廠商送的每一分錢,將來都會化作射向中國的子彈"這種理由都能講的理直氣壯,他們也不一定是經濟不寬裕,只是單純帶著不想花錢又想享樂的白嫖主義,去公然鄙視正版玩家。

對於這類玩家,請你記住,你能一邊玩著盜版遊戲,還能一邊理直氣壯的噴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正版遊戲玩家提供了足夠的運轉資金讓公司能健康的活下去。本質上來說,你盜竊的是正版玩家的錢,你享受的快樂是正版玩家提供給你的,還請常懷感恩之心。

當然,入手正版也確實會使部分玩家生出一種優越感,即使他們曾經也是盜版玩家,但絲毫不妨礙他們買了一個遊戲之後開始將正版遊戲的意義大書特書,上升到某種高度,公開秀出自己的偉大。

這種做法,其實也有點讓人不齒。而這兩類極端玩家,也正是正、盜版玩家之間矛盾激化者。

寫在最後,拋出個問題

雖然國內玩家的正版意識逐漸覺醒,但目前很多的廠商對中國玩家還不夠重視,有時候正版遊戲的體驗甚至不如盜版,這裡例舉幾種情況:

1、 很多遊戲支持八國語言,卻唯獨沒有中文,正版玩家只能生啃外文,而盜版玩家則可以在漢化組的幫助下享受漢化。

2、遊戲定價虛高,比如《幽靈行動:斷點》終極版的718RMB,以及部分遊戲的漲價行為,參考《尼爾:機械紀元》。

3、遊戲鎖區問題或者不在國區發售,玩家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去為廠商送錢。

如果大家遇到這種情況,你們還會去支持正版嗎?

-END-

關注「碎碎念工坊」,傳播遊戲文化,讓遊戲不止是遊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