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00萬對夫妻離婚:我還沒有畢業,同學夫妻已經放棄了

感性的藝芽 發佈 2020-01-02T22:47:53+00:00

雖然這400萬對夫妻,22歲至30歲之間離婚的比例不是最大,但這也能說明年輕人離婚指數上升了。婚姻幸福與不幸福,都在時間的見證下有了結果,我不去評價他們結婚過早是好是壞,但他們是否幸福,我是見證人。

你的故事,溫暖的文字

文/藝芽

當我第一眼看到這個數字的時候,有些木然,我們的基數大,離婚人數多點很正常,細想之後才發現:我所認為的正常,也是這400萬對夫妻的想法吧,年輕人離婚是正常的事情。

雖然這400萬對夫妻,22歲至30歲之間離婚的比例不是最大,但這也能說明年輕人離婚指數上升了。這幾年回家,能看到當年一起上學的同學,抱著孩子在家附近轉悠,而我還是一個孩子,還是一個沒有成家的孩子。

其實早在幾年前,還在上大學的時候,回家就遇到了初中、高中的同學結婚了,當我大學快畢業時,他們的孩子已經可以打醬油了。而我們還在花招父母的錢,操心學習和玩耍,那些年的同學已經先我們一步成家立業,到底是他們著急了,還是我們貪玩了。

看到後來他們家庭的現狀,自己心裡已經有了答案,那400萬對離婚的夫妻,我那些年結婚的同學就在其中。婚姻幸福與不幸福,都在時間的見證下有了結果,我不去評價他們結婚過早是好是壞,但他們是否幸福,我是見證人。

結婚早,可以早點接觸婚姻幸福,結婚晚的我們,眼裡酸酸的,羨慕他們有個人陪伴枯燥的日子。但後來這樣的感覺漸漸少了,我不羨慕他們的婚姻生活,甚至反思我自己的婚姻生活怎樣才能長久幸福。

早婚接近幸福,未必會幸福​

秦思思(化名)是很多年前的高中同學,男朋友王陸(化名)是隔壁大專學校的,兩人第一次見面是在開學的第一天。兩個學校同一天報導,王陸和秦思思就在大專門口遇到了,兩人第一天見,就看上了對方。

之後的三年,兩人就開始了甜蜜的戀愛,當然老師是不允許談戀愛的,我們也是後來在畢業的時候才知道,她還有這樣一位男朋友。三年的時間將對方藏得夠深,感情生活也沒有耽擱,畢業的那天,他們說他們就要結婚了,因為兩人都成年了。

果然就在我們上大學的第二年,兩人結婚了。秦思思在大學期間直接停課生小孩,秦思思比男朋友小三歲,秦思思上大學這一年,男朋友就開始工作了,就在秦思思上大學這個城市。

兩人已經同居了,當然雙方父母都默認支持。我們還在大三的時候,兩人的小孩已經出生了,感覺一家、三人的小生活很浪漫。在朋友圈,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甜蜜的日常,這在我們小圈子裡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很多同學就此開始著急找對象,希望早點結婚,過上幸福的日子。

但是好景不長,秦思思的甜蜜生活沒有持續幾年,小孩子可以在地上跑的時候,我們也畢業了,但是她們夫妻間的感情開始走下坡路。孩子一年的花銷足夠男朋友奮鬥很長時間,秦思思的生活質量也直線下降,兩人沒有更多的經歷顧及對方,自己照顧自己。

生活真的很糟糕,我們作為高中同學,時刻關注著她的狀態,甜蜜的婚姻生活少了,拮据的生活狀態我們也能看出來,秦思思不餓您經常買自己喜歡的衣物或者包包,我們看在眼裡,但是也瞭然於胸,他們的幸福只是那個年紀的衝動。

說實話,在年輕的時候,看到大人們親密的生活,會激發處於學習高壓下的孩子,對愛情的渴望。但是我們只看得到婚姻甜蜜的一面,看不到婚姻裡面的柴米油鹽,感情雖然不會遇到什麼大事,但小事就足夠消磨我們對愛情的激情。

我們還在上學的時候,自然會羨慕有一人陪伴的生活,因為一個人在圖書館看書、一個人去吃飯、亦或是一個人生病看醫生、都需要極大的勇氣。

沒有人陪伴就是我們想要戀愛的最大理由,但是畢業之後,我們長大了,看到了婚姻的另一面,也看到了秦思思的感情生活。大概只有戀愛的時候才是幸福的,結婚之後兩人只有相互扯皮,互相推諉責任。

走出婚姻不是對自由的渴望,是對現實的投降​

很多結婚的同學,都是沒有經歷過畢業後的幾年奮鬥時間,沒有體會過戀愛與婚姻的差異。就是因為畢業之後,沒有體會到婚姻也是有物質基礎的,美好的期待總是會讓我們失望的,我們對一件事情的執念越大,失望的機率就越大。

離婚的同學,不止秦思思,大學畢業之後就結婚的同學也很多,他們一起穿著學士服,在校園裡拍了婚紗照,也穿著婚紗在上課的教室留下青春的印記。

但是結婚不久,孩子就懷上了,各自的工作都還沒有穩定,孩子就出生了,有的同學婚姻是被孩子逼迫的,所以幸福與否只有他們知道。

很多人結婚之後,才知道婚姻和自己理解的並不一樣,不是自己的溫柔鄉,而是束縛自己自由的「牢房」。往日可以和同學一起網吧上網,現在只能下班回家,還要放棄很多的娛樂,離婚之後,他們都會說,他們是在渴望自由,所有放下沉重的婚姻。

離婚的人又表示,自己的內心並沒有被解放,反而自己的壓力更加的大,沒有多餘的心思和朋友在一起玩耍,因為婚姻帶給他們的影響沒有在離婚的時候消除,甚至對婚姻的愧疚更加的深刻。

單身的時候羨慕別人的幸福,自己體會婚姻的時候又嚮往單身是自由。到底什麼才是最好的結果呢?離婚是不是他們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呢?顯然不是,對婚姻的不適應只是自己對婚姻認識淺顯,沒有人可以逃避,既然開始了幸福的旅程,哪有因為自己「想要自由」就放棄的呢?

畢業之前大家都是孩子,畢業之後才知道成年人的不容易,沒有體會過成年人不容易的人,不能輕易開始婚姻,因為沒有足夠的承受能力,必然會被現實壓迫的不自在。

​面對這麼多已經離婚的同學,藝芽只能感嘆:大家都是年輕人,對自己好點就是延遲享受幸福,不然猛然加大的壓力,讓我們都受不了。就想秦思思和丈夫連孩子都養不起,卻還要追求幸福,這不是自己斷了幸福的後路嘛。

我是藝芽,在2019年的第二天,過年了。我不願意太早嘗試生活的苦,應該是膽小,和性格的軟弱,但是這個問題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