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親自錄用的黃埔生,北伐戰爭建奇功,22歲成秋收起義總指揮

歷史微鑒 發佈 2020-02-27T16:49:43+00:00

黃埔軍校作為老蔣的起家班底,多年裡培養了大量的軍事人才,就連陳賡大將、林老總等人都是這所軍校中出身,不過校長一直是蔣正中,孫中山並不負責學校的具體招生和學習,但實際上有一個人,他是孫先生親自面試並破例送到學校中的。

黃埔軍校作為老蔣的起家班底,多年裡培養了大量的軍事人才,就連陳賡大將、林老總等人都是這所軍校中出身,不過校長一直是蔣正中,孫中山並不負責學校的具體招生和學習,但實際上有一個人,他是孫先生親自面試並破例送到學校中的。在學校里,他也獲得了老蔣的好評和讚許,就連何應欽都稱讚他今後一定是將才,而孫中山在大會上也親自提出要向他學習,以他為楷模。而毛主席卻痛說:"給我三師也不行,還我盧德銘!"

盧德銘1905年出生在四川自貢市,從小就十分的聰明好學,四歲時就來到了私塾中學習,幾年過後去往七十里外的高級小學讀書,其學習優秀見識增長。父親盧安炳為了能讓他走上仕途之路或者商業上闖蕩,在小學畢業後,又送他去四川最知名的學府之一成都公學,而在這裡共產主義思潮也在學校里流行,而盧德銘也了解了革命思想,閱讀了很多進步書籍,他認為想要富強就要打倒軍閥,從而武力統一中國,沒有其他的途徑可以走。

在1924年初,他從報紙得知黃埔軍校的招生情況,十分的興奮,他認為只有學習軍事能力才能更好的報國,因此提出要報考軍校。父親聽聞後很是震驚,畢竟幼子學習一向很出色,為何要走軍旅生涯?盧家一直是書香門第,從來沒有子弟從軍,因此他直接拒絕了盧德銘的請求,讓他好好讀書,就算當個教書匠也是好的。自古以來當兵的哪裡有好下場,可能連死屍都收不全,沒想到竟一語成箴。

不過盧德銘並沒有放棄,他苦苦勸說父親,讓其答應自己報效國家,為此他還請來了父親的好友,也就是同盟會的元老、孫中山的原秘書長李筱亭,讓他幫忙勸說父親,就這樣才最終同意他去報考軍校。而他認為一路前去時間可能來不及,因此讓李筱亭幫自己寫了封舉薦信。不過到了黃埔軍校後,他們才發現時間已經過去,此時的二期生已經開始了軍事訓練工作,盧德銘多次請求補考卻被拒絕。

為了能見到孫中山,他又找到了川籍同盟會成員,在老鄉的引薦下才找到了孫中山。在見面後,看到推薦信對此很是滿意。而盧德銘又表示:"我在路上走了幾個月,來了後才知道招生結束,希望能讓我插班,我勵志報國,希望先生出題考考我!"

孫中山沒想此人如此有膽量,寫下了題目,不到一個小時盧德銘就寫完答題,孫先生看了後默默不語,提筆寫了一封舉薦信,讓他成功來到輜重隊學習,在這裡他每天都會積極認真,讓老蔣對此很是欣賞,他也加入了我黨。在1926年夏,他加入葉挺獨立團擔任連長一職,在北伐作戰中立下了不少奇功。在攻打安仁時他帶著4連全力出擊,朝著敵人的陣地猛烈的廝殺。敵人潰敗後逃到攸縣,但他在來到指定的桑田之地時,並沒有停下來,反而是乘勝追擊,一舉在攸縣殲滅全部敵軍,獲得了葉挺的表揚。

9月被北伐軍進入武昌時,敵軍劉玉春帶著一個師駐守,他揚言要在武昌決一死戰。9月5日,攻城戰打響,敵人占據有利的地理優勢,結果讓北伐軍損失很大,但盧德銘鎮定指揮,贏得了戰場上的大功勳,被提拔為1營營長,之後軍隊整編,他擔任73團參謀長,1927年4月,他奉命在河南作戰,上蔡之戰配合主力全殲奉軍。

1927年6月,中央欲讓他擔任警衛團團長,不過張發奎卻想要讓心腹擔任,但在張雲逸的勸阻之下,才讓盧德銘成功任職。擔任這個職位後,他在部隊中安插大量的黨員,其中三個營長都是,可以說這支部隊完全被我軍控制住。

1927年7月15日,汪精衛背叛革命,率軍對老蔣討伐,國軍內部混亂之餘,南昌起義就此打響。盧德銘率領兩千軍官以及軍校的兩千個學生,乘坐四艘船到達九江地區,不過其中兩艘船被張發奎截獲,盧德銘帶著部隊去往南昌,這才知道起義失敗後大軍逃跑。此時張發奎的大軍已經朝他們趕來。

盧德銘率部去往修水一帶轉移,在向警予的指示下,支援毛主席發動秋收起義,被任命為總指揮,不過在十天作戰中,我軍的損失很大。9月20日,殘部在毛盧的帶領下轉移蘆溪,結果卻遭到了敵人的埋伏,盧德銘壯烈犧牲,其實他是有未婚妻的,但直到五十年後才知道他犧牲的消息,可謂悲痛。

參考文獻:《秋收起義部隊總指揮盧德銘風采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