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紅利將盡,企業如何抓住下一個浪潮

今今樂道讀書會 發佈 2019-12-22T19:03:28+00:00

還有幾天,伴隨著最早一批90後已經開始步入「三字頭」隊伍,2019年也走近尾聲。這一年中,網際網路界仿佛中了娛樂界的毒,大肆上演著何為「瓜」態百生。

還有幾天,伴隨著最早一批90後已經開始步入「三字頭」隊伍,2019年也走近尾聲。


這一年中,網際網路界仿佛中了娛樂界的毒,大肆上演著何為「瓜」態百生。回想起這即將過去的這一年所發生的諸多行業八卦看點:什麼「國民老公」驚現老賴名單、慶渝年婚變互揭老底、孫宇晨放了個價值456萬美金的天價「鴿」……


一路走來,想必大家也都被餵得七八分飽了,這裡也不再贅述,直接奔主題:一起再回顧網際網路業這一年的風雨變遷,看看沸騰了近二十年的網際網路行業,在這一年中是怎樣被澆冷水的。


在網際網路行業說到資本寒冬,那肯定是「避之如蛇蠍,人皆側目」,但是該來的總會來。2019即將結束,回想前兩年,此時的網際網路正是人頭攢動的的好時節,企業高薪挖人、燒錢、補貼好等等好不熱鬧;而今年的網際網路圈卻噤若寒蟬,裁員、倒閉、業務收縮等企業風暴席捲網際網路。


這一年來可以盤點的事件還有很多。


馬老師卸任,回歸熱愛的生活;網易裁員事件讓我們感受到了網易不易;暴風走向沒落,一代「妖股」神話落幕。無論是曾經如火如荼的O2O,還是來勢洶洶的新零售,亦或是在投資邏輯上紛紛被證偽的新興獨角獸中,隨著大公司裁員、倒閉、戰略調整、創始人成老賴等風波相繼襲來,用戶對網際網路行業的負面風評,也如洶洶潮水一般撲面而來。


這一年的風風雨雨告訴了我們一個無法迴避的事,網際網路紅利將盡,就像阿里曾鳴說的「容易掙的錢,肯定是沒了。往後大家都得做更辛苦的事。」


更辛苦的事是什麼?曾鳴說,找下沉的機會不算,因為「這一浪肯定也過去了,再下沉已經沒什麼意思了」。看細分的需求也不算,因為真正的價值仍蘊藏在基本面里——改造每一個值得被重構的傳統產業,就是一件具備創造力的「苦差事」。


「網際網路的下半場,就是智能商業的主戰場。網際網路和AI的技術,可以被用來改造每一個產業,每一個產業本質上都會向網絡協同和數據智能的方向演化。這就是產業網際網路的概念。」


那什麼是智能商業呢,曾鳴在書中寫到,美國雜誌《福布斯》在2007年的時候做了一個榜單,榜單統計了全球市值前10名的公司,這些公司大多是通用電氣、中國電信、花旗銀行、美國銀行等傳統行業的領軍巨頭。但到了十多年後的今天,這份榜單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前十名里就有六個是網際網路公司,這六個公司分別是谷歌、亞馬遜、阿里巴巴、騰訊、臉書和蘋果公司。


這些網際網路公司從默默無聞成長為市值在5000億美元以上的領跑全球的公司,借的正是智能商業的東風。那什麼是智能商業呢?其實,簡單點說,就是所有利用網際網路來發展業務、獲取利潤的公司,都可以稱為智能商業。


這本書告訴我們,未來企業的發展趨勢一定是智能商業,只有牢牢抓住智能商業的發展趨勢,在C2B模式中尋找商機、用點線面原則來找準定位,才能在智能商業中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曾鳴在書的最後說:「如今已經很少有人能夠前瞻十幾年之後可能發生的事情。在這樣的環境下,企業不能固步自封,應該更快速地行動。即使行動失敗了,如果能夠換取對未來更清晰的預判,比別人快上半步,就能夠在未來的世界中搶占先機。」未來已來,你準備好了嗎?

新的未來,新的戰局,自然要有新的戰略。


人的思維往往處於刺蝟和狐狸兩種思維方式的對抗之中。前者重視目標的單一性和純粹性,而忽視手段的配合;後者重視環境的變化和對自身能力的評估,但往往模糊了目標和焦點。加迪斯在書中展現了這種對抗和矛盾,他用大量的歷史事件和對參與者思維和行為的分析,體現出戰略的內涵。


為什麼有的戰略意圖能得到超水平的實現,而有的戰略意圖一敗塗地?他的結論是,如果把刺蝟理解為對戰略目標和願景的規劃,把狐狸理解為對自身能力的評估和調控,那麼目標與能力的平衡即為戰略。


書中給我們分析了刺蝟和狐狸的兩種戰略思維的優缺點,我們需要在大腦中調和這兩種思維,平衡目標和能力,在制定戰略的過程中避開兩個陷阱,對各種條件進行凈評估,保持自知和自製。


歷史上那些笑到最後的大戰略家都牢牢把握住了制定成功戰略的三大原則,第一看重速度;第二審時度勢;第三分解任務,逐漸攻克。


正如書中所說的:那些意外叢生的地方,沒有地圖,而最危險的是自以為有地圖。這本書能提示我們要做好哪些準備,以免被意外擊倒。但這本書里的方法不是戒條,它只是在各種已知的意外中取了最大公約數,給大家做個提醒和準備。準備那些能解決的問題,至於未知的意外,它給你留下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彈性空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