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麼原因把東晉推向了亡國的深淵?

清論歷史 發佈 2020-03-18T21:51:08+00:00

西晉滅亡後不久,宗室子弟琅琊王司馬睿便在江南一帶重新建立起了新的封建帝國。作為司馬氏的後人,司馬睿意在恢復西晉往日的輝煌。同時也是為了賦予自己統治的帝國合法性,於是在選擇國號時仍然選擇了晉。後世為了方便區分兩晉,於是將司馬睿在建康開創的晉帝國稱之為東晉。

西晉滅亡後不久,宗室子弟琅琊王司馬睿便在江南一帶重新建立起了新的封建帝國。作為司馬氏的後人,司馬睿意在恢復西晉往日的輝煌。同時也是為了賦予自己統治的帝國合法性,於是在選擇國號時仍然選擇了晉。後世為了方便區分兩晉,於是將司馬睿在建康開創的晉帝國稱之為東晉。

東晉自建立之初就存在著諸多問題,不僅權力結構存在著重大弊病,而且由於常年偏安於江南一地,對外事務上一直處於被動局面。此時的中原已經被各割據政權分割殆盡,東晉想要一一收回又是難上加難,索性直接修改對外政策,從全面進攻轉向防守。

北方割據政權前秦在統一了北方後,率先向東晉發起了全面進攻。東晉派遣謝玄率北府兵與前秦軍在淝水展開了決定兩國國運的生死大戰,結果卻出人意料,前秦完敗而東晉完勝。在這場影響天下走勢的大戰結束後,前秦政權直接走向了崩潰和瓦解。但是獲勝的東晉也並沒有因此使國祚得以綿延。公元398年,東晉內部爆發了嚴重的大型內亂,直接加速了帝國的滅亡進程。直到公元420年,這個偏安多年的帝國終於走到了其生命的盡頭,在劉裕登基稱帝的那一瞬間宣告了滅亡。

權力結構存在著嚴重問題

東晉帝國在建立之初時,其權力結構就有著嚴重的問題。由於東晉開國君主司馬睿的封地在琅琊,所以在西晉滅亡後,司馬睿藉助當地士族的力量才能夠建立起新的封建帝國,其中貢獻最大的便是琅琊王氏。

琅琊王氏的歷史十分悠久,早在秦代,琅琊王氏的先祖王翦王賁就已經是朝廷的肱股之臣。在隨後的幾個朝代中,都能夠發現琅琊王氏在政治舞台上活躍的身影。再加上琅琊王氏已經在琅琊此地經營幾代,勢力根深蒂固,十分雄厚,所以輔佐司馬睿建立起東晉也並不是什麼難事。

但問題是,由於司馬睿並沒有太大的勢力,所以在東晉帝國建立後司馬睿許諾與王氏共治天下,一時間形成了"王與馬,共天下"的奇特政治景象。這種情況在古代封建王朝中非常少見,更為罕見的是司馬睿竟然是自願與王氏共分天下,這就為後倆的權力失衡埋下了重要的伏筆。《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的獨特政治格局解讀》一文中也曾經提到:

"'王與馬共天下',不是指裂土分封關係,而是指在權力分配和尊卑名分上與一般君臣不同的關係。王與馬的這種名器相予、御床與共的關係,發生在東晉創業、元帝壯年繼嗣之時,不是末世權寵禮遇非凡。也不是阿衡(伊尹)幼主僭越名分一類不正常的情況。"

琅琊王氏的功績是值得肯定的,畢竟在王氏的輔佐下,東晉帝國才能渡過脆弱的幼稚期。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王氏在東晉內部的勢力愈發強大,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凌駕於皇帝之上。王氏兄弟二人將東晉的內政和軍事牢牢掌握在手中,成為東晉帝國的實際控制者。而司馬睿則更像是一面旗幟,證明這個封建帝國還有一個名正言順的皇帝坐在龍椅之上。

在筆者看來,東晉滅亡的原因之一便是朝廷的控制權一直被四大家族所壟斷。這四大家族的目的都很明確,那就是徹底控制朝廷和皇帝。由於科舉制在當時並沒有出現,朝廷想要徵辟官員就必須依賴這些世家大族對朝廷進行舉薦,這也就導致東晉行政系統中出現了嚴重的結黨營私現象。在東晉初期,朝廷內外的官員有七成以上都是王氏家族的門生故吏,足可見當時王氏的勢力膨脹到了何等地步。

但是這一局面僅僅維持了不長時間就被打破,起因便是王敦之亂。王敦之亂發生後,陳郡謝氏、潁川庾氏、龍亢桓氏三大家族快速崛起,逐漸接觸到晉廷的核心,東晉便形成了被四大家族把持的局面。這四大家族並無心北伐,不斷進行著權力鬥爭,使東晉陷入了嚴重的內耗當中,如此東晉又怎能不亡國?

帝國內部矛盾激化,爆發了孫恩起義

公元383年,前秦君主苻堅舉全國之力南征東晉,本想在淝水之戰中一戰定乾坤,但卻因種種原因將這場"必勝"的戰爭硬生生輸掉了。淝水之戰的勝利無疑使東晉從瀕危亡國的關頭又重新走了回來,但卻並沒有因此淝水之戰的勝利而使國祚得以綿延。

淝水之戰結束後,東晉尚且沒有從戰爭的後遺症中走出來,內部就發生了大規模農民起義,也就是孫恩、盧循起義。

公元398年,東晉宗室成員司馬元顯為了補充軍中殘缺不全的兵員建制,於是徵發了大量的官奴婢。五斗米教藉此機會掀起了反晉旗幟,一時間得到了帝國各地的普遍響應,起義的浪潮很快就席捲了帝國全境。司馬元顯這一政策不但損害了地主階級的利益,還引起了官奴婢的普遍不滿,這才會導致此次起義運動規模如此之大。

晉廷得知起義消息後連忙派遣北府兵奔赴各地鎮壓,但卻並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而帝國內部卻日益混亂起來。桓玄藉助這一混亂的局面,加上晉廷無暇關注他,於是突然起兵發難攻向東晉京都建康。此時晉廷所掌控的最具戰鬥力的北府兵主力依然在各地平叛,並沒有執行衛戍京都的任務,所以建康城就這樣輕輕鬆鬆被桓玄所攻破,而桓玄也自然成為東晉的實際控制者。《晉書·桓玄傳》中曾經記載:

"玄至新亭,元顯自潰。玄入京師,矯詔曰:"義旗雲集,罪在元顯。太傅已別有教,其解嚴息甲,以副義心。"又矯詔加己總百揆,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錄尚書事、揚州牧,領徐州刺史,又加假黃鉞、羽葆鼓吹、班劍二十人,置左右長史、司馬、從事中郎四人,甲杖二百人上殿。"

第二年,不滿足於此的桓玄選擇篡晉自立,在東晉的版圖上建立起了桓楚政權。但桓玄僅僅維持了不到一年的統治就被劉裕所誅殺,司馬氏又重新回到了皇位之上。

孫恩起義對東晉產生的負面影響要遠遠大於桓玄篡位。在起義發生後,孫恩利用百姓對於東晉朝廷的憎恨,放縱部下對已經被征服的地區百姓進行了慘無人道的燒殺劫掠,就連剛剛出生的嬰兒也不放過,真可謂是令人髮指。在面對北府軍的攻勢時,孫恩自知不敵,選擇退守海島。在臨行之前,更是掠走了二十餘萬百姓。而當孫恩兵敗身死之時,這些百姓僅僅剩下了千餘人。

這次起義運動使東晉本就為數不多的人口數量再次衰減,經濟發展的趨勢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阻礙。同時,凡是起義軍所經過的地區,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不僅無數家庭因為孫恩的殘暴而破裂,許多地區的基礎經濟也被破壞殆盡,給本就脆弱的東晉帝國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劉裕崛起,篡晉自立

劉裕本為西漢皇室後裔,是劉交(劉邦之弟)的後代。在西晉帝國崩潰後,劉裕和家族成員一同南下,在東晉境內安家落戶。

在孫恩起義爆發後,劉裕被派遣前往偵查起義軍的動向,卻不料和起義軍發生了遭遇戰。當時劉裕手下僅有數十人,而面對的起義軍則有數千人之多。在這種情況下,劉裕依然選擇迎敵作戰,並支撐到了援軍的趕來,最終幾乎全殲這支起義軍。戰後,劉裕的地位得到了空前提升,也被晉廷所重視了起來。在隨後的時日裡,劉裕每戰幾乎必勝,成為北府軍將領劉牢的得力幹將。

在桓玄篡晉自立後,劉裕收集起北府軍舊部並打出恢復晉室的旗號向桓楚政權正式宣戰。桓玄不敵,連戰連敗,最終落得了兵敗身死的下場。而劉裕則因戰功卓著被晉廷提拔為持節鎮軍將軍,都督八州諸軍事。此時的劉裕已經成為晉廷的肱骨之臣,實力已經可以輕鬆顛覆晉廷的統治了。

公元418年,劉裕被晉帝拜為相國,並受封為宋公。但劉裕仍不滿足,在暗殺了司馬德宗後扶持了司馬德文這一傀儡皇帝,並獲得了天子禮遇。公元420年,劉裕決定更進一步,取代晉帝自立為帝,以國號為宋,史稱劉宋。自此,東晉終於走到了她生命的盡頭。《太平御覽·皇王部·東晉安皇帝》中曾有相關記載:

"二年夏六月壬戌,劉裕至於京師。傅亮承裕密旨,諷帝禪位,草詔,請帝書之。帝欣然謂左右曰:'桓玄之時,天命已去,為劉公所延二十載矣,今復何恨。'乃書赤紙為詔。甲子,遂遜於琅耶第。劉裕以帝為零陵王,居於秣陵,行晉正朔,車旗服色一如其舊,有其文而不備其禮。宋永初二年九月崩於內房,時年三十六。諡恭皇帝,葬沖平陵。"

在筆者看來,劉裕之所以能夠篡晉自立,這與晉帝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雖然劉裕在平定孫恩起義和桓玄之亂中立下了卓越戰功,但晉帝竟然沒有採取任何制約劉裕坐大的手段來降低他對東晉的威脅。反而賜予他更多的兵權,到了後期甚至讓他把持幾乎全國的兵權。一旦劉裕心生二心,晉廷只能束手就擒,毫無抵禦之策。所以這也是東晉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結語

實際上,從東晉帝國建立的那一天起,就註定它的國祚不會太久。因為從一開始,東晉內部就存在著嚴重的問題,首先便是權力分配出現了重大矛盾。司馬睿為了感謝琅琊王氏的輔佐之恩,相許與王氏兄弟共治天下,這就導致皇權從一開始就處於極度衰弱的狀態,並不利於皇帝施政。一旦這種現象成為了定局,那麼皇帝想要重新強化中央集權時將會面臨著極大的阻力,這就使皇帝與權臣之間的矛盾激化成為必然。

再者,時勢的變化也對東晉的滅亡起到了一個加速作用。從淝水之戰開始,東晉就陷入了無休無止的內亂之中。無論是孫恩起義,還是桓玄變亂,還是劉裕掌控朝政,都使東晉帝國陷入了內耗之中。

同時,東晉帝國的外部還有這諸多強敵,時刻對東晉構成著莫大的威脅,這就讓東晉帝國一直處於一個瀕臨崩潰的境地。此時的晉帝已經連東晉內部的矛盾都已經無法解決,更不要提北伐回收舊土了。在內外壓力的共同作用下,晉廷對帝國的控制能力越來越弱,最終亡國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參考文獻:

1.《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的獨特政治格局解讀》,田餘慶著

2.《晉書·桓玄傳》

3.《太平御覽·皇王部·東晉安皇帝》

本文內容來自今日頭條號:清論歷史 100%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存在疑義,請聯繫刪除。)我們將持續為大家輸出精彩的原創文章,歡迎小夥伴們訂閱轉發及評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