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財報變了:四大收入均衡,微信、雲服務加持C2B

21世紀商業評論 發佈 2020-03-18T01:10:28+00:00

財報顯示,騰訊2019年Q4收入1058億,單季度營收首破千億,刷新歷史記錄;全年營收3772.89億,同比增長21%,凈利潤943.51億,同比增長22%。

文/ 邱月燁 編輯/ 譚璐

3月18日,騰訊發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業績報告。財報顯示,騰訊2019年Q4收入1058億,單季度營收首破千億,刷新歷史記錄;全年營收3772.89億,同比增長21%,凈利潤(Non-IFRS)943.51億,同比增長22%。

作為騰訊組織架構升級一周年後的首份年報,本份財報看點頗多:

騰訊雲連續保持高位數增長,全年收入超過170億;社交產品呈現強進化基因:微信月活11.648億;小程序的日均交易筆數同比增長超過一倍,交易總額超8000億;商業支付日均交易筆數超10億,月活躍帳戶超8億;騰訊視頻的訂購用戶數高速增長達1.06億。

經過一年半左右的摸索和檢驗,騰訊在轉型產業網際網路的道路上,形成了獨特的C2B戰略模式,建立了完整的B端協同產品矩陣。我們看到,騰訊各主營板塊收入比例也變得越來越均衡,轉型效果顯著。

儘管2019年財報未受新冠疫情影響,騰訊還是多次提及了關於疫情的舉措和影響。2020年開年中國爆發新冠疫情,當下呈全球蔓延之勢,騰訊管理層對今年業務的前景指引將成為關鍵,分析人士認為應重點關注對網遊、廣告及科技金融影響。

2019年,騰訊遊戲收入增長10%至人民幣1147億元。中信建投證券稱,2020年春節期間,部分頭部遊戲的用戶活躍度和使用時長均得到大幅提升。騰訊旗下的《王者榮耀》數據理想,《和平精英》流水釋放,有助推動遊戲業務,網遊流水強勁。

廣發證券分析師楊琳琳認為,疫情對騰訊廣告和to B服務的影響是兩方面的。廣告領域,消費、汽車等行業的需求短期受到抑制,遊戲、電商、教育、金融等行業的需求則有所增加。to B服務領域,疫情壓制消費,預計對支付業務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與此同時,疫情也在加速商家和品牌數字化,小程序、企業微信、騰訊會議等活躍度上升,騰訊雲業務將保持高增長。

「我們的團隊不遺餘力地持續提升技術實力及產品,向公眾更新有關疫情的權威信息及資料,並向醫療服務機構、企業及教育機構等提供遠程辦公及協同工具……我們為抗疫所付出的努力,充分體現了『用戶為本,科技向善』的使命。」財報如是寫道。

財報發布前,36家券商公布了對騰訊最新的投資評級及目標價,維持「買入」、「增持」、「推薦」、「跑贏大市」評級,其中摩根大通給出的目標價最高達530港元。3月18日,騰訊收盤價為334港元,下跌4.52%。

微信:廣告變現,私域流量催化B端熱情

2019年,微信及WeChat月活躍帳戶達11.648億,同比增長6.1%。蓄力已久的小程序在2019年迅猛發展,日活躍用戶超過3億,日均交易筆數同比增長超過一倍。活躍小程序的平均留存較2018年提升了14%;相較上一年,小程序人均訪問次數提升45%,人均使用小程序個數提升98%。

小程序商業化進程迎來高速增長,2019年全年,小程序創造了超過8000億交易額,同比增長160%。交易、廣告、小程序智慧零售帶動小程序商業化表現提升,興業證券表示,輕度+O2O 等多個用戶場景拓展驅動小程序 GMV 翻倍。

不過,短期內廣告仍將是小程序的主要變現方式,微信平台已開發出多種廣告形式滿足流量方的需求,廣告基礎設施已搭建完畢。國信證券測算,2019 年小程序的廣告收入約為 20 億,長期來看商業價值超過百億。

隨著廣告庫存的增加疊加微信的流量優勢,社交廣告的商業價值將持續釋放。國金證券稱,2019年7月以來,騰訊對朋友圈及小程序廣告進行改良,更加重視轉化率。「看一看」「搜一搜」和小程序有充足的潛在廣告位,只是不會很快釋放出來。

2020年,小程序繼續深入探索商業化生態構建,並將助力商家打造商業閉環作為首要目標。2月17日,小程序開啟直播公測,幫助更多商家打造線上經營閉環,完成快速轉型,為品牌帶來了切實的生意增長。3月13日,微信小程序又上線訂單管理功能,並提供交易保障能力,進一步促進小程序平台交易環境的良性發展。

疫情進一步助推了小程序的商業潛力和價值。小程序「連接器」的功能,意外促進了企業與公共機構線上轉型需求的爆發,小程序因此成為助力復產復工的重要角色。

一方面,眾多企業綜合利用微信生態擺脫疫情困境,小程序+社群運營(微信群)+私域流量(企業微信)+直播賣貨,成為最基本的打法組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到家服務類小程序。2020年除夕至正月二十,超市類小程序訪問人數同比增長115%,生鮮果蔬類小程序訪問人數同比增長168%,社區電商類小程序訪問人數同比增長83%。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雲服務外,企業微信也是騰訊深化to B領域的重要切入點。財報指出,企業微信通過進一步深化微信及企業微信的互通,協助企業進行客戶管理及銷售轉化,疫情期間有數百萬企業通過企業微信順利恢復辦公;企業微信通過與微信小程序商城、小程序直播、微信社群運營等結合,迅速幫助零售企業實現線上遷移,助力線上生意,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另一方面,以政府部門、醫療機構、教育機構為代表的公共機構成為新的需求方,小程序成為政府和公共機構提供服務的工具。1月20日到2月13日,醫療類疫情服務小程序數量新增近800個,醫療類小程序用戶環比增長347%。在該趨勢下,疫情結束之後,小程序有望繼續扮演提供公共服務的工具角色。

小程序的蓬勃發展,除了強化產業連接、加速B端生態外,也促進了支付的增長。2019年Q4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收入299.2億元,成為騰訊穩定的盈利增長點。騰訊表示,將致力於推動支付創新,增加支付使用場景,擴大理財產品組合。據披露,2019年騰訊商業支付日均交易筆數超過10億,月活帳戶超8億,月活躍商戶超5000萬,已覆蓋 70%的中小商戶。此外,理財通的資產保有量同比增長超50%。

國信證券稱,當前線下掃碼支付的滲透率僅為20%,而線下零售市場是線上零售的4倍,移動支付的市場規模仍具有一定的增長空間。微信支付與支付寶在支付領域的競爭已經結束,雙方將共同進入盈利期。隨著信用體系和產品類型的豐富,騰訊的金融業務有望再次後發先至。

雲與企業服務:借力新基建,釋放C2B能力

作為產業網際網路戰略升級的主要發力點,雲及企業服務的表現關注度最高。騰訊依靠多年深耕消費網際網路的經驗,搭建起一條獨創的「C2B」道路。連接C端的經驗,成為騰訊打通B端和G端產業鏈的重要一環,這一模式產生的效力在2019年不斷凸顯。

2019年,騰訊雲服務收入超過人民幣170億元,付費客戶數超過100萬,同比增長超86.8%。東吳證券此前預計,騰訊雲2019-2021 的收入分別為168億元/285億元/442億元,同比增長84%/70%/55%。

2019年5月,騰訊宣布實現全網伺服器總量超過100萬台、帶寬峰值突破100T的「雙百」里程碑。至此,騰訊成為中國首家、全球第五家伺服器總量超過百萬的公司,同時也是中國首家帶寬峰值達到100T的公司。這標誌著騰訊雲服務的業務規模、承載的網絡流量邁入全球第一梯隊。

在市場份額方面,騰訊雲在網際網路服務、旅遊、民生服務及工業等垂直領域持續拓展業務,並發揮連接消費者的優勢,助力企業進行數字化升級。

華創證券稱,騰訊雲在教育、金融、民生服務及零售業等領域的客戶基礎在擴大,例如,騰訊雲獲得深圳羅湖區智慧教育雲平台的營運合約,這是中國教育垂直領域的最大型純軟體項目。

以政務云為例,2019年騰訊政務雲項目共覆蓋省級行政區28個,海外地區1個,項目數量共計151個,同比增長55.7%;合同金額共計26億,同比增長226.2%。151個項目中,共有5個「億元大單」,其中騰訊聯合數廣中標的廣東省政務項目,訂單金額高達10.45億元。

憑藉C端的巨大連接優勢和服務能力,騰訊政務雲在這次疫情大考中實現逆襲式發展,積累了大量G端客戶。接下來,騰訊政務雲將攻堅重點滲透到中小級別城市,實現戰略版圖從省到市的包抄拓展。

新冠疫情爆發,進一步體現了遠程辦公及遠程醫療服務的效用。值得一提的是,騰訊雲於2019年12月推出的騰訊會議App,兩個月內日活躍帳戶數超過1000萬,成為當前中國最多人使用的視頻會議應用。

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近日指出,疫情期間產業網際網路的表現,是「新基建」加速落地的樣本。傳統基建,解決了物和人的連接,公路、機場的修建,給區域帶來繁榮的商業;而數字化新基建,解決了數據的連接、交互和處理。

5G、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將給產業升級帶來更大的空間,推動形成新的產品服務、新的生產體系和新的商業模式。以騰訊為例,按照2019年初提出的目標,騰訊將在三年內把所有增量業務都上雲,2020年的目標是實現50%的增量上雲。

騰訊希望做好數字化助手,釋放我們的C2B優勢,為各行各業提供工具、做好連接、建設生態,和各領域共同探索新基建的巨大價值。」湯道生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