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學攝影想快速入門,要牢記這7個基礎知識點,攝影乾貨教程

fun攝影 發佈 2020-01-29T17:51:41+00:00

這一點很重要,可以讓你在拍攝時可以找到最好正確並且具有相對水平的方式,同時也可以有效的保持相機的穩定性;正確的握機方法就像上圖,右手握住機身,左手托住鏡頭,拇指和食指在調焦環或對焦環處用於調焦或對焦,取景時建議臉部貼近相機背部,但不要太用力,這樣容易壓疼眼睛,會使眼睛缺氧變得疲勞

這兩天哪兒也不能去,就在家裡跟一些剛入門攝影愛好者的影友在一起交流學習攝影的經歷和過程,然後發很多影友都是跳躍式的學習和練習,然後學習的過程中就會有很多的空白區,同時也養成了一些不好的操作習慣。

本篇文章根據對一些攝影老師的經驗及系統理性的實戰經驗結合給大家分享在學入門攝影時必須要學習的一些基礎知識。建議大家可以認真閱讀一下。

本篇文章主要核心內容:

1、相機說明書按鍵功能篇重要性

2、養成正確持握相機的姿勢與習慣

3、入門攝影必學的相機參數設置調試技巧

4、拍照模式檔位介紹:P、AV、TV、M、B檔及特殊檔位介紹

5、常見拍攝主題拍攝參數的設置參考技巧

6、相機測光技巧與測光模式詳解

7、新手實戰拍攝常用的兩個構圖技巧


一、認真的閱讀相機說明書中的按鍵功能介紹篇

這是一個最基礎的基本功,你可以邊閱讀邊操作,這樣就可以很多的掌握相機上所有的功能及特點。以備不時之需,當你想要一個功能或設置時,可以幫你快速的找到並設置好他們。同時避免你在拍攝現場時因為不知道功能如何設置時的尷尬和手足無措。比如:對焦模式、拍攝模式、白平衡的設置、曝光的設置、曝光補償的設置、了解AV\TV\M\P等檔位的區別等等。



二、養成正確的持握相機的姿勢習慣。

這一點很重要,可以讓你在拍攝時可以找到最好正確並且具有相對水平的方式,同時也可以有效的保持相機的穩定性;


正確的握機方法就像上圖,右手握住機身,左手托住鏡頭,拇指和食指在調焦環或對焦環處用於調焦或對焦,取景時建議臉部貼近相機背部,但不要太用力,這樣容易壓疼眼睛,會使眼睛缺氧變得疲勞。夾緊雙臂於身體兩側,同時調整呼吸,使用呼吸保持均勻,然後需要拍攝時就輕按快門。



三、必須牢記的單反參數及調整技巧

景深:能夠清晰成像的距離範圍。

景深小,主體清晰,背景模糊,如果有前景也會出現前景與背景模糊,主體清晰的效果;

景深大,主體及背景都會顯得清晰,景深與物距、焦距都有著相對的影響關係。

光圈:控制鏡頭的進光量,在字母F後面的值就是光圈值,F值越小光圈越大,進光量就越多。景深就越小越淺,背景就越模糊,主體對焦點位置清晰部分就越小。最佳光圈值一般是最大光圈值減兩檔後的值。照片的亮度同時與曝光時間及感光度有關。



快門速度:即是快門開啟到關才的時間,快門以是S(秒)為單位的,常見快門如1/X秒的速度,X數值越大,快門速度就越快,然而照片曝光時間就越短,照片就越暗;這裡需要了解到一個安全快門就是快門的速度一定要小於焦距的倒數,比如你用的鏡頭是100mm定焦,那麼你的快門最低要保證在1/100S以下,這樣拍出清晰照片的機率就會越高。同時可以起到防抖的效果。

ISO感光度:ISO越高,可以捕捉到的進光量就越多,在同一快門速度下,提高ISO後,就可以相對的減小光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高感光度有一個通病,就是ISO越高,照片的噪點就越強烈。這也是為什麼有經驗的攝影師都會建議使用低感光度的參數拍攝。

焦距:鏡頭上的一個數字,比如:18-55mm/F3.5-5.6,18-55mm是指焦距,F3.5-5.6是指光圈值;常見的光圈有恆定光圈與動態光圈,那麼上面這個參數就是在18端時,最大光圈在F3.5,當焦距在55mm時,最大光圈只有F5.6。但是恆定光圈一般是這樣表達的:70-200mm/F2.8,意思就是無論是在70端還是200端的焦距,光圈都可以使用F2.8的最大光圈;同時恆定光圈鏡頭比動態光圈鏡頭的生廠製造工藝更加複雜和嚴密,這就是為什麼恆定大光圈鏡頭要比較貴的原因。



曝光度:這個參數很重要,決定著你照片明亮度的標準,常出現在取景器下方,以佳能為例吧,如果當指針指向0時,說明曝光度剛好正常,如果偏左,一般拍出的照片就會表現較暗,偏右就是曝光過度。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過曝的照片一般會失去細節,無法恢復,但是輕微欠曝的照片還是有機會恢復細節。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會提醒你,寧欠勿曝的思路。但是欠曝過度也一樣會失去細節。

四、新手總會混淆的拍照模式

P檔:為程序自動曝光模式,全自動傻瓜操作。不知道怎麼設置的時候,也可以使用這個模式,最起碼能保證你拍出的照片是正常曝光和清晰的。當然這個模式更加適用於白天。

TV檔:快門優先程序自動曝光,在這個模式下,你可以自己設主快門速度以及ISO,由程序自動測定並設置相對的光圈值。一般用於長時間的曝光,比如拍夜景、星空拍攝等

AV檔:光圈優先自動曝光,可以自己設置光圈大小,程序來幫你計算快門速度,然後給出合理值。

微距模式:拍花草蟲魚可以使用,但需要配合相對的鏡頭。

運動模式:拍運動中的物體或人時可以使用,但是需要注意相機的穩定性及防抖,建議可以配合三腳架使用。

人像模式:拍靜止的人物人像

M檔:完全手動、光圈、快門、ISO等各種輔助參數都需要用手動來調試;初學者慎用。

B檔:是一種特殊的拍攝模式,主要用於控制快門開啟關閉的時間。通常用在需要自定快門拍攝時間時才會使用。

五、拍攝各種主體的常用參數設置參考

拍花鳥蟲等靜止小物體時,可以使用AV檔,光圈最好是F5.6或更大的光圈,焦距在50mm以上,儘量在1米內拍攝,這樣可以得到較好的背景虛化效果。同時也方便後期二次構圖突出主體。

拍人像時:如果需要較好的背景虛化可以使用F5.6以上大光圈,50mm以上焦距,拍攝距離根據全身、半身、大頭照而定,但是拍人像一定要注意需要把對焦點放在人的眼睛部位。這樣看起來更有傳神,如果有反光板可以給人像增加眼神光,那麼在白天時拍攝人像可以將感光度定在50-400;再高就是會出現一些不爽的噪點。如果不需要虛化背景,比如拍人像與風景的結合,可以考慮使用F7-F12的小光圈,這樣得到主體及背景都清晰的畫面。

拍攝風景:當然是AV檔,可以使用F7.8以下甚至更小的光圈。

拍夜景:記得使用三腳架,或將相機放在固定穩定的物體上,可以使用AV檔,自定義白平衡或使用白熾燈模式,F8以下的小光圈可以拍出不錯的星芒效果,ISO不要超過200,快門速度適當放慢,延長曝光時間,這樣走過的人會從畫面消失。可以拍出很乾凈的畫面。

如果是白天拍攝,那建議使用ND減光鏡來拍攝。一樣可以得到上面描述的效果。

拍夜景人像:除了要參考拍夜景的參數設置及使用設備之外,還要使用閃光燈,可以使用慢速同步閃光,相機有個預設就是就這種閃光模式。閃光燈在按下快門時閃光一次,曝光結束再閃一次,但是這段期間人不要動也不能離開。不然就會拍出鬼影效果。


拍運動物體:光線好的話可以使用AV檔,F8以下的小光圈可以得到大景深;F8以上大光圈可以得到淺景深。可選擇連續快門的拍攝模式。如果想要動感效果,可以用Tv檔,快門一般在1/30S左右,對焦按快門的同時,要移動鏡頭保持與物體運動速度同步,同時開始智能追焦的功能。可以拍出很動感的效果。

六、測光的技巧

測光決定相機怎麼樣看自己看到的物體以及主體明亮度的占居面積。是以畫面比較亮還是比較暗的部分為基準的。半按快門時就處於自動測光的過程,也可以選擇將自動測光與自動對焦分離。

比如拍天空,測光的技巧一般不會直對著天空,也不會對著最暗的地方,而是要對著明暗過渡的中間值去測光,這樣可以保證明暗部都能得到相對的細節。

所以我們測光的模式,需要根據自己的拍攝主題來進行,要學會善長使用測光模式:評價測光、點測光、中央重點測光等。


評價測光:

測光模式的默認設置,廣泛用於風景拍攝、抓拍等多種場景。以自動對焦點為中心,照顧畫面整體亮度平衡。

局部測光:

測量灰色圓形部分的光亮。測光範圍相對較窄。可用於拍攝人像特寫。

中央重點平均測光:

類似局部測光模式,但對周圍的光線也做出一定反應。注重畫面中央部分亮度,同時平衡整體畫面亮度。

點測光:

僅對灰色圓形內的亮度進行測量。可用於強烈逆光等希望僅對人物面部亮度進行測光之類的場景。

如果遇到測光抓不準的時候,可以使用相機的快捷鍵來鎖定曝光,比如灰色的物體或主體可以用曝光鎖定後再來拍攝。一般曝光鎖定的快捷鍵為相機的星號鍵。

七、實戰技巧之畫面布局與基礎入門構圖參考線的使用方法

新手建議開啟相機自帶的參考線功能,這樣可以幫你去把握畫面的水平並讓你快速尋找到構圖的方法。

常規建議新手可以使用兩種構圖模式:

1、經典實用的黃金分割法:

上圖中ABCD為四個黃金分割的關鍵點,只要把關鍵物體和視覺中心放在任意一個黑點上,就能得到很好的構圖比例。當然這個要根據主題來定。不要死搬硬套。

2、三分法:是一種較常的風景構圖方法,一般會將畫面水平或豎直方向平分為3份,平分線和它們的交叉點就是比較關鍵的位置。比如拍攝風光時,可以將地平線置於橫向構圖三線線的一條線上,如果突出地面,就地面占三分之三,如果突出天空就將天空占三分之二;如果是拍人,就將人物的眼睛位置豎直構圖的上三分線上。

這樣就能得出較為合理的構圖效果。

總結:上面的一些技巧和參數,僅作為參考,如果你是新手可以能考去練習,在熟練之後可以加以發揮,舉一反三,這樣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技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