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地圖才知道:劉備諸葛亮兵出秦川,關羽就能拿下許都救出劉協

半壺老酒半支菸 發佈 2021-10-15T16:14:14+00:00

很多人都在指責關羽大意失荊州,也有人認為是劉備諸葛亮見死不救,這才導致了關羽敗亡——關羽手中已經抓到了一把好牌,卻被劉備諸葛亮打了個稀爛。

很多人都在指責關羽大意失荊州,也有人認為是劉備諸葛亮見死不救,這才導致了關羽敗亡——關羽手中已經抓到了一把好牌,卻被劉備諸葛亮打了個稀爛。

說諸葛亮見死不救,可能有點冤枉,因為當時諸葛亮只是雜號的軍師將軍,所謂的「署左將軍府事」,也只是個虛銜:關羽發動荊襄之戰的時候,劉備已經進位漢中王,左將軍變成了馬超馬孟起,諸葛亮總不能給馬超打下手吧?

諸葛亮地位不高,而且幾乎無權過問前線戰事(他的責任是留守後方足兵足食),讓只有建議權而無決定權的諸葛亮為荊襄之敗負責,顯然是打錯了板子。

派多少兵將馳援荊襄,諸葛亮說了不算,但是看了三國正史和地圖,我們卻不能不產生這樣的疑惑:關羽已經打到曹操老巢邊緣,只要劉備諸葛亮給予足夠的支援,關羽就有可能拿下許都救出漢獻帝勁兒興復漢室,這麼明顯而又大好的形勢,很多人都看得出來,一代梟雄劉備和深謀遠慮的諸葛亮為何穩坐西川按兵不動?

讀者諸君都知道,關羽發動襄樊戰役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是建安二十四年八月,而漢中之戰已經結束一百多天了,這一點我們在《三國志·卷一·武帝紀》中看得清清楚楚:「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斬音。夏侯淵與劉備戰於陽平,為備所殺。三月,王(曹操)自長安出斜谷,劉備因險拒守。夏五月,引軍還長安。秋七月,遣于禁助曹仁擊關羽。八月,漢水溢,灌禁軍,軍沒,羽獲禁,遂圍仁。」

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還引發了蝴蝶效應:「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

曹操並不是膽小鬼,他要遷都以避關羽鋒芒,也不是沒有道理的——關羽的一隻手,已經伸到了許都,游擊隊員很可能已經混了進來,只要劉備集團大兵開到,許昌城就可能四處起火八方冒煙。

其實劉協當天子的漢朝,既不能叫東漢也不能叫西漢,因為當時他既不在東都洛陽也不在西都長安,而是在許昌:「建安元年秋七月,楊奉、韓暹以天子還洛陽……洛陽殘破,董昭等勸太祖都許。九月,車駕出轘轅而東,以太祖為大將軍,封武平侯。自天子西遷,朝廷日亂,至是宗廟社稷制度始立。」

曹操把大漢列祖列宗的牌位都搬到了許昌,劉協也成了一塊活牌位,按照曹操的意思給天下群雄發號施令——當然也沒有幾個人聽。

如果關羽沒有水淹七軍,那麼許昌就是安全的,但是許昌周邊的小股武裝,也就是陳壽筆下的「群盜」,在接受關羽任命之後,就變成了劉備集團的獨立縱隊,有官位印信,算是半個大漢正規軍了。

我們看下面這張地圖,就知道曹操當時是不得不做遷都考慮了。

許都就是今天的許昌,陸渾、梁縣和郟縣都屬於京畿(河南尹和司隸校尉部),尤其是郟縣,離許昌不過一百多里,二期中間並無山川阻隔,如果是輕騎突擊,半天就能打到許昌城下。

這時候我們可以計算一下關羽的兵力:荊州守軍應該有三萬左右,這正好跟于禁龐德帶領的七軍三萬人旗鼓相當;陸渾、梁縣和郟縣的地方武裝,陳壽說他們是盜匪,筆者認為那就是不滿曹操統治的地下反抗軍,能夠在曹操眼皮底下發展,規模應該不大不小,再加上他們動員或裹挾的丁壯,應該也有一兩萬人;于禁三萬人跟荊州軍並沒有激烈交戰,而且大水一來,主將于禁就投降了,所以那七軍是成建制被俘了(漢水暴起,羽以舟兵盡虜禁等步騎三萬送江陵)——在漢末三國亂世,小兵是誰給飯吃就跟誰干,並不存在忠誠之說。

除了于禁七軍的絕大部分,許昌附近的地方武裝,還有一些原本屬於曹操的正規軍也投降了:「陸渾民孫狼等作亂,殺縣主簿,南附關羽。羽授狼印,給兵,還為寇賊(這裡的賊寇是襲擾的意思),自許以南,往往遙應羽……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皆降於羽。(《資治通鑑·卷六十八》,下同)

這樣七扣八扣,關羽的部隊至少也得有五萬之眾,這在當時絕對算得上一支強大的力量,曹操得知百里之外已經出現了關羽的部隊,要遷都避其鋒芒,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關羽威震華夏的時候,曹操內部也出現了混亂:「九月,魏諷潛結徒黨,與長樂衛尉陳禕謀襲鄴;未及期,禕懼而告之。太子丕誅諷,連坐死者數千人,鍾繇坐免官。」

按照諸葛亮的隆中對構想,現在正是「天下有變」,上將關羽應該帶領荊州之軍以向宛、洛(這一點關羽基本已經做到了),劉備就應該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兩路分進合擊直取許都,當地老百姓自然要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事實上百姓可能早就準備好簞食壺漿了,陸渾、梁縣和郟縣群起相應關羽,就是明證。

但是劉備在忙什麼呢?他在忙著進位漢中王之後大封功臣瓜分金銀田宅,頗有當年劉邦初入咸陽的風範。

劉備的川軍按兵不動,這才給了曹操調兵馳援荊襄創造了條件:「關羽圍曹仁於樊,(曹操)召張遼及諸軍悉還救仁。復遣晃助曹仁討關羽,屯宛。」

張遼徐晃兩路大軍,都是從漢中前線抽調回荊州的,這說明當時劉備在漢中並沒有採取任何攻勢,也就是說,對關羽的荊襄之戰,劉備並沒有用必要的軍事行動來策應,甚至也沒有虛張聲勢做樣子。

關羽孤軍應對曹魏孫吳兩大勁敵,得不到兵員補充倒還是次要的,他面臨的最嚴重的的問題,是幾萬張嘴要吃飯,而負責糧草供應的糜芳又不太靠譜——這時候的關羽別說向許昌進軍,就是襄樊前線的將士,也要餓飯了。

萬般無奈之下,關羽出了一個下策——去搶孫權的糧倉:「羽得于禁等人馬數萬,糧食乏絕,擅取權湘關米。權聞之,遂發兵襲羽。

關羽並不是一個沒有半點大局觀的人,而且當時他跟孫權還保持著表面上的和平,陸遜對他也比較謙恭,但凡有一點辦法,他也不會拉下臉皮去搶孫權的糧倉。

劉備不出秦川,關羽想取宛、洛,也不能帶著餓兵前往,曹操不但平定了內亂,又從漢中和其他地方調來大兵馳援,襄樊戰役煮成了一鍋夾生飯,劉備攻取許都營救漢帝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大好機會,就這樣白白浪費掉了——如果關羽有足夠的糧草,就可以留下少數兵力圍困只有幾千疲敝之卒的樊城,自己去開闢新的戰場了。

劉備按兵不動,而且不給一點策應和補給,諸葛亮也沉默不語,這種奇怪的現象,我們似乎可以用一句問話來解讀:如果劉備和關羽兩路大軍會師許昌城下,曹操或敗或逃,把大漢天子劉協丟下不管,那時候劉備和諸葛亮又該怎樣處理這塊燙手的山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