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和肖華離婚後,是怎麼和女兒張末修復關係的?

葉曰爾 發佈 2020-03-18T03:35:34+00:00

張末降生時,張藝謀都33歲了,對這個女兒寄予了厚望,取名為「末」。「末」這個字有兩層一次,一是因為女兒的生日是3月份的最後一天;二是因為「末」之後,便只剩前進和上升。張末出生後,一直跟隨母親肖華在老家生活,父親張藝謀也偶爾會回去看她,但次數不多。儘管如此,張末還是給這個家庭帶來了

【作者:葉曰爾】

期待您的關注、轉發和點讚,麼麼噠

01

張藝謀和肖華是中學同學,兩人一起插隊三年,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兩人插隊時住一個窯洞,一起吃飯睡覺,交流藝術,是苦難時的靈魂伴侶。

插隊結束後,兩人被分配到工廠上班,於1978年結婚。

婚後,張藝謀就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車,成了北電攝影系的學生。

夫妻二人雖然分居兩地,但那時的關係還非常好,張藝謀每次回家都會給肖華帶禮物,夫妻恩愛有加。

1983年3月31,兩人的女兒張末降生,張藝謀接到電話時開心到蹦起來。

張末降生時,張藝謀都33歲了,對這個女兒寄予了厚望,取名為「末」。

「末」這個字有兩層一次,一是因為女兒的生日是3月份的最後一天;二是因為「末」之後,便只剩前進和上升。

張末出生後,一直跟隨母親肖華在老家生活,父親張藝謀也偶爾會回去看她,但次數不多。

儘管如此,張末還是給這個家庭帶來了無數的歡樂和好運氣。

此後幾年,張藝謀掌鏡的《黃土地》《大閱兵》,主演的《老井》等都拿到了各種獎項,讓張藝謀的事業上升了一個大台階。

1987年,張藝謀啟用鞏俐做女主角拍攝了《紅高粱》,兩人在劇組生情,偷偷談起了戀愛。

《紅高粱》拍攝完成後,張藝謀和鞏俐難分難捨,開始偷偷以書信來往。

有一次,肖華給張藝謀洗衣服時,不小心發現了他口袋中的情書,才知道丈夫已經愛上了外面的女人。

你走了,把我的心也帶走了。

我的眼睛很疼,小楊(鞏俐男友)來學校打我了,好想躺在你的懷裡說說話。

我想結婚,我希望能得到答覆,我期望上天賜給我們幸福。

鞏俐的一字一句都刺痛了肖華的心,她和張藝謀也鬧了起來。

起初,肖華並不想離婚,以為拖著就能挽回男人的心,能挽救自己的家庭。

但事實證明,男人一旦變心,是無論如何也挽救不回的。

02

在張末的童年記憶中,關於父親的影像非常模糊。

張藝謀很少回家,即使回家也會帶著一大幫朋友,無暇和女兒說話。

父親常年不在家,母親肖華一人拉扯著她,又當爹又當媽,非常不容易。

其他小朋友都有爸爸陪伴,只有她沒有,哭著跑回家時,母親就會安慰她:

「其他人的爸爸哪裡有你爸爸了不起?爸爸需要忙事業,爸爸多了不起,以後一定會成為咱們的驕傲。」

張末對這些話不太理解,她只想和爸爸一起玩耍,一起去公園,卻很難實現。

到了七八歲時,張末發現媽媽沒有以前快樂了,也不再提及父親,偶爾還會偷偷哭泣。

1987年的冬天,張藝謀在一個雪花飄落的夜晚回家,然後和肖華大吵一下就離開了家。

肖華把女兒抱在懷裡,哭得泣不成聲,張末看到媽媽哭很害怕,也跟著哭起來。

母女倆抱頭痛哭了大半夜,才躺下睡覺。

自這天之後,父親張藝謀就再也沒有回過家,即使回家,也只去爺爺奶奶家。

1988年春天,張藝謀回到家,哀求著肖華辦離婚手續。

家裡的老人不同意,張藝謀就給自己爹媽下跪,無論如何都要離婚。

張末的爺爺死活不同意,還將張藝謀趕出了家門。

趕出家門之後,老人又後悔沒有「好好教育」他,又千里迢迢跑到北京找張藝謀,希望能挽回張藝謀的心。

但當時的張藝謀,完全沉浸在和鞏俐的熱戀中,沉浸在「想要換一種活法」的衝動中,即使九頭牛也拉不回,更何況是不忍責備他的父親。

1988年上旬,張藝謀和肖華便辦了離婚手續,各奔東西,女兒張末跟著母親生活。

03

張藝謀和肖華離婚後,家裡每天愁雲慘澹,肖華每日以淚洗面,不但無暇顧及孩子,就連她自己也迅速憔悴下來。

幸虧張末的爺爺奶奶從來沒有放棄過肖華母女,時不時就來看他們,送錢送東西,還一直開導肖華。

張末的爺爺奶奶說:「我們老張家對不起你們母女啊,以後不管他再娶誰,這輩子我就認你一個兒媳婦!就算你們分開,我以後也會把你當親閨女看待。」

張末也哭著跟肖華說:「就算沒有爸爸,咱們一樣也可以開心過日子啊?我長大了,一定給媽媽買很多好吃的和漂亮衣服。」

在爺爺奶奶和張末的陪伴下,肖華才慢慢恢復了精神,讓生活步入了正軌。

肖華雖然很痛苦,但卻從來沒有和女兒說過張藝謀半句壞話,只將她的所有痛苦寫成了文字,寫進了《往事悠悠》這本書里。

張藝謀離開後,肖華就將心思全部放在了養育女兒張末上。

張末也很爭氣,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還非常有文采,經常在一些雜誌報刊上發表文章。

她用自己的稿費給母親買衣服,買圍巾,非常孝順溫暖。

女兒越懂事,肖華心裡卻越難受,覺得是自己對不起女兒,讓她成長在破碎的家庭,還見不到父親。

整個80年代末,張藝謀一直在忙著事業,沉浸在和鞏俐的愛情中,很少顧及她們母女。即使偶爾給張末打電話,張末也是愛搭不理,心裡充滿了對父親的怨言。

肖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女兒已經失去了完整的家,不能再失去父愛。修復他們父女的關係,成了重中之重。

04

1995年,張藝謀的事業暫時告一段落,和鞏俐的感情也走到了盡頭。

此時的張藝謀,才有時間回家看看女兒。

但此時的張末,已經長成了十二三歲的大姑娘,對父親和鞏俐的事已經知曉的一清二楚,心理更是充滿了對父親和鞏俐的怨恨。

當張藝謀邀請她去爺爺奶奶家見面的時候,張末壓根都不想去。

肖華看著張末認真的說:「我和你父親的事是我們之間的事,和你沒有關係。就算天塌下來,他也是你父親,是永遠愛你的。大人的事和你沒有關係,你一定要放下對父親的怨言,才能感受到父親對你的愛。」

肖華將張末送到爺爺奶奶家樓下後,就獨自離去。張末磨磨蹭蹭的去了爺爺奶奶家,才時隔多年再次見到父親。

張藝謀看到已經長成少女的張末也很開心,上前就想摸張末的頭,張末下意識的躲開,然後忍不住嚎啕大哭,張藝謀一下就被刺痛了,才深覺虧欠女兒良多,愧疚無比。

回到北京後,他買了很多零食和學習用品給張末郵寄回來,希望能讓女兒開心一些。

拍攝電影《有話好好說》時,正值暑假,張藝謀就將張末帶到了劇組,並安排助理專門陪她到處去玩。

張末在劇組整整呆了兩個月,看著父親起早貪黑,忙得不可開交,才漸漸理解了父親的事業。

電影拍攝完成後,張藝謀又專程帶著張末去了一趟三亞,父女倆度過了人生中難得的快樂時光。

05

張末中學畢業後,張藝謀就將她送到了美國留學,還專門給她聯繫了一個寄宿家庭,付了大筆的酬金,請求對方好好照顧女兒。

張末也非常爭氣,考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系,後來又進入每年只招收兩個中國學生的紐約大學電影學院編劇導演專業攻讀研究生學位。

上學期間,她還寫了關於父親母親的書,漸漸開始接觸編劇和導演。

自2009年開始,張末跟在張藝謀身邊學習電影剪輯和拍攝,逐漸找到了自己的事業方向。


2013年,《歸來》拍攝時,張末在劇組擔任剪輯師,並負責影片翻譯工作,免不了要和鞏俐打交道。

在很多宣傳照片來看,《歸來》拍攝時期,張末面對鞏俐時,還非常的僵硬和尷尬,非常不自在。

肖華得知後,再次讓女兒學會原諒和放下:「畢竟是幾十年前的事了,有句老話說,不要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歸來》上映後,口碑和票房都不錯,張藝謀帶著張末參加坎城電影節。張末見到鞏俐後,伸出雙臂大方和她擁抱,終於冰釋前嫌,放下了所有恩怨。

這一經典鏡頭也被記者拍到,成了當時的頭版頭條。

多年過去,一切往事都已吹散在風中,母親肖華的堅強一直是張末奮進的動力,父親張藝謀事業的成功一直是張末努力的方向。

雖然父母已經離異,但能擁有這樣的父母,是張末一生的幸福。

長大後的張末越來越擔心父親張藝謀和母親肖華的情感生活,她支持父母再找一個,希望他們能度過幸福的晚年。

張藝謀和陳婷組成家庭後,張末一直非常尊重繼母,也很愛護幾個弟弟妹妹。

但母親肖華卻一直不想再找,讓張末非常著急。

俗話說,少時夫妻老來伴,她真心希望母親能再找到人生中的伴侶。

但肖華卻說:「我的人生已經夠精彩了,不想再找麻煩。」

她還叮囑女兒,一切都已經是過去式,要好好過好當下,更不要為難父親和繼母。

2013年1月,張末與交往多年的瑞士籍男友孟丹青在北京舉行了婚禮

時隔25年,張藝謀和肖華再次相見,沒有怨恨,也沒有尷尬,像老朋友一般友好地打招呼,一起祝福女兒張末,讓張末忍不住潸然淚下。

人這一生,一定會走過很多路,經歷很多事,但任何時候,都要向前看。如果總是沉迷於過去,永遠也看不到未來的幸福生活。

希望肖華能快樂的度過晚年,女人這一生,不是只為男人而活,應該還有更精彩的人生。

—END—

作者:葉曰爾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