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全面的花生種植管理方案,建議收藏

火娃說農業 發佈 2020-03-18T04:29:29+00:00

花生種植一、選擇地塊花生不耐鹽鹼,避免重茬,否則會造成病蟲害,容易造成營養元素缺失,品質差等問題,前茬藥以甘薯,玉米,水稻等,避免和豆科類的作物進行輪作。

花生在我國的需求量比較大,種植戶們在種植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問題,下面我們來談一下關於花生的種植方案。

一、選擇地塊

花生不耐鹽鹼,避免重茬,否則會造成病蟲害,容易造成營養元素缺失,品質差等問題,前茬藥以甘薯,玉米,水稻等,避免和豆科類的作物進行輪作。也可以和禾本科的作物進行輪作,一般三年輪作一次,選擇土壤豐厚,土壤疏鬆,比較肥沃的地塊,土壤深度至少保證30公分以上,PH值在7.0左右,這樣有利於花生根系的發育和品質。

二、整地

深翻土壤,趕早不趕晚,犁地的深度為30公分,耙平之後開溝,特別是排水溝,結合整地使用底肥,一畝地使用1000斤的完全腐熟的有機肥+120斤的氯化鉀+8斤的過磷酸鈣+10斤生物活性鉀+4斤硫酸鎂+50斤磷酸二銨+2斤硼砂,結合整地使用。

三、處理種子

剝殼曬種,提高種子活性,選擇在晴天10點-下午4點,厚度為7公分,連續曬3天,要在播種前10天再進行剝殼,否則種子容易受潮,降低發芽率,選擇顆粒飽滿,沒有病害的種子。

四、種植

1.播種時間。可以在3月進行播種,地溫穩定在12度以上就可以,一般情況下一周就可以發芽,5月中旬就可以開花,8月就可以進入成熟期,生長期為三個月左右。

2.種植密度。要保證土壤的持水量為65%左右,手握土壤成團,手鬆土壤疏鬆,種植深度為3公分左右。可採用開溝種植,每畦種植3行,畦的寬度為105公分,株距為25公分,行距為30公分,溝底寬度為20公分,溝深25公分,溝的上部寬為30公分。也可以採用每畦雙行種植,種植兩行,畦寬60公分,行,距30公分,株距15公分,定穴種植,每個穴種植兩顆種子,種植深度為3公分,蓋上細土進行鎮壓,種植後半個月左右檢查出苗情況,及時補苗。

3.除草。種植後5天,一畝地可以使用75毫升的12.5%蓋草能乳油,或者使用65毫升的50%乙草胺乳油,兌水進行噴霧防治。

五、施肥

施肥要以有機肥和生物肥為主,化學為輔,多使用氯化鉀型的複合肥和微量元素肥,有機肥和無機肥配合使用底肥要施足中,後期可以進行葉面追肥。

在花生種植20天後,可以開溝撒肥,一畝地使用複合肥35斤,促進花芽分化。種植後45天花生開始開花,進入結莢期,一畝地使用複合肥30斤,結合葉面噴施0.4%的磷酸二氫鉀+0.5%的尿素,間隔十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三次,可以促進花生的飽滿。

種植後一周,如果遇到乾旱及時的澆水,花生的生長各個階段,避免出現乾旱的情況,如果雨水過多,要及時的排水預防發生腐爛和感染病菌。

六、田間管理

1.清棵。當花生長出兩片葉子的時候,要及時的清理出埋在土壤的子葉,促進花生的葉片生長和花芽分化,露出花生的子葉節就可以了。

2.中耕。花生出苗到開花這個階段要進行鬆土除草,可以清除雜草,也可以促進花生主根下扎,要避免土壤埋苗或者壓枝,種植後50天進行人工拔草

3.培土。在花生下針後期到結莢前期,花生長到40公分的時候,要進行人工確定,可以摘掉主莖和主要的生長點,避免發生出現旺長。在花生花期,和施肥對土壤進行鬆土,避免傷到花生根部,培土深度三公分。

七、病蟲害防治

1.葉斑病。主要包括黑斑病和褐斑病,要進行合理輪作,選擇抗病品種,在高溫多雨的季節,要重點防治葉斑病的發生,在發病初期,可使用800倍的70%代森錳鋅,或者800倍的50%多菌靈,進行半個月噴施一次,連續噴施三次。

2.莖腐病。要進行合理輪作,貯藏前一定要充分曬乾,種之前要進行曬種險種,做好種子消毒可以使用50%的多菌靈,按照種子量0.2%進行拌種,當發病初期可以使用800倍的50%多菌靈,或者70%甲基托布津,進行噴施莖部。

3.鏽病。發病初期可使用500倍的20%粉銹寧,或者600倍的75%的百菌清進行全田噴霧防治。

4.根腐病。參考莖腐病,要全田噴霧。

5.白絹病。加強田間管理,合理輪作發病,初期可以使用800倍的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進行噴霧防治。

6.蚜蟲。發病初期一畝地可以使用30克的20%氰戊菌酯乳油,或者使用15克的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兌水噴霧防治。

7.蠐螬。在播種前,一畝地可以使用二斤的白僵菌和生物肥攪拌均勻施入穴中。

八、收穫

當花生殼硬化,條紋清晰,顆粒飽滿,果殼壁有青褐的斑片,植株逐漸變黃,下部葉片開始脫落,這個時候就可以進行採收,採收後及時的晾曬,當種子含水量在7%以下就可以入庫。

以上就是花生種植方案,種植戶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完善和改進,大家如有疑問或其他建議,可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