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葬禮現場照:圖五是十六位大佬抬棺,圖八是魯迅生前最後照片

憶史記 發佈 2020-03-18T05:05:12+00:00

提起魯迅,大家在熟悉不過。一心打算學醫來拯救國人的魯迅,後來決定用鋒利的筆來喚醒國人的意識,寫下了一篇篇不朽的名作。圖為魯迅在日本留學時期的照片。

這張照片是魯迅一家三口合照,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去世,年僅55歲。1936年年初魯迅的身體每況愈下,想要起身都很困難。當時宋慶齡知道情況後曾為他找了一所治療肺病的專科醫院,但被魯迅拒絕了,在家裡養病的魯迅最終完成了《海上述林》。

魯迅去世後,魯迅生前多位好友建立了治喪委員會,選定把魯迅的墓地定在萬國公墓。10月22日,魯迅的遺體被送往萬國公園,這張照片拍攝了當時送葬的場景。

照片可以看出路上擠滿了前來送葬的人。雖然治喪委員會在葬禮前已經制定了流程,但前來為魯迅送葬的人實在太多,只好變更計劃,最終決定選擇十六人。

這張照片中就是選定的16位抬棺人,其中名氣較大的有巴金,張天翼、曹白等人,雖然這些人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但在當時的確是很有名的。

除了抬棺的人,扶靈的人也大都很有來頭。其中有當時卸任的北大校長蔡元培,矛盾也是扶靈人員之一。這張照片是魯迅先生遺照,樣貌憔悴枯槁,讓人看著心裡很是感慨。

靈柩在運到了萬國公園後舉行了三天的公開弔唁活動,第一天就有五千人參加,之後的三天時間了裡面有數不清的人來給先生送別,即使是最後一天人數也絲毫沒有減少。

這張照片是魯迅生前的最後一張照片,照片中的魯迅手上拿著一隻煙,眉眼間滿是智慧和豁達,讓人想起了他的自嘲名言「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這張照片是魯迅墓地,即使風雨幾十年過後,人們仍然沒有忘掉魯迅,每年的忌日,清明節都有不少人前去祭奠,墓前的花籃經常會有人更換,保持著朝氣,如同先生的文字一般。

關鍵字: